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725|回复: 20

高温条件下家禽的营养需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27 17:5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高温条件下家禽的营养需要
万建美 译
译自Poultry Production in Hot Climates (2nd Edition), N. J. Daghir

温度应激条件下的营养需要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许多年来,已经有许多综述对这一领域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比如Moreng1980)回顾了温度对家禽维生素需要量的影响。NRC1981年出版了《环境对畜禽营养需要的影响》(Effect of Environment on Nutrient Requirements of Domestic Animals)一书,书中主要阐述了温度变化、生产性能、代谢能需要量和饮水量对采食量的影响。Austic1985)在《家畜应激生理第三卷:家禽》(Stress Physiology in Livestock, Vol. 3, Poultry)一章中对应激条件下家禽能量、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元素、必需脂肪酸和水的需要进行了简明扼要而广泛的总结。Lesson19862003)对热应激条件下的各种营养因素进行了考察,并给出了一些能改善热应激条件下肉鸡和蛋鸡生产性能的特殊日粮配制技术。而Shane1988)论述了热应激与营养的关系,并着重强调了热应激对免疫系统的影响。近几年的研究许多研究表明,营养干预可以减轻高温对动物生产性能造成的不利影响(GousMorris2005BalnaveBrake2005Lin等,2006)。Balnave2004)指出,准确界定热应激条件下家禽的营养需要是一个挑战,因为影响热应激条件下家禽营养需要的因素远多于温度适中时。
温度对家禽的影响全文有10多页,请下载附件阅读 高温条件下家禽的营养需要.doc (331 KB, 下载次数: 270)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1-3-27 18: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载后  怎么打不开呀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27 18:3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鱼不喝水 发表于 2011-3-27 18:21
下载后  怎么打不开呀

用Word能正常打开的,我刚试了


补充内容:
有20多位朋友下载过这个文档,怎么就只有一位朋友顶呢?难道是资料不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3 10:2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叶知秋 的帖子

很想看看的,不过下了几次,要不就是下不来,要不就是下了打不开,奇怪。

点评

留下邮箱,我发给你吧  发表于 2011-5-23 15: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4 06: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就可下载,可以打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2 13:3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非常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5 08:59:21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料太好了,O(∩_∩)O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8 08:28:1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万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2 23: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在看 希望能有我需要的


印尼就是高温区域   肉鸡为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5 08:25:12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温条件下家禽的营养需要
万建美 译
译自Poultry Production in Hot Climates (2nd Edition), N. J. Daghir

