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fusheng8301

味精和甜味剂合用是否有什么不良后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30 12: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leohao 的帖子

讲讲道理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30 13: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香味增强剂(风味增强剂)

    香味增强剂是一种食品添加剂,能改善食品感官性质,使食品更加美味可口,并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和增进食欲,是食品加工不可少的重要配料,对提高食品质量,促进食品品种的开发起重要作用。食品香味增强剂包括酸味剂、甜味剂、鲜味剂、咸味剂、辛香剂等。

    1992年,世界各国用于食品的酸味剂共有20多种,总产量在50万吨左右,美国总耗量11万吨左右,主要有7个品种:柠檬酸、富马酸、已二酸、磷酸、乳酸、酒石酸、马来酸。日本有14个品种,年需要量约3万吨。中国允许使用的酸味剂15种,需要量约5万吨左右,其中以柠檬酸为最多,其次为食用醋酸和乳酸,用于食品的富马酸、苹果酸、已二酸是近年来开发的新品种,偏酒石酸和琥珀酸尚待开发。

    1992年,世界甜味剂的产量超过1亿万吨,美国消耗营养型甜味剂410万吨,主要是果葡萄糖浆和山梨糖醇,非营养性甜味剂0.3万吨。日本蔗糖年需要量280万吨,果葡萄糖浆100多万吨,APM60吨,甜菊甙200吨。

    甜味剂的发展趋势是生产和使用低热量高甜度的合成或天然甜味剂品种,其中以APM为代表品种。新开发的还有蔗糖氯代衍生物,索吗啶 ,甘草甜素。

    中国允许使用的甜味剂有11种:糖精钠、甜密素、异麦芽酮糖、天门冬酰苯丙氨甲酯(甜味素APM)、麦芽糖醇、山梨糖醇、木糖醇、甜菊糖甙、甘草、甘草酸一钾及三甸钾,乙酰磺胺酸钾。

    鲜味剂以味精(谷氨酸一钠)为主,是世界上除食盐之外,耗用量最多的调味剂。中国1990年的产量达25万吨,生产单位达200多家,其他各国的总产量在30-35吨左右。近年来,核苷酸类的调味剂发展十分迅速,由于这类调味剂具有特别强的增鲜作用,尤其是与味精合用时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一般可增加鲜味10~20倍,因此发展迅速。此外,各种肉、禽、水产品的抽提液和各种动、植物和酵母的水解物或抽提物,近年来在崇尚天然和健康食品的方向发展趋势下,发展迅速,并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如酵母抽提物1991年产量达3.5万吨。酵母提取物含有丰富的核甘酸,即可直接用作调味剂,也可用作生产肉类香精的原料,同时具有比单纯味精或肌苷酸、鸟苷酸更完善的风味。而味精因在西方有争议而有日益下降的趋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30 13: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30 13: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味精也叫味素,化学名称叫谷氨酸钠。它是一种白色晶体,常用面筋或大豆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而制成。 味精能水解成谷氨酸(氨基酸的一种),它具有强烈的鲜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0 16: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什么影响,前些年有些公司甜味剂里本来就加有味精,增强效果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9 05:01,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