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03|回复: 2

[饲养管理] 藏羔羊当年育成出栏产业化模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7 09:5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青藏高原地区是干旱草原,草比较低矮,产草量低,仅能供牲畜暖季放牧,不能刈割满足越冬需求。青藏高原地区又是季节性草原,一年当中八个月是寒冷的枯草季节,导致冬季牲畜缺草少料和饥寒交迫。因此,冬季是青藏草原最脆弱的时期,也是牲畜掉膘减量的季节。
  藏羔羊在当年的秋末冬初育成出栏,牲畜实现了季节性减员,商品羊把消耗掉膘不增量的冬季回避过去,越冬的只有少数种羊与基础母羊,减少了对冬季饲草饲料及棚圈的需求。这样就降低了饲养成本,也减轻了对冬春脆弱期草场的压力。初春草低矮时,羔羊刚刚出生采食量小,待羔羊长大采食量增多时,草已长高,对大量采食能够承受,羊的长大与草的长高配套和谐。
  一、制约藏羔羊当年育成出栏的原因
  牲畜实行季节性减员,草原实行季节性禁牧,羔羊实行当年育成出栏,能收到草原生态保护和牧民增收的双赢效果,是成功的产业化模式。从九八年开始,草原兴发在内蒙古、青海、新疆、甘肃等中国五大牧区,推广“羔羊当年育成出栏”模式。通过艰苦努力,在内蒙古草原当年羔羊已占出栏总数90%以上。同时,羔羊当年育成出栏模式,在新疆、甘肃的草原牧区也取得成功。
  目前,在传统草原牧区,青藏高原藏羔羊当年育成出栏还有差距。近年来,在青海省、州、县政府的支持下,草原兴发在同德、贵南、兴海、共和、海晏等地县,推广藏羔羊当年育成出栏,但当年出栏羔羊仅达到15%,制约藏羔羊当年育成出栏的主要原因有:
  第一,青藏高原盛草期生长暖季仅4个月左右,其他8个月都是冷季,生长季节短,加之高寒缺氧昼夜温差大,制约了羔羊生长速度。
  第二,当地政府与牧民为追求繁殖成活率,普遍在天气温暖的清明节前后接春羔,极少接冬羔。由于有效的生长期较短,致使藏羔羊难以当年育成出栏。如果改接春羔为接冬羔,在春节前后利用暖棚条件接冬羔,待到清明时节,已长成半大羊。这时天已变暖,青草也已长高,在四个月的盛草期暖季里,迅速成长达到出栏标准。
  第三,青藏高原缺乏种植玉米大豆精饲料的条件,离农区又太远,使用精饲料运费高增加成本,在青藏高原特色畜产品价值,没有得到提升的情况下,补饲精料得不偿失。所以,在青藏高原养羊没有补饲,完全靠自然放牧,导致生长速度慢,无法达到当年出栏标准。
  第四是宗教的因素,藏民普遍信仰佛教,认为杀羊娃子残忍,这种观念意识也影响羔羊当年出栏模式的推广。
  第五,藏系羊大多是毛肉兼用的半细毛羊和细毛羊,生长速度等肉用性能较差,也是藏羔羊当年出栏的制约因素。
  二、藏系羊要实行由毛向肉的转型调整
  青藏高原不宜发展的细毛羊产业,因为细毛羊产业,毛是主产品,肉是附产品。而羊是毛的载体,养细毛羊就是为了收获羊毛,商品羊为了在第二年获得剪毛,必须渡过冬季。在种公羊、基础母羊与商品羊,统统都要越冬的情况下,就扩大了越冬畜群的数量,加大了冬春脆弱期草原的压力,加速了草原退化沙化。
  冬春是草原最脆弱的季节,所谓保护草原,实际上就是保护冬春季的草原。只有将细毛羊转型为肉羔羊,使之在当年育成出栏,牲畜实现季节性减员,草原实行季节性禁牧,最大限度地减轻冬春季草场的压力,才能对草原生态实现有效的保护。
  细毛羊产业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建国以来,根据国家纺织工业的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地重点发展了细毛羊。今天,化学纤维已大量替代羊毛,成了纺织工业的主原料。养羊业也以市场为导向,由以毛为主转为以肉为主,这是世界性的大趋势,青藏高原的养羊业需要与时俱进,及时调整转型。
  青藏高原的细毛羊与半细毛羊,基本上是低档低价的地毯毛,质量差价格低,没有竞争优势。2008年之后,中国加入WTO,对农业的保护期将结束,澳大利亚羊毛将享受零关税,现在已被澳毛打得溃不成军的国毛,到那时就更难翻身了。而质量档次更差的青藏细毛羊,及早向肉用方向转型,是未雨绸缪的明智之举。
  青藏高原养羊业由毛向肉转型,也包括对畜种结构进行调整,根据有所为有所不为地原则,进行取舍抉择,下决心放弃饲养山羊。山羊对天然草原破坏严重,是草原生态持续恶化的罪魁祸首,不仅肯光地上的青草,还掘草除根。所以,不能在草原上放牧饲养山羊。欧洲各国基本上不养山羊,澳大利亚、新西兰不养山羊,美洲也不大量养山羊,连非洲也不养,亚洲的日本、韩国更不养,只有中国在草原上大量养绒山羊。