  温度应激条件下的营养需要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许多年来,已经有许多综述对这一领域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比如Moreng(1980)回顾了温度对家禽维生素需要量的影响。NRC于1981年出版了《环境对畜禽营养需要的影响》(Effect of Environment on Nutrient Requirements of Domestic Animals)一书,书中主要阐述了温度变化、生产性能、代谢能需要量和饮水量对采食量的影响。Austic(1985)在《家畜应激生理第三卷:家禽》(Stress Physiology in Livestock, Vol. 3, Poultry)一章中对应激条件下家禽能量、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元素、必需脂肪酸和水的需要进行了简明扼要而广泛的总结。Lesson(1986,2003)对热应激条件下的各种营养因素进行了考察,并给出了一些能改善热应激条件下肉鸡和蛋鸡生产性能的特殊日粮配制技术。而Shane(1988)论述了热应激与营养的关系,并着重强调了热应激对免疫系统的影响。近几年的研究许多研究表明,营养干预可以减轻高温对动物生产性能造成的不利影响(Gous和Morris,2005;Balnave和Brake,2005;Lin等,2006)。Balnave(2004)指出,准确界定热应激条件下家禽的营养需要是一个挑战,因为影响热应激条件下家禽营养需要的因素远多于温度适中时。
温度对家禽的影响
  在讨论具体的营养需要前需要说明一点,即对不同品种和不同年龄家禽的最适温度范围的界定还存在很大的争议。因为家禽对温度变化所作出的反应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为重要的几个因素是大气湿度、风速和家禽先前适应的气候环境。通常在相对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家禽都会表现出很好的生产性能。这个温度范围介于10-27℃之间,且肉鸡、蛋鸡和火鸡相差不大(Milligan和Winn,1964;de Albuquerque等,1978;Mardsen和Morris,1987)。
  温度在10-22℃时肉鸡的生长速度最快,而达到最大饲料转化率的温度约为27℃;对于蛋鸡,温度在10-30℃之间时用于产蛋的净能几乎不变,而每枚蛋的饲料成本在30℃时最低(Kampen,1984)。
  对于家禽的最适温度范围,Charles(2002)在回顾了最适温度与生产性能的相关文献后得出如下结论:生长肉鸡的最适温度范围是18-22℃,蛋鸡是19-22℃。不过正如我们所知,生长所需的最适温度并不是饲料转化率最佳的最适温度,饲料转化率最佳的最适温度也不是最佳蛋重的最适温度。例如,温度低于21℃时饲料转化率通常会降低;温度低于10℃时产蛋量和生长速度会下降。总的来说,最适温度范围主要依赖于所生产产品的市场相对价值与饲料成本的比值。当价格比率增大时,最适温度就会下降,反之亦然。
  另一个与温度极其相关的重要因素就是采食量。毫无疑问,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给肉鸡和蛋鸡的生产性能施加限制因素,即使这些因素本身并不影响采食量。采食量降低仅是引起生产性能下降的部分原因。NRC(1981)在总结了许多关于蛋鸡的研究报告后得出如下结论:温度在5-35℃范围内每变化1℃,采食量将在20-21℃时的基础上降低约1.5%。Austic(1985)总结了生长期肉鸡的研究后指出,当温度在18-22℃基础上每增加1℃,采食量降低1.7%。家禽对周期性高温的反应与恒定高温的反应并没有太大差异。采食量的降低程度与温度的变化并不是线性的,而是随着温度的升高,采食量下降的程度越大。Daghir(2008)通过总结和计算12篇研究文献的结果得出温度每上升1℃时采食量变化的百分率(见表 1)。
  许多研究者试图通过配对饲养试验将高温本身对生产性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和采食量降低对生产性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加以区分。Smith和Oliver(1972)利用饲养于21℃和38℃条件下的蛋鸡进行试验表明,38℃条件下产蛋率和蛋重的下降仅有40-50%是由采食量降低引起的,而蛋壳厚度和蛋壳强度的降低主要是由高温引起。Dale和Fuller(1979)对肉鸡的研究表明,生长速度下降的63%是由采食量降低造成的。与配对饲养试验相比,另一个有趣的试验方法是测定高温环境下强饲对蛋鸡和肉鸡不同生产性能参数的影响。高温条件下进行的肉鸡配对饲养试验和强饲试验结果表明,生长速度下降的67%是由采食量降低造成的。
表 1 温度对蛋鸡采食量的影响(数值来源于文献总结)
温度(℃)        每升高1℃采食量的减少量(%)
20       
25        1.4
30        1.6
35        2.3
40        4.8
  注:摘自Poultry Production in Hot Climates (Second Edition), Daghir, N. J., 2008.
能量需要量
  当温度高于21℃时,随着温度的升高,ME需要量降低。ME需要量的降低主要是维持的能量需要降低,而生产的能量需要并没有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与冬季和春季相比,夏季的能量摄入量显著降低(Daghir,1973)。夏季的能量摄入量比冬季要低10-15%。维持的能量需要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27℃时达到最低,随后又逐渐增加,直到环境温度达到34℃。这一现象已经在肉鸡上得到证明(Hurwitz等,1980)。图 1所示即为环境温度对肉公鸡和肉母鸡饲料转化率和维持能量需要的影响。在温度较温暖的地区使用高能量肉鸡日粮已经非常普遍,一些研究者认为,在提高日粮能量的同时还应增加日粮中最为缺乏的氨基酸的含量。McNaughton和Reece(1984)报道,仅当日粮中赖氨酸水平相对较高时,额外增加日粮能量水平才会显著提高肉鸡体重(图 2),即在温暖气候条件下,仅当日粮中含有足够的氨基酸时,增加日粮能量水平才会改善生产性能。虽然这种方法可能改善生产性能,但是也将增加家禽的热负荷。
  已经广泛证明,高温条件下日粮中添加脂肪是有益的,添加脂肪会增加高温条件下动物的采食量和ME的摄入量。一项很早的研究(Fuller和Rendon,1977)表明,当日粮ME的33%由脂肪提供时,肉鸡的ME、粗蛋白摄入量及体重分别较低脂肪日粮增加10%、10%和9%。Reid(1979)也发现,高温条件下添加脂肪可改善蛋鸡的生产性能。Daghir(1987)指出,高温条件下日粮中添加脂肪对蛋鸡采食量的改善程度比低温时要大。在31℃时,添加脂肪使蛋鸡的采食量提高了17.2%,而低温(10-18℃)条件添加脂肪仅提高了4.5%(见表 2)。
  众所周知,高温条件下添加脂肪有许多有益作用。日粮脂肪含量较高时降低了动物的产热量,因为脂肪的热增耗效应比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都低。在温暖环境条件下,日粮中添加脂肪,肉鸡和蛋鸡的能量摄入量均增加。日粮中添加脂肪似乎可以增加其它饲料原料的能值(Mateos和Sell,1981)。脂肪会降低肠道中食糜的通过速度(Mateos等,1982),因而增加养分的利用率。Wilson等(1980)发现,高温会增加北京肉鸭肠道中食糜的通过速度,因此,在高温条件下,日粮中添加脂肪可以抵消这一不利影响。
表 2 脂肪和温度的相互作用对采食量的影响(g/只/天)
温度(℃)        脂肪添加量(%)        增加量(%)
        0        5       
31        93        109        17.2
10-18        127        133        4.5
  注:摘自Daghir,1987.

  
  
图 1. 肉公鸡(○)和肉母鸡(△)饲料转化率(下图)和维持能量需要(上图)与环境温度的函数关系(摘自Hurwitz等,1980)




图 2. 日粮能量水平对23-47日龄肉公鸡赖氨酸需要量的影响。括号中的数值为各处理的平均值,上标中不含有相同小写字母的表示差异显著(P<0.05)。赖氨酸水平为0.308%/Mcal/kg(虚线)和0.322%/Mcal/kg(实线)。(摘自McNaughton和Reece,1984)。

