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75|回复: 11

谈养猪场的带猪消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7 11:2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养猪业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广大从业人员已充分意识到消毒是养猪场预防疫病感染和暴发的重要措施,是猪场安全稳定生产的保证。虽然养猪场员工的消毒意识普遍增强,但是部分从业人员对有关消毒的知识不很清楚,尤其是对猪场带猪消毒操作不规范,使消毒工作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为此,笔者谈一下养猪场带猪消毒应注意的事项,供同行们参考。
消毒前应彻底消除圈舍内猪只的分泌物及排泄物1.1 分泌物及排泄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临床患病猪只的分泌物及排泄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寄生虫虫卵等),即使临床健康的猪只的分泌物及排泄物中也存在大量的条件致病菌(如大肠杆菌等)。消毒前经过彻底清扫,可以大量减少猪舍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数量。
1.2 粪便中有机物的存在可影响消毒的效果一方面,粪便中的有机物可掩盖细菌对病原起着保护作用;另一方面,粪便中的蛋白质与消毒药结合起反应,消耗了药量,使消毒效力降低。
2 选择合适的消毒剂选择消毒药时,不但要符合广谱、高效、稳定性好的特点,而且必须选择对猪只无刺激性或刺激性小、毒性低的药物。强酸、强碱及甲醛等刺激性腐蚀性强的药物,虽然对病原菌作用强烈、消毒效果好,但对猪只有害,不适宜作为带猪消毒的消毒剂。建议选用强效碘、百菌消、强力消毒灵、二氧化氯等药物,效果比较理想。
3 配制适宜的药物浓度和足够的溶液量3.1 适宜的浓度消毒液的浓度过低达不到消毒的效果,徒劳无功;浓度过大不但造成药物的浪费,而且对猪只刺激性、毒性增强引起猪只的不适。必须根据使用说明书的要求,配制适宜的浓度。
3.2 足够的溶液量带猪消毒应使猪舍内物品及猪只等消毒对象达到完全湿润,否则消毒药粒子就不能与细菌或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直接接触而发挥作用。
4 消毒的时间和频率4.1 消毒的时间带猪消毒的时间应选择在每天中午气温较高时进行较好。冬春季节,由于气温较低,为了减缓消毒所致舍温下降对猪只的冷应激,要选择在中午或中午前后进行消毒。夏秋季节,中午气温较高,舍内带猪消毒在防疫疾病的同时兼有降温的作用,选择中午或中午前后进行消毒也是科学的。况且,温度与消毒的效果呈正相关,应选择在一天中温度较高的时间段进行消毒工作。
4.2 消毒的频率一般情况下,舍内带猪消毒以一周一次为宜。在疫病流行期间或养猪场存在疫病流行的威胁时,应增加消毒次数,达到每周2~3次或隔日一次。
5 雾化要好喷药物,要保证雾滴小到气雾剂的水平,使雾滴在舍内空气中悬浮时间较长,既节省了药物,又净化了舍内的空气质量,增强灭菌效果。
带猪消毒不但杀灭或减少猪只生存环境中病原微生物,而且净化了猪舍内的空气质量,夏季兼有降温作用,控制疫病发生流行的最重要手段,养猪场有关人员应认真遵循上述五项原则,做好养猪场的带猪消毒工作。
来源: 阿里巴巴农业频道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1-4-7 16: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一种气溶胶喷雾器,颗粒在空间较长时间停留

点评

是什么样的?有没有网址?  发表于 2011-4-7 16:22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有奖答疑,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7 16: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养猪应该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这样便于管理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有奖答疑,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8 00:05:0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这里面都是养上规模的,可我们这边很多客观条件达不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5 11:02:06 | 显示全部楼层
细节决定成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7 17:4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带猪消毒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只是一种心里安慰,还有副作用。
猪舍环境好,才是根本。
我们家庭、办公室几年消毒一次?人都好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7 20: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guo 的帖子

