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180|回复: 4

鸭喹乙醇中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17 15:06: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病名]
鸭喹乙醇中毒
[病因]
引起鸭喹乙醇中毒主要有以下几种可能:盲目加大剂量或计算错误;喹乙醇拌料时混合不均匀,致使部分鸭摄入过量而中毒;有些饲料厂家在饲料中已添加喹乙醇,当鸭发病时养殖户又在饲料中添加造成中毒;连续使用喹乙醇的时间过长,在体内蓄积中毒。
[流行情况]
喹乙醇为抗菌促生长剂,多直接添加在饲料中以促进畜禽生长,也可用于防治某些细菌性疫病。但由于鸭对喹乙醇较敏感,在养鸭生产中常因摄入喹乙醇过量而引起中毒。
[症状]
病鸭食欲不振或废绝,精神沉郁;上喙形成水疱,变形;剖检可见胃黏膜暗红,内容物呈浆糊状;小肠黏膜出血、潮红。
[关键字及对应插图]
关键字
图片
食欲不振或废绝,精神沉郁
上喙形成水疱
上喙变形
胃黏膜暗红,内容物呈浆糊状
小肠黏膜出血、潮红
[诊断]
根据养殖户添加喹乙醇的量及发病鸭的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全身广泛性出血)等情况,一般可做出诊断。
[预防方法]
喹乙醇目前已禁用于家禽生产,养殖户应严格遵守,不使用喹乙醇。
[治疗方法]
对于发生喹乙醇中毒的鸭群,应立即停用含喹乙醇的饲料,并同时供给5%硫酸钠溶液饮1~2小时,然后再供给5%葡萄糖水或0.5%碳酸氢钠溶液,饮水中可加适量的维生素C(3~5克/千克水),连饮4~5天有一定效果。
[信息来源]
《鸭病诊治图谱》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1-5-20 19: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o^)/~╮(╯▽╰)╭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有奖答疑,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3 13:4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喹乙醇(快育灵)中毒的原因分析

一、病因
  是广泛用于禽类促生长和抗菌的新型药物,但对禽又极为敏感,特别是幼禽,极易引起中毒死亡。近年来禽喹乙醇中毒的病例已屡见不鲜了,因而引起高度重视。常用药过量、用药时间长和搅拌不均都会引起中毒。
  二、主要症状
  易受凉,口渴、食欲锐减或废绝,蹲伏不动,或行走摇摆。幼禽畏寒、扎堆、聚集于热源旁。鸡冠和肉髯变暗红或黑紫色。粪便稀薄,为黄白色。双翅下垂。有的表现神经兴奋,呼吸急促,乱窜急跑等症状。一般中毒后1~3天死亡,病程长的达7~10天。死前有的拍翅挣扎,尖叫,角弓反张。慢性病鸭有上喙皱缩畸形。
  三、剖检特征
  可见肝脏肿大、郁血、色暗红,表面有出血点,质脆。胆囊胀大,充满绿色胆汁,心肌迟缓,心外膜充血、出血,腺胃粘膜表面出血,肌胃角质层下有出血点或出血斑(注意易与鸡新城疫相混淆),十二指肠粘膜弥漫性出血,泄殖腔严重出血,盲肠充血、出血,盲肠扁桃体肿胀、出血。
  四、防制要点
  (1)发现中毒,立即停用含有喹乙醇的饲料,供给硫酸钠水溶液饮水,严重者可逐只灌服;然后再用5%葡萄糖水或0.5%的碳酸氢钠溶液并按每千克加入维生素C 1毫克,维生素B6 0.2毫克。
  (2)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K3片,每千克饲料加24毫克,连用1周,同时在饲料中添加氯化胆碱以保护肝、肾等脏器,减少死亡。
  (3)严格控制饲料中的添加量,作为饲料添加剂,用于促生长,25~35克/吨料,应混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8 17: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没有批准使用喹乙醇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6 15:3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浙江遇到过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6-18 00:20,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