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需要量
  高温应激对蛋白质需要量的影响还不完全清楚。早期的研究表明,温度变化既不增加,也不降低单位增重的蛋白质需要。近来,更多的研究表明,热应激条件下蛋白质合成降低而分解增加(Lin等,2006),并且蛋白质合成降低并不能通过增加日粮蛋白水平而得到恢复(Tenin等,2000)。Cahaner等(1995)甚至怀疑,在高温条件下高蛋白水平会降低肉鸡的生产性能,并且这种影响与肉鸡的基因型有关。当然,生产性能降低的部分原因可能是由于热增耗增加,因为蛋白质的热增耗较高。一个多世纪以前就已经认识到蛋白质摄入的产热量比碳水化合物或脂肪要大(Rubner,1902)。因此,降低日粮蛋白水平会降低热增耗。Gonzalez-Esquerra和Leeson(2005)提出,曝露于热应激的时间长短可能会影响家禽对日粮蛋白水平的反应。短期曝露和长期曝露的反应不同。因此,通过降低日粮的粗蛋白水平以降低热应激条件下家禽的产热并不总是合理的。按理想蛋白模式设定家禽的必需氨基酸需要应该会将热增耗降至最低。
  Bray和Gesell(1961)报道,在30℃条件下,通过适当的日粮配制确保蛋鸡每日约15g蛋白质的摄入量就可以维持其产蛋量。图 3表明,只要蛋白质摄入量不变,温度对产蛋率(饲养日产蛋率)就不会产生影响。然而,30℃时的产蛋量(g/天)却比24.4℃和5.6℃时更早地达到稳定状态。通过观察发现,将蛋白质摄入量增加至18g/天,甚至在某些品种达到20g/每天,增加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所产生的反应是不依赖于温度变化的。
  温度对氨基酸需要量的影响已经研究了许多年。March和Biely(1972)证明,高温(31℃)不影响赖氨酸的代谢需要量。他们用白来航小鸡在两种温度(20℃和31℃)条件下进行的饲养试验,饲喂含有不同赖氨酸水平的日粮(0.73%、0.88%、1.03%和1.33%)。在两种温度条件下,以采食量与体增重的关系作图,得到两条独立的生长效应曲线(图 4)。
图 3. 不同环境温度下蛋白质摄入量对产蛋量(上图)和产蛋率(下图)的影响曲线。(摘自Bray和Gesell,1961)。
    结果表明,在高温条件下生长速度的降低速率与采食量的降低速率是相同的。March和Biely(1972)指出,当以赖氨酸摄入量对体增重作图时,可以用一条效应曲线描述两种温度下赖氨酸摄入量与体增重的关系(图 5)。Balnave和Oliva(1990)报道,与21℃条件下饲养的肉鸡(3-6周龄)相比,饲养于30℃恒温或25-30℃周期性变温条件下的肉鸡蛋氨酸需要量降低。Lin等(2006)回顾了有关氨基酸平衡和高温增强蛋白质降解的文献后指出,各种研究的结论并不一致。增加赖氨酸水平并没有改善热应激肉鸡的体增重(Mendes等,1997)。Rose和Uddin(1997)发现,高温条件下肉鸡生长速度对日粮添加赖氨酸的反应性降低。然而Brake等(1998)报道,高温条件下增加Arg:Lys比值显著影响了肉鸡的生长性能。高温条件下添加氨基酸的研究结论不一可能与几个因素有关。Chen等(2005)报道,添加合成氨基酸的效应受日粮电解质(如氯化钠)的影响。Brake等(1998)的研究结果支持这一结论,31℃条件下,当日粮含低水平的NaCl时,增加Arg:Lys比值改善了肉鸡的体增重和饲料转化率(表 3)。

图 4. 两种环境温度下白来航小鸡采食量与体增重的关系:饲喂15天,日粮赖氨酸水平为0.73%、0.88%、1.03%和1.33%。(摘自March和Biely,1972)。
  
图 5. 两种环境温度下白来航小鸡15天赖氨酸累积摄入量与15天累积体增重的关系。日粮赖氨酸水平分别为0.73%、0.88%、1.03%和1.33%。(摘自March和Biely,1972)。
  
