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母猪饲养管理的中心任务是保证胚胎和胎儿能在母体内得到充分的生长发育,防止化胎、流产和死胎的发生,使母猪每窝生产出数量多、初生体重大、体质健壮和均匀整齐的仔猪。同时使母猪有适度的膘情和良好的泌乳性能。
体况要求:经产母猪七八成膘,初产母猪八成膘。
1.早期妊娠诊断
为了缩短母猪的繁殖周期,增加年产仔窝数, 需要对配种后的母猪进行早期妊娠诊断。主要方法:
(1)外部观察法一般来说,母猪配种后,经一个发情周期未表现发情,基本上认为母猪已妊娠,其外部表现为:“疲倦贪睡不想动,性情温驯动作稳,食欲增加上膘快,皮毛发亮紧贴身,尾巴下垂很自然,阴户缩成一条线”。但配种后不再发情的母猪并不绝对肯定已妊娠,同时要注意个别母猪的“假发情”现象, 即表现为发情征状不明显, 持续时间短, 不愿接近公猪,不接受爬跨。该方法不用任何仪器或药物且简单易行,在
养猪生产中广泛应用。(2)超声波测定法
利用超声波感应效果测定动物胎儿心跳数,从而进行早期妊娠诊断。配种后20~29d的诊断准确率为80%,40d以后的准确率为100%。测定时,将探触器贴在猪腹部(右侧倒数第二个乳头)体表发射超声波,根据胎儿心跳动感应信号或脐带多普勒信号音来判断母猪是否妊娠。(3)尿中雌激素测定法孕酮与硫酸接触会出现豆绿色荧光化合物,此种反应随妊娠期延长而增强。其操作方法是将母猪尿15ml放入大试管中,加浓硫酸5ml,加温至100℃,保持10min,冷却至室温,加入18ml苯,加塞后振荡,分离出有激素的层,加10ml浓硫酸,再加塞振荡,并加热至80 ℃ ,25min,借日光或紫外线灯观察,若在硫酸层出现荧光,则是阳性反应。母猪配种后26—30d,每100ml尿液中含有孕胴5μg时,即为阳性反应。 这种方法准确率可达95%,对母猪无任何危害。(4)诱导发情检查法在发情结束后第16~18天注射1㎎己烯雌酚,未孕母猪在2~3天内表现发情;孕猪无反应。(5)阴道活组织检查法据阴道前端黏膜上皮、细胞层数和上皮厚度成为妊娠诊断的依据。超过三层者为未孕,2~3层者定为妊娠。注意,使用该方法一定要慎重,如果使用不当会造成流产或繁殖障碍(6)其它方法:X光透视法、血清沉降速度检查法等2.预产期的推算 母猪配种时要详细记录配种日期和与配公猪的品种及耳号。一旦认定母猪妊娠就要推算出预产期,便于饲养管理,做好接产准备。母猪的妊娠期为110~120天,平均为114天。推算母猪预产期均按114天进行,常用以下两种方法推算。
⑴三、三、三法 为了便于记忆可把母猪的妊娠期记为三个月三个星期零三天。⑵配种月加3,配种日加20法 即在母猪配种月份上加3,在配种日子上加20,所得日期就是母猪的预产期。例如:2月1日配种,5月21日分娩;3月20日配种,7月10日分娩。3.胚胎和胎儿的生长发育与死亡(1)
胚胎与胎儿的生长发育胚胎2/3的体重是在怀孕后期的1/3时间内生长的。即妊娠的最后一个月是胎儿生长发育的高峰期,故应增加
饲料喂量。但注意产前一周减料。在生产实践中,以80天(11~12周)为界分妊娠前期和妊娠后期(2)胚胎与胎儿死亡的规律第一个高峰时期:第9~13d内的附植初期,胚胎处于游离状态,易受外界的机械刺或饲料品质(如冰冻或霉烂的饲料等)的影响而引起流产;连续高温母猪遭受热应激,也会导致胚胎死亡;大肠杆菌和白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子宫感染,也会导致胚胎死亡;妊振母猪的饲粮中能量过高,也会引起胚胎死亡。