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原与流行病学 PDNS一般被认为是一种与免疫系统异常刺激有关的免疫复合介导疾病。可能是猪圆环病毒II型(PCV-2)所致,与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PMWS)有关, PMWS与PRRS联合可诱发此病,也有报道认为还与多杀性巴氏杆菌一菌株有联系,目前相关研究上尚没有确切定论。猪群间的传播与临床爆发与猪的调运、混群、猪群的频繁进出有一定关系。该病主要发生在12~14周龄的生长肥育猪,持续至18~24个月,死亡率在15~40%或更高。 二、症状与病变 主要影响皮肤和肾脏。最常见的临床症状:皮肤出现广泛的不同大小和不同形状的紫红色皮肤斑点,通常出现在后躯、后肢、会阴部和腹部,有时亦可扩展到胸部或耳。发病严重的猪可能出现跛行、发热41℃、厌食或体重减轻,呼吸困难、急促,皮下水肿,患猪一般几天即死亡。病理变化为肾肿大、苍白,常被出血小点覆盖,淋巴结肿大,组织脏器出血,体腔中积液,肺炎,胃溃疡。与猪瘟很相似,皮肤病变与丹毒相似,防止误诊。 三、防制措施 控制措施是基于良好的管理和高水平的生物安全措施。坚持自繁自养,严防外来调运猪只不经隔离混群饲养,要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控制外来人员与车辆随意出入,降低饲养密度,有计划地做好有关疫病的免疫接种,全进全出和有效的卫生消毒是阻止该病传播和控制此病的重要措施。饲料中应用免疫增效剂及抗菌素有一定防制效果,治疗上用抗菌素通常效果不确切,宜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应用新型抗菌素控制细菌混合感染,必须采用药物组合的方法,如复合氟甲砜霉素、先锋9号、头孢类抗菌素等。疫病场可采用自家血清疗法或自家灭活疫苗接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