  
表 3. 不同Arg:Lys和氯化钠水平对28-49日龄慢性热应激条件下肉鸡的平均体增重和饲料转化率的影响(摘自Brake等,1998)
        NaCl (g/kg)
        1.2        2.4        1.2        2.4
Arg:Lys (g:g)        体增重 (g)        料肉比(g:g)
1.05        1.059b        1.154ab        2.38c        2.19b
1.20        1.060b        1.125ab        2.29bc        2.26bc
1.34        1.144ab        1.142ab        2.17ab        2.16ab
1.49        1.237a        1.085ab        2.20a        2.21b
SEM        53        0.05
  a-c同列中不含相同上标的平均数间差异显著(P<0.05)
  Balnave和Brake(2001)发现,在高Arg:Lys比值的日粮中添加碳酸氢钠改善了肉鸡的生产性能。Gonzalez-Esquerra和Leeson(2006)研究了Arg:Lys比值、蛋氨酸来源和热应激持续时间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rg:Lys比值、蛋氨酸来源和热应激持续时间改变了热应激肉鸡对蛋白质的利用率。在急性或慢性热应激条件下,饲喂高Arg:Lys比值日粮的肉鸡,其蛋白质利用率不受蛋氨酸来源(L-Met、HMB(2-羟基-4-(甲硫基)丁酸)或DL-Met)的影响。
  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高温条件下肉鸡的理想氨基酸模式可能因日粮条件的不同而异。
  日粮蛋白质质量差或氨基酸不平衡时添加必需氨基酸可以降低热增耗和高温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有助于改善动物的生产性能。目前养殖业中一直采用的方法是,当环境温度及其导致采食量变化时调整日粮的蛋白质和氨基酸水平,以维持这些养分的摄入量保持恒定。这一做法的理论基础是,假设氨基酸用于组织生长和产蛋的效率不受温度的影响。Hurwitz等(1980)提出一个估计高温条件下家禽蛋白质和氨基酸需要量的方法,这个方法考虑了高温引起的生产性能下降。他们使用一个数学模型估计当环境温度高于最适生长温度范围时的氨基酸需要量,以维持氨基酸需要量/kcal的总和为基础或表示为日粮氨基酸含量增长的百分比。根据该模型,当环境温度达到28-30℃时,家禽的氨基酸的需要量降低。这一结论已经在Arg、Leu和SAA需要量上得到证明。以此为基础,Hurwitz等(1980)建议应当重新考虑在配方中用线性关系描述氨基酸需要量这一做法。Austic(1985)建议,当温度低于30℃时,我们可以继续增加日粮中氨基酸的百分含量,当高于这一温度时,进一步增加氨基酸含量将不再合理,因为生长速度和产蛋量均受到抑制。
  Sinurat和Balnave(1985)报道,在周期性变温(25-30℃)的条件下,增加育肥期肉鸡日粮的ME或降低AA:ME比值都能改善肉鸡的采食量和生长速度。他们(Sinurat和Balnave,1986)还观察到,高温(25-35℃)条件下自由择食系统(free-choice system)中的肉鸡会选择相似的AA:ME比值,这一比值低于全价日粮。这一结果与Waldroup等(1976)的结果一致,即当日粮中氨基酸过量最少时热应激状态的肉鸡的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都显著改善。这一点在理论上是合理的,因为蛋白水平最低并改善氨基酸的平衡性会使热增耗最低,从而降低必须散失的热量值。
  Zuprizal等(1993)研究了高温对菜籽粕和豆粕总可消化蛋白(total digestible protein,TDP)和总可消化氨基酸(total digestible amino acids,TDAA)的影响。通过饲喂6周龄的肉鸡表明,当环境温度由21℃升高至32℃时,菜籽粕和豆粕的TDP和TDAA均降低。菜籽粕和豆粕的TDP分别降低12%和5%。Wallis和Balnave(1984)研究了环境温度、日龄和性别对生长肉鸡氨基酸消化率的影响。尽管性别对30-50日龄氨基酸消化率没有主要影响,但是环境温度的影响与性别相关。高温时母鸡的氨基酸消化降低,而对公鸡没有影响。Scott和Balnave(1988)评估了用不同能量和营养浓度组合的日粮来克服开产时周期性高温引起的营养应激。开产早期,改变日粮ME浓度对饲养于常温、低温或高温条件下的蛋鸡的采食量、养分摄入量和产蛋量没有影响。在常温或低温条件下,所有日粮ME-营养浓度组合都能使蛋鸡达到推荐的每日蛋白摄入量,但是在高温条件下只有那些采食营养浓度最高的日粮的蛋鸡才能满足推荐的营养摄入量。在高温条件下,即使ME和蛋白摄入最高的蛋鸡,其产蛋量也依旧不如正常条件下的蛋鸡。
维生素
维生素C
  维生素C是研究得最多的一个涉及环境温度的维生素,而且它的作用还不完全清楚。一些证据表明,高温条件下一些哺乳动物和鸟类不能合成足够的抗坏血酸来弥补应激期间这一维生素的严重损失。早在1961年,Thornton(1961)指出,环境温度由21℃升高至31℃,血液中抗坏血酸含量下降。这一现象被认为是维生素内源贮存量部分消耗和合成量降低的共同结果。Ahmad等(1967)也指出,在温度高达35℃的热应激期间抗坏血酸限制了体温的增长。添加抗坏血酸可以改善动物的抗热性,并降低与环境温度升高相关的死亡率(Pardue等,1984)。Pardue等(1985)的研究表明,抗坏血酸降低肉鸡在突发性热应激(鸡群生活空间层的温度为38℃)期间的死亡率。添加抗坏血酸促进了母鸡早期的生长,但对公鸡则无促进作用。而Kafri和Cherry(1984)则指出添加抗坏血酸改善了32℃条件下公鸡的生长速度,而对母鸡没有影响。这说明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抗坏血酸合成或代谢的性别差异。
  Njoku(1984)报道,日粮中添加200 ppm的抗坏血酸改善了饲养于热带地区肉鸡的生长性能。该作者在第二试验中再次发现日粮中添加抗坏血酸改善了肉鸡的饲料转化率(Njoku,1986)。
  Thaxton(1986)报道,在炎热环境下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后,维生素C保护了生长鸡的免疫组织,降低死亡率。Pardue等(1985)报道,温度时的免疫抑制可能是因为甲状腺活性降低。因此,饲喂抗坏血酸诱导的免疫器官重量降低可能与甲状腺活性有关。Takahashi等(1991)研究了添加抗坏血酸对经丙硫氧嘧啶(propylthiouracil)处理的肉鸡的影响。饲喂抗坏血酸部分地阻止了摄食丙硫氧嘧啶肉鸡的体增重、饲料转化率及法氏囊和胸腺重量的下降。他们指出,抗坏血酸改善了实验诱导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肉鸡的生产性能。Hayashi等(2004)研究了炎热环境下免疫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后抗坏血酸对肉鸡生产性能和抗生产生量的影响。抗坏血酸的饲喂量为158ppm,从20日龄开始饲喂,所有肉鸡均在15日龄和20日龄免疫IBD疫苗。结果表明,抗坏血酸能够将高温和免疫引起的双重应激降至最低。
  用产蛋鸡进行的研究表明,添加抗坏血酸可以改善蛋重、蛋壳厚度和产蛋率(Perek和Kendler,1962,1963)。Njoku和Nwazota(1989)发现,日粮中添加抗坏血酸改善了产蛋率、采食量和饲料利用率,降低了每千克蛋的饲料成本。日粮中添加400ppm抗坏血酸时的生产性能最佳。日粮中添加棕榈油也同样降低热应激,并增加产蛋率、蛋重、采食量和利用效率。当单独饲喂抗坏血酸或棕榈油或组合饲喂时,都降低了破壳蛋的发生率。这些作者得出结论,添加抗坏血酸或棕榈油都降低了热带环境中热应激的不利影响。Whitehead和Keller(2003)在一篇关于抗坏血酸的综述中报道,日粮中添加250-400ppm的抗坏血酸均能改善蛋鸡的生产性能。Anjun等(2002)报道,抗坏血酸降低了血斑蛋的发生率。
  在肉种鸡上的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抗坏血酸改善养分利用率(根据种蛋数量判断)(Peebles和Brake,1985)。但是家禽日粮中抗坏血酸的推荐添加量却存在很大变异。Maumlautnner等(1991)提出,这些变异可能是由于高温下贮存期间抗坏血酸存在较高的损失。他们检测了三种形式的维生素C(结晶抗坏血酸、包被抗坏血酸和抗坏血酸磷酸酯)。将这三种维生素C饲喂21至30周龄的种鸡,种鸡的饲养温度分别为20℃和34℃。处理组蛋的生产性能和蛋壳质量仅在34℃条件下才有改善。效果最好的处理组是饲喂包被抗坏血酸和抗坏血酸磷酸酯组。
维生素A
  一些研究者研究了温度对维生素A需要量的影响。Heywang(1952)的研究表明,炎热气候显著增加蛋鸡和种鸡对维生素A的需要量。Kurnick等(1964)报道,寒冷季节来航小母鸡肝脏中维生素A贮存量比炎热季节要高。Smith和Borchers(1972)提出,环境温度是影响β-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的次要因素。体温的快速升高可能干扰维生素A的吸收。Scott(1976)的一篇综述中提到,38℃条件下种母鸡对维生素A需要量比正常温度时增加了3倍。Moreng(1980)综述了早期关于高温对维生素A需要量的影响的文献,发现添加维生素A可以改善家禽的生产性能。但是,这些改善并不总是具有统计学的显著性。Lin等(2002)报道,添加高水平的维生素A可以改善热应激蛋鸡的生产性能。与添加3000 IU/kg的对照组相比,添加9000 IU/kg对采食量和生产性能产生有益的影响。
维生素E和D3
  众所周知,维生素E的需要会随着应激的增加而增加,特别是那些与高温有关的应激(Cheville,1979)。通常,维生素E是作为生理性抗氧化剂,通过灭活自由基而保护循环系统内皮细胞的完整性。高温可能通过改变细胞的维生素E需要量并由此改变日粮中的维生素E需要,从而影响动物的健康和生产性能(Heinzerling等,1974)。Scott(1966)提出热应激会干扰维生素D3向其活性形式转化,这一转化对钙的代谢非常重要。当前还没有明确的证明表明热应激期间添加维生素E或维生素D3有何有益的影响。
  Gheisari等(2004)研究了日粮脂肪(0%、2.5%、5.0%葵花籽油)、α-生育酚(288ppm)和抗坏血酸(255ppm)对热应激肉鸡的生产性能和肌肉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热应激条件下,添加抗坏血酸和维生素E降低了死亡率和冷冻期间红肉和白肉的氧化酸败程度。Puthgonsiripon等(2001)用产蛋鸡进行的研究表明,添加维生素E(65 IU/kg)不影响热应激期间的产蛋率,但改善了产蛋量(g/只/天)。Whitehead等(1998)发现,非常高水平的维生素E有助于维持热应激条件下蛋鸡的产蛋率。这些研究者的试验结果表明饲喂维生素E(500IU/kg)的蛋鸡在热应激期间的产蛋率要高7%。血浆维生素E水平与日粮维生素E水平呈线性关系。Bollengier-Lee等(1998)发现,32℃条件下饲喂500 IU维生素E/kg的产蛋率比10 IU维生素E/kg组要高20%。
硫胺素(维生素B1)
  与21℃时相比,32.5℃时家禽对硫胺素的需要量显著增加,但是并未发现维生素B6、烟酸、叶酸或胆碱的需要有任何变化(Mills等,1947)。
维生素B6
  Celik等(2006)研究了日粮中维生素B6和L-肉碱对热应激条件下(每天温度变化为:34-36℃,8小时;20-22℃,16小时)肉鸡的影响。他们发现,饲喂3mg 维生素B6/kg,同时饲用L-肉碱(60 mg/L)显著改善了肉鸡的体增重和采食量。当在日粮中单独添加维生素B6时则没有效果,这说明维生素B6和L-肉碱之间存在互作效应。
矿物元素需要量