死亡率约占胚胎总数的20%一25%第二死亡高峰时期:妊娠后约第3周(第21天)。此期正处于胚胎器官形成阶段,胚胎争夺胎盘分泌的营养物质,在竞争中强者存弱者亡。此期胚胎的死亡约占10%~15%。第三死亡高峰时期:妊娠至第60-70d,胎盘停止生长,而胎儿迅速生长,可能由于营养不足难以支持胎儿发育而致死。此期胚胎的死亡约占10%~15%(3).胚胎与胎儿死亡的原因a.遗传因素①染色体畸变②排卵数与子宫内环境③近亲繁殖b.营养因素①微量营养成分不足维生素A、D、E、C、B2、叶酸和矿物质中的钙、磷、铁、锌、铜、锰、碘、硒都是妊娠母猪不可缺少的微量营养成分。②妊娠早期能量水平过高③缺乏蛋白质c.管理和环境因素①高温:当外界温度长时间超过32℃时,妊娠母猪通过血液调节已维持不了自身的热平衡而产生热应激,胚胎的死亡率明显增加。从机理上看,可能是由于在高温环境下,母猪体内促肾上腺皮质素和肾上腺皮质素的分泌急剧增加,从而控制了脑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和释放,造成母猪卵巢功能紊乱或减退。同时,高温还能使母猪的子宫内环境发生许多不良改变,使早期妊娠母猪的胚泡附植受阻,胚胎成活率明显降低,产仔数减少,死胎、畸形胎增多。公猪对高温更为敏感,可使睾丸组织中的精母细胞活力降低,精子数量明显减少,死精和畸形精子增加,活力下降,此时配种,母猪受胎率和胚胎成活率显著降低。②分娩时仔猪缺氧窒息d.疾病因素:主要有猪瘟、细小病毒、日本乙型脑炎、伪狂犬病、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肠病毒病、布氏杆菌病、螺旋体病等。e.内分泌不足:孕酮参与控制子宫内环境,如果血浆孕酮水平下降较高,子宫内环境的变化就会与胚胎的发育阶段不相适应。在这种情况下,子宫内环境对胚胎会产生损伤作用。妊娠前期饲养水平过高,会引起血浆中的孕酮水平下降。f.其他因素母猪年龄、公猪精液质量、交配及时与否、近亲繁殖、母猪长期不运动、饲料中毒或农药中毒等因素,都会影响卵子受精和胚胎存亡。(4)防止措施两个关键时期:第一是在妊娠后的20天,附植并逐步形成胚胎时期第二是在妊娠期的90天以后,胎儿生长发育和增重特别迅速,母猪后期增重也快,所需营养物质显著增加,但子宫发育受阻,且消化器官受到挤压,消化机能受到影响①.尽量避免近亲繁殖,老年公母猪交配,及时做到适时配种,双重、重复配种;②.搞好环境卫生与消毒,预防接种疫苗,防止传染病发生;③.创造适宜环境条件:保持安静,谢绝参观,温度16~22℃,相对湿度70%~80%;④.防止机械刺激,防止饲喂霉变有毒的饲料以免造成死胎流产⑤.供给营养全价的饲料,前期注重质量,后期要求要有数量4.
妊娠期母猪的变化(1).妊娠母猪新陈代谢旺盛(妊娠合成代谢)妊娠前期,母猪的代谢增强,对饲料的利用率提高,蛋白质合成增强。在喂等量饲料的条件下,妊娠母猪比空怀母猪增重较多。妊娠中、后期,胎儿发育迅速,妊娠母猪合成代谢的效率降低(仅为7%~13%),胎儿对能量的要求日益超过母猪。由母猪组成分解以及胎儿组成的所耗费的能量,构成了妊娠后期排热增多,增加量超过了体重增长的应增量,即为“妊娠增热”。后备母猪妊娠期的增重是由三个部分组成:子宫及其内容物(胎衣、胎水和胎儿)的增长;母猪正常生长发育的增重;母猪本身营养物质的贮存。(2).怀孕母猪贮积营养物质的多少,完成取决于饲养水平的高低。整个妊娠期内,经产母猪增重保持30~35kg为宜,初产母猪增重保持35-45kg为宜.5.
