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74|回复: 3

预防雏鸡早期死亡的主要方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2 11:35: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国大部分地区一般都在春季育雏,但由于春季气候变化大,而雏鸡初毛稀薄,体温调节机能发育不完善,再加上饲养管理不得法,常常造成雏鸡大批死亡。为了有效预防雏鸡早期死亡,务必做到以下“七要”:

  一、温度要合适。雏鸡对温度比较敏感,出壳后1~3周内保持35~32℃,随日龄增加,以后每周降低2~3℃。

  二、饮水要及时。特别是经过长途运输的雏鸡,一定要及时饮水,否则会造成脱水。采取自由饮水法,第1次饮水给予5%的糖水。

  三、湿度要适当。出壳后10日龄内保持较高的湿度利于雏鸡羽毛生长及防止脱水,10日龄后湿度要较低一些,以免诱发球虫病,一般10日龄内65%,10日后55%。

  四、密度要适宜。育雏密度过大,鸡舍内会产生较多有害气体,并会产生啄癖现象,育雏密度过小,育雏面积和设备利用不充分,造成浪费,一般平养时密度为每平方米20只,笼养时每平方米40~50只。

  五、用药要细心。用药量过大或药物在饲料中拌和不匀会产生药物中毒,所以预防和治疗雏鸡疾病时,一定要按剂量饲喂,片剂类药要碾成细粉均匀掺和在饲料和饮水中饲喂。

  六、光照要合理。光照可促进雏鸡的采食、饮水和活动,出壳后3日内应给予24小时的全天照明,以后每昼夜光照8小时。

  七、看护要精心。对雏鸡要特别注意精心看护,以防被饿死、渴死、淹死、踏死、狗猫鼠咬死及中毒而死,还要注意观察雏鸡的精神状态及粪便情况,如有异常应立即采取积极的解决措施。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1-4-2 11:39:1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提供,学习了,谢谢。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有奖答疑,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 11:4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加一条一定不能让雏鸡长病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有奖答疑,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 14: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了,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14 15:33,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