  在高温条件下,蛋重和蛋壳强度下降。似乎部分原因是钙摄入量降低,但是还有几个生理机制与之相关:(1)因外周血管扩张,流经蛋壳腺的血液量减少;(2)呼吸性碱中毒;(3)血液中离子形态的钙含量降低;(4)肾脏和蛋壳腺中碳酸酐酶的活性降低;(5)骨骼中贮备钙的动员降低。目前常用于降低环境温度对蛋壳质量影响的方法如下。
  1、日粮中添加NaHCO3,但并不总是有效。
  2、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但是如果需要降低通风量,那么这一方法就不太适用。
  3、额外补充牡蛎壳或粗颗粒的钙也是一种改善蛋壳质量的非常有效的方法。Sauveur和Picard(1987)的试验结果列于表 4。Linchovnikova(2007)的研究表明,第三生产阶段的蛋鸡日粮应该含有2/3的大颗粒石粉或牡蛎壳,且该阶段钙的需要量为4.1%。
  4、高温条件下,夜间降温也是一个维持蛋壳质量的非常有效的方法。
  5、在炎热季节使用含二氧化碳的饮水。
表 4. 温度和钙源对蛋重和蛋壳质量的影响(摘自Sauveur和Picard,1987)
日  粮                温控末期温度
(20℃)        第二天
33℃        24-28天
33℃
粉状石粉        蛋重(g)        61.1        60.0        57.7
        蛋壳重(g)        5.84        4.47        5.22
        SWUSA(g/100cm2)*        8.04        6.26        7.48
牡蛎壳        蛋重(g)        62.2        60.0        58.9
        蛋壳重(g)        5.82        4.96        5.42
        SWUSA(g/100cm2)*        7.93        6.90        7.67
  *SWUSA:单位表面积蛋壳重(shell weight per unit surface area,SWUSA)
  关于温度和湿度相互作用影响生产性能的研究很少,通常认为高湿度会加重高温的有害作用。Picard等(1987)研究了高温和相对湿度对蛋组成的影响。他们发现当高温高湿条件下蛋重和蛋壳重进一步降低(表 5)。蛋组成也降低。
  Odom等(1985)研究了饮用碳酸水对高温下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表 6)。结果说明炎热季节使用充二氧化碳的饮水有助于缓减因高温导致的蛋壳变簿的问题。Koelkebeck等(1992)的研究证实了以上试验结果,充二氧化碳的饮水系统可有效地应用于商业笼养蛋鸡生产设备中,并且有助于改善鸡群夏季出现的蛋壳质量问题。该试验在蛋鸡笼养设备中进行,用46周龄和86周龄的商品蛋鸡在夏天进行了为期12周的试验。
表 5. 高温和相对湿度对蛋组成的影响(摘自Picard等,1987)
温度/相对湿度        20℃/50%        33℃/30%        33℃/85%
蛋重(g)        58.1        56.2        54.2
蛋壳重(g)        5.72        5.47        4.89
蛋黄重(g)        15.0        14.3        13.9
蛋白重(g)        37.5        36.4        35.3
蛋黄干物质(%)        52.7        51.0        50.9
蛋白干物质(%)        12.8        12.4        12.0
  
