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一年来口蹄疫流行猖獗,虽然猪场做了口蹄疫疫苗的免疫,但依然不能幸免,其主要原因是因为疫苗毒株的血清型和流行毒株的血清型不一致,使疫苗免疫无效。
对于做疫苗20天以后仍然被感染的猪场,如果疫苗质量没有问题,可以认为 是感染了不同型的口蹄疫病毒,即便做紧急免疫也是徒劳的。如果没有与流行毒株血清型相应的疫苗进行免疫,它的传播是不可阻挡的。在发生口蹄疫后,被感染的猪场应该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最大程度的降低损失?怎样有效的杜绝目前流行毒株的持续感染?在这里,本人依个人的一些经验,谈谈应对口蹄疫的方法,也希望各位同仁各抒己见,相互学习,以取长补短。
通过对猪口蹄疫感染过程的观察,发生口蹄疫时育肥猪的感染较为严重,且传播迅速,在育肥舍大约5天左右感染70%,育肥猪感染时,育肥后期的猪感染后症状较为严重,而且死亡较大(18%).30-50KG体重的育肥猪感染较慢,且很少有死亡。保育仔猪在育肥猪感染后的第10天仅有不到2%的感染,而且症状轻微,很快恢复采食。妊娠和空怀母猪感染缓慢,仅发生零星感染。但哺乳母猪感染呈持续性感染特征,在产仔前不感染,产仔后开始感染,导致仔猪死亡,死亡仔猪(包括育肥猪)多死于心肌炎和胸膜肺炎,死亡率100%,母猪在感染后基本不出现死亡。育肥猪在感染后大约15天基本恢复。母猪群感染不集中且持续期较长。
发现在发生第一列口蹄疫后猪的隔离 消毒 圈舍的封闭及人员的隔离消毒和全场的密集消毒都无济于事,它的传播呈跳跃式传播,可隔舍传播,三栋猪舍在严格控制的情况下(而且中间有猪舍相隔),仍然被感染,这时我们放弃了所有消毒和隔离措施,让它自由感染。发生感染时全群投喂氟苯尼考+多西环素+黄芪多糖,以防继发细菌性感染,在感染严重的猪舍由干料饲喂变为湿料饲喂另加电解多维和葡萄糖。对于不能行动的猪把饲料放在其嘴边饲喂,避免因饥饿导致的抵抗力的下降。应激造成的死亡很大,为避免应激造成的死亡,所有发病猪严禁注射治疗,猪舍不冲栏 不清圈,尽量不去刺激它们。
鉴于母猪感染缓慢,产仔后感染普遍导致哺乳仔猪大量死亡这个现象,为了能使怀孕早期中期和空怀母猪尽早产生抗体,在产子时不发生感染,并使初生仔猪获得被动免疫。取感染猪水泡液,水泡皮,结痂等绞碎制成悬液过滤,人工接种强毒,使其感染。接种后母猪以湿料饲喂并加大抗生素剂量,预防继发细菌感染。母猪集中感染,对以后的产仔是有利的,虽然会造成部分流产,也会影响空怀母猪配种,但从长远看,是有利的(个人的观点和做法,用钞票来考证!).
对于产仔后感染的母猪,不论仔猪日龄的大小,立刻断奶,14日龄以内者以安佑人工乳加抗生素和黄芪多糖人工喂养,14日龄以上者,以代乳料加适量人工乳 抗生素 黄芪多糖饲喂。
对于即将产子或产仔后还未被感染的母猪,用康复后的育肥猪屠宰放血析出的血清注射被动免疫,哺乳仔猪注射被动免疫,可得到有效的保护。 但这样做不是长久之计,只能得到暂时的保护,小猪和母猪以后还是会被感染。
根本解决的办法是:取发病早期水泡液 水泡皮 结痂,1:10生理盐水磨浆,反复冻融,沁毒4小时过滤,滤液以0.05-0.1%甲醛25C,72小时灭活,以焦亚硫酸钠阻断。加入4%铝胶盐水和每毫升1000单位的青 链霉素,制成的灭活疫苗未感染母猪2毫升,仔猪1毫升。(如果有适当的设备,做细胞培养,接种增殖病毒后,做成的灭活苗最好,保存毒株备用,可做长年防疫用,但这是犯法的)
以上是在口蹄疫疫苗无法防疫而发生时我采取的办法,至于我的强毒接种的做法和灭活苗效果,还待观察,但我非常不愿这么做,可没有疫苗怎么办呢?诚心希望业内同仁给予指正,肯定会有更好的方法,对付目前的口蹄疫。希望大家各抒己见,如获彼长,感激不尽!在此,先谢过了。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