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02|回复: 1

猪秋冬季多发病防治技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17 21:2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秋冬季气温虽不像盛夏那样酷暑炎热,但由于气候多变,且导致猪只发病的诱因很多,加上近年来猪病流行又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给养猪户带来较多不利。因而就这个时节猪的常见病防治技术,给广大养猪户作一重点介绍。
一、附红细胞体病
“红皮”是特征。其典型临床症状表现为母猪生产性能下降,仔猪体质变差,贫血,肠道及呼吸道感染增加。育肥猪病初精神萎顿,体温升高到39.5℃~42℃,颤抖转圈或不愿站立,离群卧地,出现便秘或拉稀。病猪耳、颈下、胸前、腹下、四肢内侧等部位皮肤红紫,指压不褪色,成为“红皮猪”。
治疗本病药物真正有特效的不多。可用血虫净(贝尼尔)、附红康泰、弓红灭、阿散酸配合长效土霉素治疗。
二、猪链球菌病
继发混合感染多,猪患感冒后易继发。急性病猪体温升高到41℃以上,减食或停食,结膜潮红,流鼻涕。部分病猪发生关节炎,跛行、爬行或不能站立;有的表现出共济失调、空口磨牙等神经症状;病猪先便秘后腹泻或便秘腹泻交替出现,后期呼吸困难,常于1天~3天内死亡。
应及早注射疫苗,猪链球菌已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强效阿莫西林、氧氟沙星、恩诺沙星等能有效控制病情。
三、猪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症(蓝耳病)
病猪食欲减退,发热(40.5℃~41℃),呼吸困难。怀孕母猪发生流产,运动失调、转圈。公猪缺乏性欲,哺乳猪出生时弱胎、沉郁、消瘦、外翻腿姿势,呼吸困难,眼结膜水肿,个别仔猪出现震颤,断奶仔猪和生长猪表现为持续性厌食、沉郁、呼吸困难以及皮肤充血,耳、腹下、后腿等部位发紫。
应注意监测淘汰净化,无本病史的场可采用灭活疫苗防注。临床采用对症疗法,先锋9号肌注。
四、猪伪狂犬病
哺乳仔猪大量死亡,母猪流产,死胎,木乃伊、不育。
强制免疫接种,后备种猪引进后二次免疫,间隔4周;怀孕母猪分娩前4周免疫,公猪每年免疫2次;断奶仔猪8周、12周各免疫1次。
五、猪肺疫(锁喉风或猪出血性败血症)
体温升高到41-42 ℃,呼吸困难,犬坐姿势,耳腹部出现红色斑点,颈下咽喉急剧肿大,触诊坚硬有热痛,口鼻流白色泡沫,腹泻消瘦。
定期注射猪肺疫疫苗。治疗用磺胺类药物及抗菌素。
六、弓形体病
体温升高到40.5℃~42℃,稽留热,表现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咳嗽,流鼻涕,四肢和全身肌肉疼痛,僵直,四肢内侧、腹部皮下大面积呈红紫色。体表淋巴结肿大。
磺胺六甲氧嘧啶等磺胺类药物治疗有效。
七、猪瘟
温和型、非典型化占据主流。典型猪瘟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很难发现,误诊现象十分普遍。
认真落实我县猪瘟防疫程序。本病没有特效治疗药物,参考方法是以毒攻毒:以大于平时预防量10倍以上的猪瘟疫苗注射,刺激机体产生干扰素,干扰猪瘟病毒复制,使其产生免疫力。

八、流感
多发生在晚秋或气温突变的天气。流感往往成为“百病之源”,特别是体温升高、咳嗽等症状,会成为许多大的疫病的先兆或诱因,如不及时控制,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复方氨基比林等配合抗菌素,降温并防止继发感染。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1-4-18 04:0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冬季发病的原因,于通风不良有很大的关系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有奖答疑,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13 09:41,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