表 6. 碳酸饮水对蛋壳质量的影响(摘自Odom等,1985)
                温度(℃)
        饮水处理        23        35
蛋壳(%)        自来水        9.89        8.44
        碳酸水        9.84        8.88
蛋比重        自来水        1.086        1.072
        碳酸水        1.088        1.074
  因骨骼断裂发生率高而导致淘汰蛋鸡加工产出率低是家禽加工工业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中的一个。经过1年的生产后,母鸡的骨骼衰弱,容易折断,这也增加了加工肉品中含骨骼碎片的概率。Koelkebeck等(1993)在一项研究蛋鸡热应激的实验中发现,给蛋鸡提供碳酸饮水改善了胫骨的断裂强度。他们建议热应激期间饮用碳酸水可以降低淘汰蛋鸡加工期间的骨骼碎裂。在此之前,Kreider等(1990)也报道,碳酸饮水改善了37℃环境中小公鸡的胫骨碎裂强度。在夏季为产蛋鸡提供碳酸饮水已经在美国南部蛋鸡农场变得十分流行。

  钙磷平衡可能会影响家禽在急性热应激条件下的存活时间(Garlich和McCormick,1981)。存活时间与血浆磷水平呈正相关,而与血浆钙水平呈负相关。采食低钙高磷日粮的鸡能够耐受更长的饥饿时间而不死亡。因此,在高温条件下禁食时可能需要考虑这一点。
  已经证明,高温条件下高磷会对蛋壳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Miles和Harms,1982;Miles等,1983)。Daghir(1987)的研究表明,与低磷日粮相比,采食高磷水平日粮的蛋鸡在高温条件下其蛋壳厚度降低幅度更大(表 7)。蛋重变化也存在相似的趋势(表 8)。Usayran等(2001)报道,恒定高温条件下,低磷日粮(0.15%)降低了高峰后期的产蛋率,但是却改善蛋壳厚度。Persia等(2002)没有发现可利用磷水平和环境温度对产蛋率和蛋鸡死亡率有显著的相互作用。Attia等(2006)研究了恒定高温条件下肉鸡对添加复合酶或植酸酶的反应。添加植酸酶显著提高了磷的存留率(提高21.4%),粪便中磷含量降低21.9%。
表 7. 温度和日粮磷水平对蛋壳厚度的影响(mm)(摘自Daghir,1987)。
可利用磷(%)        温度(℃)
        10-18        31        差异(%)
0.45        0.362        0.336        -7.7
0.35        0.367        0.344        -6.7
0.25        0.351        0.348        -0.9
  Teeter等(1985)指出热应激造成的碱中毒和生长抑制能够通过日粮调节得以缓减。他们的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0.5%的NaHCO3使体增重提高9%(表 9)。添加0.3%或1%的NH4Cl使体增重分别提高9.5%和25%。同时添加1%的NH4Cl和0.5%的NaHCO3使体增重又增加了9%。而添加CaCl2几乎没有作用。
表 8. 温度和日粮磷水平对蛋重的影响(g)(摘自Daghir,1987)。
可利用磷(%)        温度(℃)
        10-18        31        差异(%)
0.45        60.7        47.4        -28.2
0.35        60.0        53.9        -11.4
0.25        56.9        52.1        -9.4
  
