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726|回复: 18

引起仔猪腹泻的因素及其预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28 13:4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引起腹泻的日粮因素

  1、由营养和饲料引起的仔猪腹泻的通常表现

  具有群发性,凡饲喂此批饲料都表现不同程度和先后出现腹泻;采食不受影响,即采食量一般不下降,个体越大,采食量越多的猪只,腹泻时间越早,程度越严重;停食后,腹泻减缓或停止,粪便成水样,其中含有很多不消化的颗粒;积极主动寻找饮水,腹泻次数多,频率高,腹泻开始时,个体消瘦很快等。

  2、由营养和饲料引起的仔猪腹泻原因

  (1)日粮中粗蛋白质含量过高,若粗蛋白质超过20%以上会不同程度地表现一些腹泻,蛋白质可消化性差,较多的饲粮蛋白质进入大肠发生腐败分解,产生多量的腐胺等毒性胺类物质、继而对肠壁组织造成损伤,使肠道蠕动加快和分泌增加,造成腹泻。

  (2)豆粕等植物蛋白原料用量过高,动物性蛋白原料用量低或不使用,主要是豆粕等植物蛋白中含有大豆蛋白、β-大豆聚球蛋白等具很强的过敏抗原性物质,这种物质可以引起消化道损伤,使消化道上皮通透性发生改变,同时损伤的肠道粘膜上有益微生物繁殖受到抑制,病原菌则可以寄生;豆粕熟化质量不佳,其中含有的抗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可以抑制消化道中蛋白酶活性,从而引起营养性腹泻。原料变质如霉烂、长虫、被污染等也可致其过敏而腹泻。

  (3)营养物质中毒,主要是化学物质引起胃肠炎,从而引起腹泻。如饲料混合不均匀;矿物元素的粉碎粒度太粗;预混料加量过多均可引起中毒,造成消化道损伤;维生素及微量元素不平衡或缺乏,氨基酸、电解质不平衡,引起渗透压改变,酸碱平衡、水盐代谢失调,导致肠道菌群平衡失调,均可导致严重腹泻。

  二、动物本身因素

  1、猪品种

  在通常的养殖条件下,中国地方猪耐粗性强,腹泻率低,而杂交和外国纯种瘦肉型品种抗逆性差,易导致腹泻。

  2、猪的生理阶段和消化生理

  在初生后三天开始补料和断奶时易导致腹泻。初生时,猪从恒温到变温环境;初生后,从无菌状态到有菌状态;从被动由母体血液获得营养过渡到从母乳获得营养再过渡到断奶由饲料供给营养,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其消化生理还不能完全适应外界环境变化,主要表现在:

  (1)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仔猪消化器官的体积和重量比较小,小肠绒毛高度低,腺窝深,消化道上皮细胞不成熟,由摄取液体食物突然变为固体食物,当日粮中含大量的禾本科谷物时,在干物质的磨损作用下,肠绒毛很快变短,抗机械损伤(消化、物理磨擦)和化学损伤(饲料中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矿物质等刺激),消化道易受损伤和发生过敏反应。

  (2)消化酶分泌不足。在3周以前除乳糖酶活力较高外,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淀粉酶、麦芽糖酶、蔗糖酶活力低。乳糖酶活力随日龄增加急剧下降,其它酶活力随日龄增加而增加,但断奶时,由于日粮变化和应激反应,消化酶活力增长趋势有倒退现象,因此对蛋白质、淀粉消化力弱。28日龄时对植物蛋白质消化力为28%,56日龄为35-53%,因此,仔猪易发生腹泻。

  (3)酸分泌不足。成年猪正常PH值达2-3.5,是胃蛋白酶发挥效应的最佳范围。但仔猪胃腺不发达,胃与神经系统之间的联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胃腺功能差,胃液分泌少而不稳定;并因胃不能制造盐酸,胃内缺乏游离盐酸,PH值过高,不利于蛋白质的消化,仔猪到8周龄才有较为完整的分泌功能。因此,在仔猪刚断奶后,由于胃酸分泌不足加上日粮会中和胃酸,而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吸收,造成蛋白质在肠内腐败,给病原菌在其中安居提供较为适宜的环境,促进病原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在肠道中大量繁殖,与乳酸菌、枯草芽胞杆菌等有益菌平衡失调,导致炎症、拉稀和其它疾病。

