查看: 931|回复: 0

[饲料] 农业部官员称商品饲料瘦肉精检出率为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19 15:5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修订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预计近期提交国务院审批,违法行为处罚力度有望加大,相关责任人或将终身不得从事饲料加工行业
  与相当多公众对瘦肉精等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忧不同,一些政府部门持相对乐观的态度。
  517日,在青岛举行的2011全国动物营养安全高层论坛上,农业部畜牧业司饲料处李大鹏通报称,自2005年以来,中国的商品饲料瘦肉精检出率一直保持为零。
  另据介绍,农业部2010年监测饲料产品7279批次,合格率93.89%;与2009(90.93%)相比上升2.96个百分点。
  在养殖环节,饲料违禁添加物监测完成7503批次,瘦肉精、苏丹红等违禁添加物的检出率仅为0.11%。此外,养殖环节的1296批次牛尿中,仅检出1批次违禁添加盐酸克仑特罗这种瘦肉精。
  一个月前,在“2011河北饲料工业发展高层论坛上,农业部畜牧业司饲料处处长王晓红曾表示,监测结果表明全国饲料产品质量总体安全,瘦肉精等饲料违禁添加物检测出率逐年下降,说明此前开展的针对瘦肉精等专项整治行动是有效的。
  不过,有业内人士告诉财新记者,农业部数据未必能反映饲料中违法添加的实际情况。瘦肉精等违禁药物添加多出现在养殖环节,而非饲料生产阶段。早在2002年,农业部就发布公告,明令禁止在动物饲料中添加盐酸克仑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硫酸沙丁胺醇、硫酸特布他林、西巴特罗、盐酸多巴胺等7种瘦肉精。但真正纳入常规检测的,只有盐酸克仑特罗。今年3月双汇瘦肉精事件后,部分地区才增加了莱克多巴胺检测,但其余添加物大多未纳入常规检测,有的甚至连常规检测手段都不具备。此外,一些养殖户通常会采用一些特殊手段应对抽检。
  杜绝在饲料中使用违禁药物和违禁添加物,仍然是农业部的工作重点之一。据李大鹏介绍,新修订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主体工作已经完成,近期将提交国务院审批。其中新修订内容包括完善非饲用物质管理,禁止在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中使用非饲用物质,禁止经营和使用含有非饲用物质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禁止向饲料生产经营者和使用者提供非饲用物质。
  据悉,新条例将细化罚则,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包括相关责任人终身不得从事饲料加工行业等。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4 10:59,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