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29|回复: 2

求教副猪和副伤寒的区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6 11: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病时间、病程、病变部位,最后进行性消瘦的差别!谢谢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1-4-6 11:5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病多发于1~4月龄的仔猪;呈地方流行或散发,流行缓慢;寒冷、气候多变及阴雨连绵季节多发;有降低仔猪抵抗力的致病诱因存在时多发。亚急性和慢性病例典型症状是持续下痢,呈慢性经过。大肠有典型的溃疡或弥漫性坏死,肠壁变厚,粘膜上覆盖着一层灰黄色弥漫性坏死性和腐乳状物质,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如索状。亚急性和慢性病例根据以上情况可做出初步诊断。急性病例要进行实验室细菌分离诊断。鉴别诊断:(1)发生于断奶猪的沙门氏菌病要与猪痢疾和猪增生性肠病(PPE)以及病毒性腹泻、细菌(大肠杆菌病)及寄生虫(便虫和球虫)等腹泻病区别。沙门氏菌病一般不与其他病共发。典型的急性猪痢疾区别于猪沙门氏菌病,表现为病猪兴奋、排有粘膜性血样粪便,而猪沙门氏菌病病猪萎靡不振、排弥漫性黄色稀粪。猪增生性肠病为急性肠出血,或急性到慢性腹泻,带有粘膜性增生或坏死。三种疾病病变部位不同是主要的区别,沙门氏菌病病灶常在结肠,偶尔在小肠,可为局部病灶,并总伴有标志性的肠系膜淋巴结肿胀。猪痢疾的病变是弥散性的浅在病灶,仅发生在大肠,淋巴结一般不肿大或轻微肿大。猪增生性肠病时,其病变部位主要在回肠,坏死膜下的粘膜具特征性的增生。(2)急性沙门氏菌病要与猪瘟和猪丹毒区别。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有奖答疑,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6 12:5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病日龄  临床症状,剖检变化都不一样的,副猪多以炎性渗出为主,发病日龄可在哺乳期间,临床多见与多发性的心包炎,腹膜炎,脑膜炎,关节炎为主,多在感染蓝耳病后致病力更强。沙门氏杆菌多引起猪的败血症为主,发病日龄多在一个月以后,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有奖答疑,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14 03:19,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