事实上,猪舍及饲养用具的清洗消毒不好,会影响料肉比 15%,可是,如果猪只爆发疾病,还有料肉比可谈吗?所以猪舍及饲养用具的清洗消毒不好,也是养猪赚钱少甚至不赚钱的重大原因。
我们来看看猪舍及饲养用具的清洗消毒是如何不好的。传统养猪,猪舍及饲养用具根本就不进行清洗消毒,刷刷喂料槽就是最大的程度了。而现在养猪,猪舍及饲养用具的清洗消毒,都是在猪出栏后或进猪前进行,这就难免会有药物残留。而残留的消毒药物。猪是会舔食的,而药物是会对消化系统造成伤害的。轻者不长肉,重者造成溃疡,而料肉比就会大大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包括现代化养猪场在内,目前“猪只的在圈消毒”就是一个过场的。而许多时候,就算有疫情出现,因为猪只在圈,也是没法进行彻底消毒的。
事实上,消毒胜过治疗,科学消毒胜过投药,消毒可以减少投药,投药不能代替消毒。
所以,科学、规范的消毒措施:是切断疫病传播途径、杀灭病原体最重要、最有效、最经济的防范措施。消毒不同于治疗性药物,有时做不到立竿见影。不能直接见到效果,有时猪场不消毒也不生病。也有时消了毒猪照样生病,(这有可能是消毒剂质量有问题或消毒方法不对),养猪管理者忽视消毒防疫的。
真正的“猪只的在圈消毒”应该是一种新技术,目前还没见有人使用。若能推广,每周进行一次“猪的在圈消毒”,将会大大降低猪的死亡率。
而现有的养猪者是怎样消毒的? 现在养猪,猪舍及饲养用具的清洗消毒,都是在猪出栏后或进猪前进行。而且   
一:未发生疫病不进行消毒。
消毒的主要目的是杀灭传染源的病原体,疫病发生要有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
但在养猪生产中,有时没有疫病发生,但外界环境存在传染源,传染源会释放病原体,病原体就会通过空气、饲料、饮水和其它生物等途径,入侵易感猪,引起疫病发生。
如果没有及时消毒、净化环境,环境中的病原体就会越积越多,超出猪体承受浓度时,就会引起疫病大发生。因此,未发生疫病地区的养猪户更应进行严格到位的消毒,防患于未然。
二:消毒前,环境不进行彻底大扫除。
由于养猪场存在大量的有机物,如粪便、饲料残渣、猪分泌物、体表脱落物,以及鼠粪、污水或其它污物,这些有机物中藏匿有大量病原微生物;这会消耗或中和消毒剂的有效成分,严重降低了对病原微生物的作用浓度,所以说,彻底清除是有效消毒的前提(卫生清除是最便宜、最有效的消毒)。然而,目前的猪舍那个能够“彻底清除”? (包括牧原的九代猪舍)
三:已经消过毒猪就不会再发生传染病。尽管进行了消毒,但并不一定就能收到彻底的消毒效果,这与选用的消毒剂品种、消毒剂质量及消毒方法有关。就是已经彻底规范消毒后,短时间内很安全,但许多病原体可以通过空气、飞禽,老鼠等媒体传播,猪自身不断污染环境,也会使环境中的各种致病微生物大量繁殖,所以必须定时、到位、彻底、规范消毒,同时结合有计划地免疫接种,才能做到猪不得病或少得病。
四:猪只在圈消毒,用低毒、无刺激的,根本就不起作用 ;效果好的消毒剂,就难免会有药物残留。而残留的消毒药物。猪是会舔食的,而药物是会对消化系统造成伤害的。轻者不长肉,重者造成溃疡,而料肉比就会大大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包括现代化养猪场在内,目前都没有“猪的在圈消毒”的。因此,就算有疫情出现,因为猪只在圈,也是没法进行消毒的。
        实际上,有一种方式可以避免上面的弊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8 14: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吉鸿昌 的帖子

天天研究消毒,总做消毒,哪里还有精力养猪,猪不会养好的。
带猪消毒几小时做一次?夏季饭一夜就酸,不能吃了--病菌的繁殖速度多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8 14:3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guo 的帖子

一周一次,还是应该的。至于每天剩料,要用一种安全的料槽---旋转的料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8 15:5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ianruiqi2009 于 2011-7-8 15:55 编辑

说的很专业的消毒方式 还是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2 04:21,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