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97|回复: 1

猪功能性氨基酸营养研究进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14 18:3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猪功能性氨基酸营养研究进展
孔祥峰
印遇龙
伍国耀
(1.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动物营养代谢过程与生理调控重点试验室,农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长沙410125;2.Departments of
Animal Science,Texas
A&M University,College Station,Texas 77843,USA)
收稿日期:2008-06-16
基金项目:中科院知识创新重要方向项目(KSCX2-YW-N-05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771558),海外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30528006),中科院海外杰出学者基金项目(2005-1-4),王宽诚教育基金会项目
作者简介:孔祥峰(1974-),男,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动物营养学和临床兽医学研究。E-mail:nnkxf@live.cn
通讯作者:印遇龙,教授,E-mail:yinyulong@isa.ac.cn
摘要:传统营养学主要是把氨基酸作为合成蛋白质的前体去研究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需要量。近年来,人们对氨基酸在物质代谢和免疫功能调控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感兴趣,并提出了功能性氨基酸的概念。功能性氨基酸是指除了合成蛋白质外还具有其他特殊功能的氨基酸,其不仅对动物的正常生长及维持是必需的,而且对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合成也是必需的。例如精氨酸能提高受孕率,促进胚胎发生,增加血流量,增强抗氧化活性,促进蛋白质合成、免疫细胞增殖和肠道发育,最终提高动物繁殖性能及胚胎和新生动物的生长与健康。因此,在日粮中添加功能性氨基酸可大大提高猪的营养状况和生产性能。
关键词:功能性氨基酸;代谢调控;免疫功能
营养不良和感染疾病是动物成活、生长和繁衍后代的主要障碍。目前,蛋白质摄入缺乏仍是动物生产面临的一个严重的营养问题。日粮蛋白质摄入不足可导致血浆氨基酸和蛋白质浓度下降,组织中细胞因子的表达降低,引起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缺乏,从而降低机体的营养水平和免疫功能。蛋白质营养不良增加了动物对疾病的易感性及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1]。传统上,人们大量关注必需氨基酸在动物营养中的作用。然而,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非必需氨基酸在调节代谢等生理过程中具有多种独特的功能,从而影响动物的健康和饲料转化率,这改变了人们对氨基酸在动物营养和生产中作用的理解[2]。可见,最佳的蛋白质和氨基酸摄入对维持动物的正常生长和健康是必需的,阐明不同氨基酸在物质代谢和免疫反应过程中的特殊作用将有助于保障动物的健康生长[3]。本文主要从功能性氨基酸的概念及其与胎猪和新生仔猪生长、细胞内蛋白质周转、中间代谢调节和免疫功能的关系等方面,阐明其在营养和生理过程中的特殊作用,以期推进功能性氨基酸在养猪生产中的大规模应用。
1、功能性氨基酸的概念
近年来,条件性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逐渐被人们所关注,因为它们在调节代谢和生理过程中具有多种独特的功能。例如,某些氨基酸能够调节细胞内蛋白质的周转,还是合成NO、多胺、谷胱甘肽、核酸、激素和神经递质等生物活性物质的底物。这些物质代谢异常可降低采食量,扰乱机体的动态平衡,阻滞动物的生长和发育,甚至导致死亡[2]。因此,研究者们提出了功能性氨基酸的概念。
