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养蟹具有投资少、产量高、效益大、见效快等特点,是当前河蟹养殖生产技术含量较高的一种养殖模式。
1. 蟹塘的建设:蟹塘在场址选择、建设上与鱼塘基本相同,不同的是,一要在池中设置人工礁岛并在其上种植水生植物,其作用是为河蟹提供浅水、安静的蜕壳环境,以避免自相残杀;二是池塘周围要用塑料薄膜等材料围起(上部高出地面50~60cm,埋入土下10~15cm),构成防逃墙,防止河蟹外逃。
2. 蟹种放养:蟹种规格在60~100只/公斤的,每亩可放20~30公斤,蟹种规格在100~200只/公斤的,每亩可放15~20公斤。放养时间应在4月下旬左右。
3. 饵料投喂:饵料要求新鲜适口,动物性饵料、植物性饵料搭配合理,投喂要求做到定质、定量、定时、多点,并采取看季节、看天气、看水质、看河蟹吃食活动情况,科学投饵。每次蜕壳来临前,应增投动物性饵料。放养初期,每天可投喂3~4次,自6月份开始,每天早晚各投喂一次,可按早30%、晚70%的比例分配投喂量。
4. 日常管理:一是要坚持经常巡塘,检查河蟹吃食活动、水质变化情况等,经常换水,保持池水肥嫩。河蟹蜕壳期间,可在池塘内播撒生石灰水,增加水中钙离子的含量,促进蜕壳。二是要做好防汛、防逃工作。三是要做好病害防治工作。
5. 成蟹捕捞:池塘商品蟹的最佳捕捞时间为9月中旬。可采用地笼、丝网等进行捕捉,也可在蟹池出水口套上网具,利用河蟹顺水爬行的习性进行捕捉,或者排干池水,下池捕捉。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