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在猪场常见的一种现象是医猪而不是养猪,本末倒置,靠治疗经营猪场。其实支出最多的是饲料的真成本,而有效出售率是直接影响饲料的真成本。兽药的支出应该用于保健而非用于治疗,保健带来的效益要远远高于治疗。近期敝人跟个老板做笔生意,此老板是卖小猪的,用我的方案一头小猪的成本正常猪70块,弱小猪75块,如此哺乳阶段成活率98.58%,保育成活率99.16%,44-56日龄达到37.5斤均重,出售率达95%;与此相比,常规下,其产房成活率85-96%(96%那是2010年8月份以前的),自2010年10月至2011年2月连续几个月保育成活率80.58%,与此常规,249头卖得49头,半个月后卖剩余的一半……由于试验数据相当明显,使用了,但是在操作上偷工减料,打一头份的私下打0.5头份,理由如果半头分能保他的猪安全出去就可以了,不用去理客户买回去怎么样。当然有这种想法肯定是正常的,但是如果买回去不久不好养还再来买你的猪吗?这效益要细算起来不会就是要85%的成活率了。管理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假如你把猪当人养,那里有那么多东抠一点西口一点。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