功能性氨基酸是指除了合成蛋白质外还具有其他特殊功能的氨基酸,其不仅对动物的正常生长和维持是必需的,而且对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合成也是必需的,具体包括精氨酸、谷氨酰胺、支链氨基酸、色氨酸、甘氨酸和脯氨酸等口]。因为在大多数哺乳动物体内,精氨酸、谷氨酰胺、瓜氨酸和脯氨酸之间可通过复杂的器官内代谢作用相互转化,又被称为精氨酸家族氨基酸(AFAA)[3]。
2、功能性氨基酸与胎儿和新生动物生长2.1、精氨酸家族氨基酸可增加母猪产仔率
精氨酸、鸟氨酸和谷氨酰胺对胚胎、胎盘和胎儿的发育具有重要作用[4]。妊娠30-40d期间,猪尿囊液中精氨酸、鸟氨酸和谷氨酰胺的浓度分别增加23、18和4倍,其含氮量占所有α-氨基酸含氮量的67%[5]。胎儿尿囊液中AFAA的含量增高,与前1/2妊娠期胎盘合成的NO和多胺量增加有关,这时的胎盘生长也最快,提示以精氨酸为主的代谢途径在孕体生长发育过程中至关重要。这些营养物质可通过调节细胞内蛋白质周转和细胞增殖对胚胎发生和着床、血管生成、胎盘生长和发育以及胎儿生长发挥作用。在妊娠14~28 d母猪日粮中添加1.0%的精氨酸,出生活仔数增加1头[6];在妊娠30~114 d母猪日粮中添加1.0%的精氨酸能够增加血浆中精氨酸、鸟氨酸和脯氨酸的浓度,出生活仔数增加2头,出生窝重增加24%[7]。
2.2、精氨酸家族氨基酸可促进仔猪生长
给7~21日龄人工乳喂养的仔猪补充0.2%和0.4%的L-精氨酸,可剂量依赖性地增加血浆中精氨酸的浓度,降低血浆中氨的水平,增加体重[8]。同样,Wu等[3]报道,通过人工乳给3~4日龄断奶的仔猪补充0.2%
和0.4%
的精氨酸1周,可分别增加体重43%和93%
。上述数据提示,精氨酸缺乏可能是限制新生仔猪达到最快生长的一个主要因素。
因为母猪泌乳时乳腺组织可大量分解精氨酸,因此,在泌乳母猪日粮中添加精氨酸以提高乳中的精氨酸浓度不是一个有效的方法。但是,给2~3周龄哺乳仔猪肠道补充N-氨甲酰谷氨酸(N-car-bamoylglutamate,NCG)可有效提高仔猪生长。给4日龄哺乳仔猪口服NCG直到14日龄,可提高血浆精氨酸浓度68%
,阻止出生后血浆精氨酸浓度的显著下降,4~14日龄期间仔猪体增重增加61%。口服NCG可分别增加仔猪背最长肌和腓肠肌中绝对蛋白质合成30%和21%[9]。有趣的是,骨骼肌蛋白质合成的增加并不能完全解释NCG对仔猪的增重效应,提示精氨酸不仅能够增加蛋白质合成,而且能抑制骨骼肌中蛋白质的降解[10]。
2.3、谷氨酰胺可维持粘膜的正常形态
谷氨酰胺在粘膜代谢中具有关键作用,被认为可维护猪肠道屏障的完整性和功能。在断奶后仔猪十二指肠中段安装T型瘘管,发现日粮谷氨酰胺不被胃和十二指肠上段的酸水解,因此能有效供给小肠吸收和代谢利用。另外,在日粮中添加1%的谷氨酰胺能防治发生在断奶后7d内的空肠萎缩症,并提高断奶后第2周的体重/采食的比值25%[11]。
3、功能性氨基酸与细胞内蛋白质周转3.1、亮氨酸促进骨骼肌中蛋白质合成的同时抑制其降解
细胞内持续的蛋白质合成和降解称为细胞内蛋白质周转,这决定着细胞和组织内的蛋白质平衡及氨基酸的净释放量。经研究发现,亮氨酸能够刺激体外培养的骨骼肌中蛋白质的合成,并抑制其降解。通过口服或在日粮中补充亮氨酸可提高新生仔猪的血浆亮氨酸水平,从而增加肌肉蛋白质的合成,亮氨酸的这一作用是通过激活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标(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ein,mToR)的信号通路实现的[12]。亮氨酸水平升高引起的mTOR磷酸化,可使p70 S6激酶和真核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磷酸化,从而增加活性多肽合成起始复合物。亮氨酸抑制肌肉蛋白质降解的机制可能涉及到亮氨酸产生α-酮酸的转氨基作用。除骨骼肌外,亮氨酸还可降低被灌注肝脏中蛋白质的降解,可能是mTOR介导的自吞噬作用受到抑制。另外,亮氨酸还能活化肠上皮细胞中的mTOR 信号通路。
3.2、谷氨酰胺可提高骨骼肌和小肠粘膜蛋白质的合成
在分解代谢状态下,肌肉中谷氨酰胺水平显著降低,并出现蛋白质代谢负平衡,表明谷氨酰胺与蛋白质周转可能存在一定关系。Rennie等证实,向大鼠骨骼肌中灌注谷氨酰胺可提高其蛋白质合成、抑制其降解。除骨骼肌外,谷氨酰胺还能刺激小肠粘膜中的蛋白质合成、抑制其降解,其机理可能与mTOR信号通路有关[13]。谷氨酰胺还可提高鸟氨酸脱羧酶的表达,调节NO的合成。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生理浓度的NO是一种可调节mTOR活性和营养代谢的信号分子。mTOR信号通路的激活可能与日粮添加L-谷氨酰胺防止早期断奶仔猪肠道萎缩有一定关系