表 9. CaCl2、NH4Cl和NaHCO3对肉鸡增重的影响(摘自Teeter等,1985)
处理        体增重(g)
        温度适中*        热*
对照        933A        442C
对照+0.3% NH4Cl                484BC
对照+1% NH4Cl                553B
对照+3% NH4Cl                464C
对照+1% NH4Cl+0.5% NaHCO3                594B
对照+0.5% CaCl2                481BC
对照+1% CaCl2                474BC
  *不含相同上标的平均数间差异显著(P<0.05)。

  生长鸡对钾的需要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Huston(1978)发现,高温条件下生长鸡血液中钾的浓度降低。蛋鸡上也有相同的报道(Deetz和Ringrose,1976)。当温度由25.7℃升高至37.8℃时,日粮中钾的需要量由0.4%增加至0.6%。
  Teeter和Smith(1986)、Smith和Teeter(1987)进行了数个试验以研究慢性热应激及周期性热应激条件下环境温度与相对湿度(35℃,RH 70%)、添加KCl对肉鸡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应激条件下应该增加日粮中的钾水平。5-8周龄肉鸡获得最佳增重的需要量为1.5-2%或1.8-2.3g/天。他们还建议最好是在饮水中添加0.24-0.3%钾(KCl形式),因为在热应激条件下肉鸡更喜欢饮水。

