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33|回复: 2

失血性贫血和溶血性贫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5 14:27: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贫血是指循环血液总量减少或单位容积外周血液中血红蛋白量、红细胞数低于正常值,并且有红细胞形态改变和运氧障碍的病理现象。


一、失血性贫血
1、原因:常见于给类外伤或肝脾破裂急性出血。此外,寄生虫病和出血性胃肠炎、消化道溃疡、体腔内肿瘤等克造成长期轻微失血和持续性慢性贫血。
2、病理特征:
1)急性失血性贫血:短时内血流量减少,但单位容积的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正常,经过一定的时间,血液总量暂时恢复,单位容积的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值,在经过一定时间,外周血液中可见多量的网织红细胞,多染性红细胞和有染核红细胞。
2)慢性失血性贫血:初期由于血量少,骨髓造血功能可以实现代偿,贫血症状不明显。但是长期反复失血,因铁丧失过多,导致缺铁性贫血。血象特点为小红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细胞大小不均匀,并成异形性。严重时,骨髓造血功能衰竭,肝脾内可出现髓外造血灶。
二、溶血性贫血
1、原因:
生物性因素,包括a病原微生物感染,如钩端螺旋体病、溶血性梭菌病、溶血性链球菌病等;b寄生虫感染 主要有锥虫、焦虫、边虫等
   化学因素,很多化学物质都能使动物发生溶血性贫血。其中最常见的是铜、铅、皂苷和某些药物,如硝基呋喃妥因、九一四、非那西汀等药物超量使用时能够造成贫血。
   物理因素,包括高温、低渗溶液均能引起红细胞大量破坏
   有毒植物,多种有毒植物能够使动物发生溶血性贫血。如蓖麻籽、金雀枝、旋花之物等,但以其适口性差,动物极少中毒。
   代谢性疾病 产后血红蛋白尿是常见于高产乳牛的一种疾病,发生在产后2-3周,特征为发生贫血和血红蛋白尿,可能与磷的不足有关。
   免疫反应 见于异型输血、新生畜免疫溶血性疾病、自身免疫溶血性疾病如全身性红斑狼疮等。
2、病理特征 :血液总量一般不减少,由于红细胞大量破坏,使单位容积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由于缺氧和红细胞分解产物的作用,使骨髓造血功能增强,血象特点是外周血中网织红细胞明显增多,还可见到有核红细胞和多染色性红细胞。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1-4-5 16:31:1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楼主提供,辛苦

点评

呵呵 不客气  发表于 2011-4-6 08:22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有奖答疑,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5 17:2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

点评

互相帮助嘛 呵呵  发表于 2011-4-6 08:22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有奖答疑,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13 18:43,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