  三、疾病因素

  仔猪免疫系统虽不断发育,但到4周龄以后甚至更久才拥有较完善的主动免疫功能。其肠道粘膜的25%由淋巴样组织构成,不仅是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重要场所,也是仔猪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早期肠道发育不好,抵抗病原微生物的入侵能力较弱。可引起猪腹泻的疾病有: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C型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引起猪红痢、密螺旋体引起猪痢疾、水肿病,轮状病毒性肠炎等病原菌在仔猪阶段特别容易入侵,猪等孢子球虫引起绒毛萎缩,不同程度的纤维素性坏死肠炎、传染性胃肠炎、冠状病毒科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可感染任何日龄的猪,这些病原菌均可致猪严重腹泻。

  四、饲养管理不当引起的腹泻

  1、吃初乳不够。初生仔猪吮乳能力差,若在6小时内没吃到足够的初乳,则未获得免疫球蛋白,如仔猪寄养,还产生寄养应激,其抗病力下降。

  2、补饲不及时。对仔猪补饲方案不合理或补饲不及时,其消化道适应性差而造成断奶后不能适应日粮的变化,出现断奶后腹泻。

  3、圈舍消毒不严,清洁卫生差。特别在前批仔猪发生过腹泻的产房没严格消毒,易传染。清洁卫生差,病原微生物易大量繁殖,造成病原性腹泻。有些用户购买的仔猪是几个种猪场或者多家散养户的猪只放养在一起,更易传染疾病和产生应激。

  4、舍温低或舍温变化大、湿度大。仔猪理想温度在26-30℃, 舍温变化大,如舍温变化超过4℃,易引起应激反应,在寒潮和突然气温变化等情况经常会出现阵发性的腹泻,湿度大可以加重温度的影响。

  五、预防及其治疗措施

  1、加强管理,减少应激。断奶前后饲喂饲料尽量一致;断奶前后饲料投喂量不要太多或突然增加,应循序渐进;不要突然将不同群的仔猪混在一起;与断奶舍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接近,在保育舍水泥地或漏缝地板上加木垫板,避免猪只肚皮直接接触水泥地而受凉;饲养密度不能过大;提早补饲、补铁、补水等,加强日常管理和消毒。

  2、加强预防免疫。针对乳仔猪的生理特点,做好疾病的预防免疫,保证肠道粘膜功能正常。

  3、选用优质饲料,避免高粗蛋白质。用户不要以粗蛋白质高低来评价乳仔猪料好坏, 好的乳仔猪料都是选用优质原料,提高饲料可消化性和可利用率。乳糖、乳清粉、喷雾干燥血浆蛋白粉、奶糖产品、优质鱼粉等原料对预防仔猪下痢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饲料中适当增加纤维和乳糖,可以抑止病原菌的生长,同时可以促进乳酸菌的增殖。同时,由于消化功能不足,饲料中加入酶制剂、酸化剂、益生素等非营养性添加剂及特定的抗生素对预防仔猪下痢、促进其生长具有明显的效果。

  4、发病后及时治疗。根据猪发病的症状,分析判断出是由饲料还是疾病造成。由饲料造成,停止使用饲料,饥饿12小时后饮葡萄糖盐水,换用好的乳仔猪饲料,少量多餐。由疾病造成,请兽医诊断,对症下药,及时隔离治疗。

  5、给猪口服补液,调整机体的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以防脱水和酸中毒等。腹泻的仔猪容易脱水,少吃饲料,口服补液是一种有效方法,在饮水中除加入食盐、葡萄糖外,还可加入益生素(不要与药物一起使用)、乳糖、乳清粉、电解多维等物质,能起到提高猪的免疫力和降低应激,有助于病猪尽快康复。

  综上所述,引起仔猪腹泻是多方面的因素。腹泻在冬季出现的机率更大,更多是饲养管理不当,机体免疫力降低,多种病原菌引起腹泻。但只要我们加强管理,选用优质饲料和良好的免疫预防等措施,仔猪腹泻会得到良好预防和控制。

来自:畜牧人文库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1-3-28 13:5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坐个沙发,慢慢学习!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9 19:4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啊哈哈  全面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有奖答疑,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1 21:5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结得很全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2 10:49:03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很不错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1 16:4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1 17:57:37 | 显示全部楼层
载锌蒙脱石效果比较不错,既无耐药性有无残留,杀菌、抑菌效果明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8 19:05: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不错,受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9 00: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够全面,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9 16:57: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很全面,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8 01:27,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