。由于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是动物组织尤其是骨骼肌中合成谷氨酰胺的底物,谷氨酰胺可部分介导动物体内支链氨基酸的合成效应,这种作用可能对泌乳乳腺组织相当重要。
3.3、精氨酸能促进仔猪骨骼肌和整个机体的蛋白质沉积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精氨酸可增加病毒感染和营养不良条件下处于分解代谢状态的猪小肠中蛋白质的合成。然而,在培养液中添加精氨酸对哺乳动物肝细胞中mTOR的磷酸化却没有影响;给人工乳喂养的新生仔猪补充精氨酸也不能增加肝脏组织中mTOR信号通路的活性[10]。由于在肝脏中存在高活性的精氨酸酶,可迅速水解精氨酸,使得肝细胞中精氨酸的浓度很低,这一事实可解释上述现象。但是,在哺乳仔猪的肠上皮细胞中缺乏精氨酸酶活性或精氨酸分解代谢。因此,提高细胞外精氨酸浓度对提高细胞内精氨酸浓度是非常有效的。最近的研究表明,精氨酸可激活小肠上皮细胞和肌肉组织中mTOR和其他激酶介导的信号通路,从而刺激蛋白质的合成,增强细胞的移行,并促进受损肠道上皮细胞的修复[10]。这可能是精氨酸防止新生仔猪肠道萎缩和功能紊乱的一种机制。通过在日粮中添加精氨酸或通过代谢途径激活内源性精氨酸合成来提高哺乳仔猪的血浆精氨酸水平,能促进仔猪骨骼肌和整个机体的蛋白质沉积。
4、功能性氨基酸可直接参与中间代谢调节
功能性氨基酸还可直接调节中间代谢[14]。例如,精氨酸是N-乙酰谷氨酸合成酶的变构激活因子,因此精氨酸和谷氨酸使尿素循环维持在一个活跃的状态。丙氨酸抑制丙酮酸激酶,从而调节糖异生和糖酵解过程。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可介导还原当量通过线粒体膜的转移,从而调节细胞的糖酵解和氧化还原状态。精氨酸和苯丙氨酸能上调三磷酸鸟苷(GTP)环式水解酶-Ⅰ的表达和活性,从而增加用于精氨酸合成NO和芳香族氨基酸羟基化作用的四氢生物蝶呤的供给。牛磺酸、赖氨酸、谷氨酸和高半胱氨酸等其他多种氨基酸也可调节精氨酸-NO途径,使其发挥生理作用。精氨酸或其代谢产物可上调与线粒体生物合成和底物氧化有关的关键蛋白质和酶的表达,从而减少动物体脂的储积。蛋氨酸、甘氨酸和丝氨酸在一碳基团代谢、蛋白质和DNA甲基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从而调节基因表达和蛋白质活性。最后,协调肝脏、骨骼肌、肠道和免疫细胞中的氨基酸代谢,为肾脏中氨的生成提供更多的谷氨酰胺,从而调节酸碱平衡。
5、功能性氨基酸与免疫功能5.1、谷氨酰胺
谷氨酰胺可从多个方面影响免疫功能。第一,谷氨酰胺对T细胞丝裂原和蛋白激酶C激活的猪淋巴细胞增殖是必需的。体外培养的巨噬细胞大量表达诱导型N0合成酶(nitric oxide synthase,in-ducible,iNOS)也需要足够的细胞外谷氨酰胺。在培养液中补充谷氨酰胺可显著阻止淋巴细胞的凋亡、刺激细胞生长、促进抗体产生。第二,谷氨酰胺影响体外培养的淋巴因子激活的NK细胞的溶解能力。第三,谷氨酰胺对NK细胞的活化是必需的。最后,谷氨酰胺还可调节细胞因子的产生。
动物试验表明,通过日粮添加或肠外营养补充谷氨酰胺可增强宿主的免疫功能。补充谷氨酰胺可维持内毒素感染的早期断奶仔猪肌肉中谷氨酰胺浓度,使淋巴细胞功能恢复正常[15]。在日粮中添加谷氨酰胺也可改变断奶仔猪肠道中细胞因子基因的表达水平[16]。
5.2、精氨酸、瓜氨酸和鸟氨酸
精氨酸可促进胰岛素、生长激素、泌乳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分泌[17]。这些激素参与了精氨酸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大量体外研究表明,iNOS在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中均起着重要作用,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合成的NO是机体抗微生物和抗有害细胞的必需机制。因此,由iNOS催化合成的NO与免疫反应关系最为密切。因为精氨酸是精氨酸酶和iNOS的共同底物,二者竞争催化精氨酸,所以调节精氨酸酶的表达和活性在细胞产生NO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18]。精氨酸可调节T细胞受体ζ链(CD3ζ)的表达,CD3ζ对T细胞受体的完整性是必需的。另外,瓜氨酸或精氨酸的充分供给对CD3ζ保护和表达是必需的。这为利用瓜氨酸增加精氨酸的供给提供了基础。日粮补充精氨酸能增强妊娠母猪和新生仔猪的免疫状态,从而减少病原感染引起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与精氨酸相似,补充鸟氨酸α-酮戊二酸也可调节各种处于分解代谢的动物模型的免疫功能。