  在生态极脆弱的青藏高原上养绒山羊,这是用长远生态利益来换取眼前的经济效益,是得不偿失的,已到了该刹车叫停的时候了。为了防止青藏草原进一步退化沙化,在青藏高原应坚决果断地放弃饲养山羊。
  山羊不是坏东西,山羊绒更是国宝。我国是世界羊绒大国,山羊绒数量质量均居世界首位,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农产品。中国不能放弃山羊,不能没有山羊,只是不该把它错放在草原牧区。半农半牧区是绒山羊的优势产区,政府应将这一区域明确规划布局为绒山羊主产区。
  半农半牧区饲草饲料资源丰富,还有季节性放牧条件。可以采取舍饲与放牧结合的方式饲养绒山羊,既适合绒山羊的生态习性,也拓展了绒山羊的发展空间。在草原牧区饲养绒山羊具备放牧条件,但缺草少料舍饲困难,只能全程放牧,而全程放牧生态成本高;农区有舍饲条件,却缺少放牧草场,只能全程舍饲,而全程舍饲,饲养成本高,又违背山羊生态习性,因此纯牧区与纯农区都不适合发展绒山羊。
  三、用欧拉羊改良提升藏系羊的肉用性能
  青藏高原的藏系羊要提高生产性能,也要进行杂交改良,顺应肉主毛从的大趋势,根据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需要放弃毛突出肉,让藏羔羊肉唱主角坐正席。
  从市场需求角度看,毛的需求越来越小,而肉的需求却越来越大,肉的市场空间比毛的市场空间广阔。从产品附加价值的角度看,青藏高原纯天然无污染的环境,能够生产有机食品藏羔羊肉,特色显著档次高。肉比毛价值提升潜力大,保毛已没有价值,不如突出重点,以肉用方向为主导,进行杂交改良,让藏系羊走一条专门化肉用羊的路子。
  我国的天然草原,内蒙古草原也好,青藏高原也好,都是季节性草原。牧草在暖季里迅速地长高,又迅速地枯黄。期间仅有短短的四个月。肉羊必须在短短的四个月内,抓住盛草期这个难得又短暂的机遇,在暖季里迅速长大上膘。只有生长弹跳力好,爆发力强的优秀肉羊品种,才能适应这样的环境条件。内蒙古的大尾羊能够做到这一点,新疆的阿勒泰大尾羊,也能够较好地做到这一点。因为,它们都是粗毛羊,都是专门化的肉用羊,它们都放弃了毛用,突出了肉用功能,所以实现了羔羊当年育成出栏。
  欧拉羊是藏系羊中的一个类型,是能适应青藏高原特殊环境条件的肉羊品种,集中分布在甘肃省的玛曲地区和青海省的河南县,种羊资源丰富,是现成的基因库。
  欧拉羊体格大,生长发育快,肉用性能优势突出。成年公羊体重75.85kg,成年母羊58.51kg。在内蒙古羔羊当年出栏的主导品种乌珠穆沁大尾羊,成年公羊体重为74.43 kg,成年母羊58.40kg,可见二者相差无几。用欧拉羊做父本进行杂交改良,在青藏高原也能普遍实现藏羔羊当年育成出栏。
  1、以普通藏系羊为种群基础做母本,到玛曲、河南县等地引入欧拉羊做父本,采取本交自然交配方式进行改良。生产母羊要提早配种,争取接冬羔,实现羔羊在年内育成出栏。
  2、 建造越冬棚圈,为基础母羊越冬提供场所,为接冬羔创造条件,保证藏羔羊在当年能够育成出栏。
  3、补饲精料,即在母羊怀孕的妊娠期补饲精料,在羊哺乳期大羊小羊一起补料,甚至对羔羊进行全程补饲,使其在秋季达到出栏标准。
  藏羔羊当年育成出栏,可以实现双赢效果:第一,藏羔羊当年育成出栏,牧民养羊的出栏率商品率提高了,可以使牧民增收;第二,藏羔羊当年育成出栏,商品肉羊在秋季出栏了,越冬的只有种羊和母羊,冬春季减少了对饲草料、棚圈的需求。商品肉羊把消耗掉膘的冬季躲过去,节约了饲草资源。节约了牧草,就等于节约了青藏高原上珍贵的生态资源,草原生态是青藏高原的稀缺资源,保护节约草原生态,对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1-4-7 16: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有奖答疑,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7 16:4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时没有养藏羔羊的念头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有奖答疑,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6-5 12:55,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