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45|回复: 0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的水质调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19 15:2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南美白对虾的养殖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水质恶化的问题,如何处理好水质是养殖成功的关键,因此必须要随时观察水质的变化,及时调控水质,以保证养殖的成功。?
    笔者对于几种水色的调节处理总结了一些经验,希望与广大养殖户共同探讨。?

    1  白浑水?

    该水色于雨天出现较多,特别是土池常见,应立即测试pH值和盐度,如果pH值降至8.0以下时,应调节pH值至8.0以上,但每次升幅不应大于0.6。如果盐度也降幅很大或降至零时,雨过后要马上换水并进行水体消毒,可选用溴氯海因、二溴海因、聚维硐磺或季铵盐铬合碘消毒液中的一种药物消毒。泼洒40~50kg/667m2白云石粉、沸石粉或水质改良剂或生态保水剂,隔天再进行水色调节和投放水质处理有益活菌。?

    2  棕黑色
?
    俗称酱油色。出现该现象应马上调节处理好水质。因为一旦时间长了,对对虾的生长蜕壳会有一定影响,或会出现白斑病毒病,应在有太阳的上午泼洒水质改良剂或生态保水剂,第2d早晨4:00或者当晚12:00后排水30cm,然后于上午7:00~8:00或适当时间回水20cm,第3d早晨再排水20~30cm,回水30~40cm,或分两天回水到原位,接着用聚维硐碘或季铵盐络合碘消毒液消毒水体,兑水泼洒,连用2~3d,消毒后的第二d泼洒水质改良剂或生态保水剂,第四d投放有益细菌(如硝化活菌)并进行水色调节和肥水。?

    3  墨绿色?

    该水色出现于长时间光照较为强烈和底质富营养化的情况下,意味着水质水色在一段时间内将要突变。处理方法为:晚上12:00后或早晨4:00~5:00排水,早上7:00左右回水,排水量每次为20cm左右,直至底部排出的污水不再有臭味和不呈污黑状为止。如果经常大量换水对对虾没有造成异常反应的,可采用大排大灌的方法换水,换水后,用季铵盐络合碘消毒水体,第2d要洒30~50kg/667m2沸石粉、白云石粉或其他水质改良剂或生态保水剂。消毒第3d后,可投放有益活菌。如果换水比较困难或不采用换水的方法,可用优质消毒剂兑水泼洒。?

    4  红棕色?

    该水色出现于高温期,主要是因为硅藻太多,虽是好水,但易产生氨氮偏高,应在早上检测氨氮含量,如超出安全系数,应立即换水,并用水质改良剂或生态保水剂拌合沸石粉(干拌干洒)泼洒,用量为1~2kg/667m2水质改良剂或生态保水剂,25kg/667m2沸石粉。3d后再投有益细菌(如硝化活菌)将氨氮除掉。如氨氮含量不高,换水后可选用季铵盐络合磺或其他优质消毒剂消毒水体,第2d再泼洒水质改良剂或生态保水剂。隔天再调节水色(如投肥水性活菌培菌)和投放水质处理有益活菌(如硝化活菌)。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15 08:43,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