5.3、含硫氨基酸
蛋氨酸和半胱氨酸是蛋白质合成需要的2种含硫氨基酸,其中半胱氨酸是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和H2S的前体物。GSH的合成受日粮中含硫氨基酸摄入的影响,所以充足的日粮含硫氨基酸摄入对免疫系统蛋白质合成是很重要的。例如,免疫细胞中的GSH浓度可调节免疫反应,包括Th细胞功能和抗体产生。细胞外半胱氨酸或细胞内GSH的缺乏可减少CD4细胞的数量,降低γ干扰素(interferon,IFN-γ)的产生,抑制丝裂原刺激引起的淋巴细胞增殖,减小细胞毒T淋巴细胞活性。在发生感染时半胱氨酸的代谢发生显著改变。GSH可清除自由基和其他活性氧分子,与各种亲和电子和外源性化学物质形成轭合物以解毒上述物质。
各种分解代谢条件下,在日粮中添加蛋氨酸或半胱氨酸对免疫系统是有益的。然而,在日粮中添加过高剂量的蛋氨酸或半胱氨酸对动物的生长和免疫反应是有害的,因为高毒性物质如高半胱氨酸和硫酸产生过多。半胱氨酸在血液中很容易被氧化成胱氨酸,并且高浓度的胱氨酸是有毒的,因此,常通过静脉输注或饮水N-乙酰半胱氨酸和L-2-氧噻唑烷-4-羧酸盐来补充半胱氨酸,以增加细胞中内源性GSH的合成。
5.4、色氨酸
色氨酸通过四氢生物喋呤依赖的色氨酸羟化酶途径分解产生5-羟色胺、N-乙酰血清素、褪黑色素和维生素L。在炎性反应或存在内毒素(1ipopo-lysaccharide,LPS)、细胞因子刺激时,色氨酸在吲哚胺2,3-双加氧酶催化下生成维生素L的分解代谢增加。5-羟色胺、褪黑色素和N-乙酰血清素可通过抑制超氧化物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产生及清除自由基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另外,通过调节诱导型NO合成,N-乙酰血清素可影响免疫系统。猪发生慢性肺炎时,其血浆色氨酸水平逐渐降低。可见,色氨酸的分解代谢对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功能有重要作用。已有人报道,口服色氨酸可增强动物的先天性免疫反应。
5.5、脯氨酸
在新生哺乳动物体内,脯氨酸是合成精氨酸的重要底物。所以,在日粮中就必需提供足够的脯氨酸以满足其代谢需要。在猪的小肠中存在较高的脯氨酸氧化酶活性。吡咯琳-5-羧酸(P5C)可在P5C还原酶催化下被还原成脯氨酸。脯氨酸-P5C循环功能可调节细胞的氧化还原状态和淋巴细胞增殖活性,这可为脯氨酸阻止淋巴细胞凋亡、刺激细胞生长、促进抗体产生等作用提供一种细胞学机制。另外,脯氨酸占胶原蛋白中氨基酸的1/3,所以对免疫细胞参与的创伤愈合和外伤愈合具有关键作用。
另外,脯氨酸氧化酶对免疫功能具有重要作用。肠道脯氨酸氧化酶不足引起的脯氨酸分解代谢缺乏可降低肠道免疫功能。可以推测,在胎猪和新生猪发育的关键时期,猪胎盘和仔猪肠道中高活性的脯氨酸氧化酶对保护这些器官免受感染起着关键作用。另外,乳中也存在脯氨酸氧化酶,这有助于保护新生猪肠道免受细菌和病毒感染[20]。这可部分解释,与哺乳新生仔猪相比,为什么饲喂非乳日粮的新生仔猪发生肠道功能障碍的机率较高。
5.6、天冬氨酸和谷氨酸
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在粒细胞和巨噬细胞中起着多种作用。作为合成嘌呤和嘧啶核苷酸的底物,天冬氨酸对免疫细胞增殖很重要。而且,天冬氨酸还参与巨噬细胞中精氨酸-NO循环。这有助于维持适当的细胞内精氨酸浓度,以利于免疫应激条件下大量生成NO。天冬氨酸还可通过合成天冬酰胺调节免疫功能。另外,谷氨酸可调节iNOS在大脑等组织中的表达,从而间接调节动物的免疫活性。谷氨酸是合成了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的底物,GABA存在于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中。免疫细胞可表达GABA受体,GABA受体可介导GABA对细胞周期进展和T细胞增殖的抑制效应。另外,作为GSH合成的直接前体物,谷氨酸在调节免疫反应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除了作为能量物质在细胞代谢中起作用外,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在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中是兴奋性神经递质,作为离子移变和促代谢受体,在调节免疫系统中起作用。