  Klasing(1984)报道,免疫应激期间机体中的锌会重新分布,血浆锌水平降低,而肝脏锌水平升高。因此,热应激时锌的需要量可能增加。Sahin和Kucuk(2003)报道,日粮中添加锌(60 mg/kg)降低了热应激对鹌鹑生产性能和蛋品质量的不利影响。
  Bartlett和Smith(2003)评定了高温条件下锌对肉鸡生产性能和免疫力的影响。饲养肉鸡的温度为24℃或周期性变温(24-35℃),日粮锌水平分别为34 mg/kg、68 mg/kg或181 mg/kg。结果表明肉鸡的免疫应答受到了日粮锌水平和环境温度的影响。
  Sahin等(2005)评定了两种锌源(一水硫酸锌和吡啶甲酸锌)对高温(34℃)条件下日本鹌鹑生产性能的影响。添加锌改善了胴体重和抗氧化能力,并且吡啶甲酸锌的效果较一水硫酸锌要好。
日粮电解质平衡(dietary electrolyte balance, DEB)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已经知道机体内的阳离子和阴离子需要处在一种平衡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充足。日粮电解质平衡由方程Na+K-Cl计算,单位为mEq/kg。机体电解质平衡(又称为酸碱平衡)不仅受日粮电解质平衡和比例的影响,还受内源酸生成量及肾清除率的影响。Mongin(1980)指出,就正常生理功能而言,日粮总的电解是平衡为250 mEq/kg是最为合适的。
  不同研究者报道的高温条件下的最适DEB值不尽相同。Ahmad和Sarwar(2006)对这方面的文献进行了综述并得出如下结论,研究得出的日粮DEB值存在差异与环境温度、家禽的日龄及曝露于高温下的时间长短有关。非常高(360 mEq/kg)或非常低(0 mEq/kg)的DEB分别会导致代谢性碱中毒和代谢性酸中毒。因此,在设计日粮配方时应该避免过高或过低的DEB。同时,还应该避免某些特殊矿物元素的缺乏或过量。Ahmad和Sarwar(2006)还指出,热应激条件下,DEB为250 mg/kg时家禽的生产性能最佳,而且血液生理参数和血液养分都能维持在良好的状态。
  Borges等(2003)在一项关于热应激(日平均温度23-31℃)肉鸡的研究中报道,肉鸡育雏期、生长期和育肥期的最适DEB分别为190 mEq/kg、220 mEq/kg和220 mEq/kg。但是,他们在随后的试验中又发现,给热应激肉激饲喂营养充足的日粮且DEB在40-340 mEq/kg之间时对生产性能没有显著的影响。
  Mushtag等(2005)评定了周期性变温(32-39℃)条件下且维持DEB为250 mEq/kg时,不同Na+和Cl-水平对肉鸡的影响。作者得出,在该条件下要达到最佳的生产性能,日粮Na+和Cl-水平分别不能低于0.25%和0.30%。以上作者(Mushlag等,2007)在另一项研究中报道,高温条件下(32-40℃),当育肥期(29-42日龄)日粮中Cl-的水平为0.30%时,日粮Na+的需要量为0.20-0.25%。
非营养性饲料添加剂
  已经就一些非营养性添加剂对降低高温应激的不利影响进行了研究,部分结果如下。
抗生素
  在所谓的“应激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已经被全球广泛采用。有时也采用抗生素对高温应激进行治疗。但是关于这方面的研究相当少,并且结果也经常相互矛盾(Freeman等,1975)。随着世界部分地区对饲用抗生素的禁用,该领域的研究可能在将来不会受到太多的重视。
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已经作为镇定药应用于遭受应激,特别是热应激的家禽。关于热应激的家禽饲喂阿司匹林的研究结果不一。一项很早的研究(Glick,1963)表明,添加0.3%乙酰水杨酸(acetylsalicylic acid,ASA)显著提高了增重。但是后来的研究发现,ASA的添加水平由0.005%至0.9%,不仅没有改善生长速度,甚至还有负效应(Reid等,1964;Nakaue等,1967;Adams和Rogler,1968)。
  有关ASA对蛋鸡的影响的研究也很少。Balog和Hester(1989)在老龄蛋种鸡日粮中添加0.05%的ASA,饲喂4周。ASA减少了无壳蛋的数量,但是对软壳蛋的数量没有影响。Abou El-Soud等(2006)研究了ASA对高温(33-36℃,RH 60-70%)条件下日本鹌鹑的影响。给8-16周龄的日本鹌鹑饲喂0.05%或0.1%的ASA降低了直肠温度,增加了饲养日产蛋率并改善了蛋壳厚度。这些研究者认为,ASA对高温条件下的日本鹌鹑有好处,因为它降低了体温和氧化应激。Hassan等(2003)研究了在饮水中添加ASA对日本鹌鹑的影响,发现在饮水中添加1.5 g/L ASA改善了热应激条件下鹌鹑的体重、受精率、孵化率、产蛋率、蛋比重和鹌鹑的精液贮存能力。
  ASA降低热应激的机制还不清楚,可能是通过抑制环加氧酶活性实现。因为Edens和Campbell(1985)报道,氟尼辛(一种非甾类环加氧酶抑制剂)降低了肉鸡的热应激。
抗球虫药
  McDougal和McQuistion(1980)研究了抗球虫药对热应激肉鸡死亡率的影响。在为期8周的试验中,全期平均死亡率分别为,未用药组和莫能菌素组6%,阿普西特组10%,尼卡巴辛36%。Hooge等(1999)研究了在添加有离子型抗球虫药的两种日粮(玉米-豆粕型或玉米-豆粕-肉粉型)中添加碳酸氢钠(0或0.2%)对肉鸡的影响。肉鸡饲养方式为平养或笼养。与玉米-豆粕型日粮相比,玉米-豆粕-肉粉型日粮的钾水平低而氯水平高。与单独单加莫能菌素相比,添加碳酸氢钠的处理显著改善了球虫损伤评分、体重和饲料转化率。两种日粮间没有差异。
利血平
  一些研究表明投喂利血平(从萝芙木属植物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可以改善热耐力。Edens和Siegel(1974)用三个试验评定了利血平对小鸡的作用。结果表明,经利血平预处理防止了小鸡在急性热应激时的CO2快速损失,因此稳定了血液的酸碱平衡状态。
氟尼辛
  Edens(1986)对这种抗炎镇痛药进行了研究,他在5周龄、每天经受5小时37℃热应激的肉鸡饮水中添加氟尼辛0.28-2.20 mg/kg体重/天。氟尼辛处理组的饮水量在热处理前和处理期间均增加了100 mL。饮水量增加了150-300 mL/只/天。
染料木黄酮
  染料木黄酮是一种强力的抗氧化剂,通过抑制氧自由基形成、降低脂质氧化和刺激抗氧化酶而起作用。Sahin等(2004)在日本鹌鹑的日粮中添加染料木黄酮200、400和800 mg/kg,饲养温度34℃和22℃。结果发现,染料木黄酮改善热应激条件下鹌鹑对CP、DM和灰分的消化率,增加了骨骼矿化度。
结论与建议
  1、营养调节可以降低高温造成的不利影响,但是不能完全的消除该不利影响,因为仅有部分生产性能的损害是由于营养不良引起。
  2、添加脂肪会刺激高温条件下家禽的采食和ME摄入。脂肪的这种有益作用已经在肉鸡饲养程序中应用,并且已经证明脂肪在育成期和产蛋期日粮中也具有相同的效应。
  3、温度变化既不增加也不降低单位增重的蛋白质和氨基酸需要量。温度变化时需要作出的调整主要是确保每日摄入足够的各种氨基酸。避免氨基酸过量和注重氨基酸平衡对克服高温应激造成的不利影响非常重要,因为营养不平衡在炎热时的有害影响比温度适中时更突出。
  4、就目前有关温度变化对维生素需要量的影响的研究来看,并没有发现维生素的绝对需要量有所改变。一些证据表明高温条件下添加维生素A、E和C可以改善家禽的生产性能。维生素D3、硫胺素和维生素B6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5、除了钙和电解质平衡的影响外,很少有关于高温影响矿物质代谢的研究。钙磷平衡对急性应激期间的存活时间有影响。额外饲喂牡蛎壳或粗石粉颗粒仍然是最为有效的降低环境温度影响蛋壳质量的方法。
  6、几个研究表明需要增加热应激期间日粮的钾水平。如果这样做,需要注意防止因影响酸碱平衡所造成的不利作用。
  7、在设计炎热气候下使用的配方时,应该避免过高或过低的DEB。大多数研究表明,热应激条件下的家禽在DEB为250 mEq/kg时会表现出最佳的生产性能。
  8、检测了一些非营养性添加剂对降低高温应激有害作用的影响,如抗生素、阿司匹林、利血平、氟尼辛、染料木黄酮等。
参考文献(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5-15 06:44,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