妊娠母猪的饲养
妊娠母猪饲养成功的关键,是在妊娠期要给予一个精确的配合日粮,以保证胎儿良好的生长发育,最大限度的减少胚胎死亡率,并使母猪产后有良好的体况和泌乳性能。在没有严重的寄生虫感染、单独饲喂的适当环境条件下,妊娠母猪每天饲喂1.8~2.7kg饲料是适宜的。
⑴妊娠母猪限制饲养的好处
对妊娠母猪实行限制饲养可以增加胚胎的存活率、减轻母猪的分娩困难、减少母猪压死初生仔猪、减少母猪哺乳期间的体况消耗、降低饲养成本、减少乳房炎的发生率和增加使用年限。
研究表明,母猪妊娠期的饲料消耗量与哺乳期饲料消耗量呈反比关系,这意味着当妊娠期饲料摄入量增加,哺乳期饲料摄入量就减少。这个发现很重要。因为哺乳期的采食量与奶产量高低有直接关系,即母猪进食多,奶量就大,从而提高仔猪的生长速度。
⑵控制母猪采食量的方法 单独饲喂法、日粮稀释法、隔日饲喂法和电子母猪饲喂系统4种。
①单独饲喂法:利用妊娠母猪栏,单独饲喂,最大限度地控制母猪饲料摄入。这种方法节省饲养成本,可以避免母猪之间相互抢食与咬斗,减少仔猪出生前的死亡率。
②隔天饲喂法: 在一周的三天中,如星期一、三、五,自由采食8小时,在一周剩余的四天中,母猪只许饮水,但不给饲料。研究结果表明,母猪很容易适应这种方法,母猪的繁殖性能并没有受到影响。该方法不适宜于集约化养猪。
③日粮稀释法:即添加高纤维饲料(如苜蓿干草、苜蓿草粉、米糠等)配成大体积日粮,可使母猪经常自由采食。这种方法能减少劳动力,但母猪的维持费用相对较高,同时也很难避免母猪偏肥。
④电子母猪饲喂系统:使用电子饲喂站,自动供给每个母猪预定的料量。计算机控制饲喂站,通过母猪的磁性耳标或颈圈上的传感器来识别个体。当母猪要采食时, 就来到饲喂站, 计算机就分给它日料量的一小部分。该系统适合任何一种料型, 如颗粒料或湿粉料,干粉料、稠拌料或稀料。⑶妊娠后期的饲养 通常在妊娠期的最后1~2周,增加料量1~1.5千克,有利于提高仔猪的初生重。
⑷饲养方式“依膘给料”根据母猪的体况和生理特点分以下几种:①.“抓两头顾中间”:适于断奶后膘情差,体况瘦小的经产母猪,这类猪在猪群中占多数。前头指配种前10天至妊娠后20天,加喂精料;中期指体况恢复后,以青粗料为主并按饲养标准喂养;后头指妊娠80天以后,加喂精料。②.“前粗后精”:适用于配种前体况较好的经产母猪。因为妊娠初期胎儿很小,加之母猪膘情好,这时按配种前的营养需要在日粮中可以多喂给青粗饲料,基本上就能满足胎儿生长发育需要,到后期再加喂精料。③.“步步登高”:适用于初产母猪 。主要此时初产母猪还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所需营养大。因此在整个妊娠期的营养水平,是根据胎儿重量的增长而逐步提高,到分娩前一个月达到最高峰。不论是哪一类型的母猪,妊娠后期(90d至产前3d)都需要短期优饲。一种办法是每天每头增喂lkg以上的混合精料。另一种办法是在原饲粮中添加动物性脂肪或植物油脂(占日粮的5%~6%)。6.妊娠母猪的管理(1)小群饲养和单栏饲养小群饲养就是将配种期相近、体重大小和性情强弱相近的3~5头母猪在一圈饲养。到妊娠后期每圈饲养2~3头。小群饲养的优点是妊娠母猪可以自由运动,食欲旺盛,缺点是如果分群不当,胆小的母猪吃食少,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单栏饲养也称定位饲养,优点是采食量均匀,缺点是不能自由运动,肢蹄病较多。?
(2)保证质量,合理饲喂
保证饲料新鲜、营养平衡,不喂发霉变质和有毒的饲料,供给清洁饮水。饲料种类也不宜经常变换。 配种后一个月内母猪应适当减料(仅供正常量的80%),防止采食过量,体内产热引起胚胎死亡。怀孕后期(85天起)应加料30~50%,促进胎儿生长。
(3)耐心的管理
对妊娠母猪态度要温和,不要打骂惊吓,经常触摸腹部,可便于将来接产管理。每天都要观察母猪吃食、饮水、粪尿和精神状态,做到防病治病,定期驱虫
(4)注意观察
注意巡查母猪是否返情(尤其是配种后18~24天和40~44天),若有应及时再配,防止空养;对屡配不孕药物处理无效者及时淘汰。
(5)良好的环境条件
保持猪舍的清洁卫生和栏舍的干燥,注意防寒防暑,有良好的通风换气设备。保持猪舍安静,除喂料及清理卫生外,不应过多骚扰母猪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