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日粮中补充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对新生仔猪的最佳生长和健康是必需的。日粮谷氨酸的有益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并且长期添加作用更明显。因此,日粮谷氨酸对恢复免疫抑制机体的最佳免疫状态是必需的。
5.7、支链氨基酸
淋巴细胞可表达催化支链氨基酸(branch
chain amino acid,BCAA)降解的BCAA转氨酶和支链2-酮酸脱氢酶。当有丝裂原刺激时,淋巴细胞中亮氨酸的转运和利用显著增加。亮氨酸是mTOR信号通路的激活剂,而mTOR信号通路可调节细胞中蛋白质的合成和降解[21]。许多动物试验表明,BCAA 摄入不足可导致免疫抑制。所以,亮氨酸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比异亮氨酸和缬氨酸更大。因为3种BCAA共用相同的细胞膜转运载体,日粮中BCAA不平衡可导致免疫抑制,尤其是当动物采食低蛋白质日粮时。在日粮中添加β-羟基-β-甲基-丁酸(亮氨酸的一种代谢产物)可增强受感染猪的免疫功能,降低死亡率。
5.8、甘氨酸
甘氨酸可参与嘌呤核苷酸、谷胱甘肽和亚铁血红素等重要分子的合成和一碳基团的代谢。另外,甘氨酸自身是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剂,可清除自由基。这些生化途径对免疫细胞增殖和抗氧化很重要。分子和药理学研究表明,在巨噬细胞和粒性白细胞中存在甘氨酸门控的氯通道,这一通道的激活可抑制促效剂诱导的L型电位依赖性钙通道的开放,从而降低细胞内Ca2+的浓度。可见,甘氨酸可在调节免疫因子产生和免疫功能过程中起作用。
体外研究结果表明,细胞外甘氨酸浓度的增加可激活甘氨酸门控的氯通道,使巨噬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的质膜超极化。在LPS刺激的巨噬细胞内,0.1~1mmol/L的甘氨酸可减少Ca2+的内流和细胞内Ca2+浓度的增加,从而阻止超氧化物、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和TNF-α的产生。另外,在培养液中补充甘氨酸可阻止淋巴细胞的凋亡,增加抗体产生。
体内试验结果表明,甘氨酸可降低炎性反应,减少动物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甘氨酸可保护动物免受黏肽多糖诱导的关节炎,化学试剂和应激诱导的胃肠道粘膜损伤,多器官局部缺血/再灌注损伤,出血、内毒素和败血症引起的休克。总之,上述发现表明,甘氨酸是一种新型的抗炎、免疫调节和细胞保护营养素。
5.9、组氨酸
血浆中含有高水平的富含组氨酸的糖蛋白,这种糖蛋白可调节很多生物学过程,包括细胞粘附和移行、补体激活、免疫复合物清除和对凋亡细胞的吞噬作用。组氨酸在免疫学上的一种重要的利用途径是在组氨酸脱羧酶催化生成组织胺。组织胺可通过激活靶细胞上的不同组织胺受体调节各种生理和免疫功能。在骨髓和外周造血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和树状突细胞上均表达组织胺4受体,提示这些免疫细胞可能在炎症、造血过程和免疫功能中起作用。另外,组织胺可介导血小板凝集,通过降低IL-12、增加IL-10的产生提高Th2细胞的活性。
体外研究表明,在培养液中添加组氨酸可阻止淋巴细胞的凋亡、增加细胞生长、促进抗体产生。日粮组氨酸缺乏可降低血浆蛋白的浓度,从而抑制免疫反应。上述发现提示,在日粮中补充组氨酸可能会提供一种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新手段。
5.10、苏氨酸
苏氨酸是肠道黏蛋白和血浆γ-球蛋白的一种主要成分。在培养液中补充苏氨酸,可通过蛋白质合成和细胞信号机制阻止淋巴细胞的细胞凋亡、刺激细胞生长和促进抗体产生。日粮补充苏氨酸可增加猪血清中IgG的水平,增加大肠杆菌攻毒的新生仔猪抗体产生、血清中IgG 的水平、空肠黏膜中IgG和IgA的浓度,而降低空肠黏膜中IL-6的浓度,说明日粮苏氨酸对猪免疫功能具有调节作用[22]。
6 、结论
总之,氨基酸作为合成各种具有重要功能分子的必需前体物,调节着动物的新陈代谢途径,对维持动物正常的生长、发育和繁殖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必需氨基酸还是非必需氨基酸,对各种特殊蛋白质的合成和免疫反应关键代谢途径的调节都是必需的。这些氨基酸通过蛋白质合成和细胞信号机制,对动物免疫功能起着重要作用。在寻找有效策略以通过肠内或肠外途径补充氨基酸以达到最佳健康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氨基酸不平衡和营养素拮抗作用的负面影响。这样的策略应建立在氨基酸生理生化知识,对免疫功能的作用、个体营养和生理状态影响等基础上。随着动物饲料级氨基酸的商业供应的增加,氨基酸将成为提高动物健康和预防传染性疾病的廉价、高效物质。鉴于功能性氨基酸的重要调节作用,我们希望在常规饲料中添加功能性氨基酸以有效增强胎猪、新生仔猪和断奶仔猪的免疫功能,提高其生长速度和养分利用率,以及改善肉质。
参考文献:
[1] Li P,Yin Y L,Li D F,Kim S W ,Wu G Y. Amino
acids and immune function. 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2007,98:237-252.
[2] Kim S W ,Mateo R D,Yin Y L,Wu G Y. Functional amino acids and fatty acids for enhancing production performance of SOWS and piglets. Asian-Australian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2007,20(2):295.306.
[3] Wu G Y,Bazer F W ,Davis T A,Jaeger L A,John-son G A ,Kim S W ,Knabe D A, M eininger C J,Spencer T E,Yin Y L.Important roles for the argininefamily of am ino acids in swine nutrition andproduction.Livestock Science,2007,112:8-22.
[4] Kim S W ,Wu G,Baker D H.Amino acid nutritionof breeding SOWS during gestation and lactation.PigNews and lnformation,2005,26:89N一99N.
[5] Mateo R D,Wu G,Moon H K,Carroll J A,Kim SW .Effects of dietary arginine supplementation duringgestation and lactation on the performance oflactating primiparous SOWS and nursing piglets.Journaf of Animal Science,2008,86:827.835.
[6] Ramaekers P,Kemp B,van der Lende T.Progenosin SOWS increases number of piglets born.Journal ofAnimal Science,2006,84(Supp1.1):394.
[7] Mateo R D,Wu G,Bazer F W ,Park J C,ShinzatoI, Kim S W . Dietary L-arginine supplementationenhances the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of gilts.Journaf of Nutrition,2007,137,652—656.
[8] Yao K,Yin Y L,Chu W Y,Liu Z Q,Deng D,LiT J,Huang R L,Zhang J S,Tan B E, Wang W
[9] Frank J W ,Escobar J,Hguyen H V ,Jobgen S C,Jobgen W S,Davis T A ,W u G .Oral N-carbamyl·glutamate supplementation increases protein synthesisin skeletal muscle of piglets.Journal of Nutri-tion,2007,137:315-319.
[1O] Wu G ,Knabe D A,Kim S W .Arginine nutrition in
neonatal pigs.Journal of Nutrition,2004,134:2783S-2390S.
[11] Wu G . Intestinal mucosal amino acid catabolism .
Journal of Nutrition,1998,128:1249-1252
[12] 刘兆金.日粮亮氨酸水平对断奶仔猪生长发育及机体蛋白质合成的影响研究.硕士毕业论文.长沙: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2007.
[13] Fumarola C ,M onica S L,Guidotti G G . Aminoacid signaling through the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 ycin (mTOR) pathway:Role of glutam ine and
of cell shrinkage.Journal of Cellular Physiology,2005,204:155.165.
[14] W u G , Self J T. Am ino acids: metabolism andfunctions.In:Pond W G ,Beu A W ,eds.Encyclo-pedia of Animal Science.New York:Marcel Dek-ker,Inc,2005:9-12.
[15] Yoo S S,Field CJ,McBurney MI.Glutam ine supplementationmaintains intramuscular glutamine con-centrations and normalizes lymphocyte function ininfected early weaned pigs.Journal of Nutrition,1997,127,2253.2259.
[16] W ang J J .Chen L X ,Li P ,Li X L ,Zhou H J ,W ang F L,Li D F,Yin YL,W u G .Gene expres-sion is altered in piglet small intestine by weaningand dietary glutamine supplementation.Journal of
Nutrition,2008,138:1025.1032.
[17] Newsholme P,Brennnan L,Rubi B,Maechler P.New insights into amino acid metabolism ,beta-cellfunction and diabetes. Clinicaf Science,2005,108:185-194.
[18] Jobgen WS,Fried SK,Fuw J,MeiningerC J,wuG Y. Regulatory role for the arginine-nitric oxidepathway in energy-substrate metabolism.Journal of
Nutrition of Biochemistry,2006,17:571-588.
[19] Tan B,Li X G,Kong X F,Huang R L,Ruan Z,Deng Z Y ,Xie M Y ,Shinzato I,Yin Y L,Wu G .Dietary L-arginine supplementation enhances theimmune status in early-weaned piglets. Am inoAcids,DOI:10.1007/s00726-008.0148-0.
[2O] Wu G,Bazer F W ,Datta S,Johnson G A,Li P,Satterfield M C,Spencer T E.Proline metabolism inthe conceptus:implications for fetal growth and de-velopment.Amino Acids,2008,35:691-702.
[21] Escobar J,Frank J W,Suryawan A,Nguyen H V,Kim ball S R,Jefferson L S,Davis T A .Regulation
of cardiac and skeletal m uscle protein synthesis by
individua1 branched.chain amino acids in neonatal
pigs.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2006,290:E612.E621.
[22] Wang X,Qiao S Y,Yin Y L,rue L Y,Wang zY 。W u G .Deficiency or excess of dietary threonine
reduces protein synthesis in jejunum and skeletal
muscle of young pigs.Journal of Nutrition,2007,137:1442.1446.

Research Advances in Functional Amino Acid Nutrition of Pigs
KONG Xiang-Feng1 Y IN Yu-long1 WU Guo-yao2
(1.Key Laboratory of
Animal Nutritional Physiology and Metabolic Process and Key Laboratory of
Agro-ecology
Institute of Subtropical Agriculture,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Changsha
410125,China;2.Departments
of Animal Science,Texas A&M University,College Station,Texas 77843,USA)
Abstract:Much attention has been traditionally paid to the role of amino acids in protein synthesis and their requirements in
animal nutrition.Recently,there is growing interest in regulatory roles of amino acids in nutrient metabolism and immune
responses.They are called functional amino acids which are necessary not only to animal growth and maintenance requirement.but also to the synthesis of bioactive molecules.Remarkably,arginine can enhance conception rates,embryogenesis,blood flow ,antioxidant activity,protein synthesis,immune cell proliferation,and intestinal development,thereby improve
fertility,fetal and postnatal growth,and neonatal health.Therefore,large-scale availability of feed-grade functional amino
acids holds great promise for enhancing the efficiency of nutrient utilization in pigs.[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Nutrition, 2009,21(1):1-7]
Key words:Functional amino acids;Metabolic regulation;Immune function。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3-10-25 15:5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吴国耀老师的另一篇文章更为详尽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3 19:08,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