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63|回复: 8

全国各地疫情快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6 15:56: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悬赏50论坛币未解决
东北吉林省   传染性胃肠炎最近传的厉害啊

我家就死了一窝,附近也死了不少。

希望大家把自己所在地区的疫情通告一下群里的兄弟们一下。

好防患于未然啊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1-3-6 15:58: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防患于未然从卫生做起

点评

请参考我发表的帖子:中国畜牧人网站 › 论坛 › 养猪论坛 › 猪病防治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 http://www.xumuren.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67996&extra=  发表于 2011-3-6 16:06
我没事,就进去打扫卫生,没知识咱手脚只能勤快点哈  发表于 2011-3-6 16:02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6 16: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猪肠道传染病。近几年来,在我地仔猪及成年猪中都有流行,特别是早春产仔季节流行本病的初发期,会造成大批仔猪死亡,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发展。现将其流行病学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一、流行特点

1.流行季节: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发生在12月到次年3月份,多发于春节前后。仔猪多发于早春季节。

2.流行规律:在3--4天内暴发流行,迅速传播至邻近各栏舍,约经10天左右达到高潮,随后呈零星发病。发病率与年龄的关系不大,但死亡率与年龄的关系甚为密切。2周龄内仔猪死亡率很高,日龄越小,死亡越快。5日龄内死亡率100%,10日龄为50%以上,5周龄以上的猪死亡率较低,较大的或成年猪发病几乎没有死亡。

二、临床症状

1.哺乳仔猪:潜伏期短,特别是2周龄内的仔猪潜伏期一般为1--2天,半数左右有短暂的体温升高(40.2--40.6℃);呈急性水样腹泻(有的先呕吐),粪便呈淡黄、黄白色等,内含未消化的凝乳块和泡沫,腥臭,但不见有血液;迅速出现脱水、消瘦等症状;严重口渴,常爬到母猪食槽内急切饮水;随着病情恶化,病猪极度衰弱,行走不稳,常被母猪压死;侥幸存活的猪生长发育会严重受阻,成为僵猪。

2.成年猪:潜伏期多为2--7天。随着猪日龄的增长,猪对该病的抵抗力不断增强。猪个体的表现也有很大差异:有的食后不久就发生呕吐,多数开始即出现水样腹泻,一般持续4--5天,短者2--3天;粪便呈灰褐色,混有泡沫状粘液和大量未消化的食物;食欲减退或废绝;体温正常或偏低;口渴、脱水、显著消瘦;腹泻一旦停止,不再复发,很少死亡;有的症状比较轻微,仅减食而无腹泻现象或仅拉软粪而已;哺乳母猪患病后泌乳减少或完全无乳;孕猪很少流产。

三、治疗

在治疗方面,由于此病发病急,病程短,要早发现早治疗,治疗越早,疗效越高,可减少死亡。本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可选用以下药物治疗。

1.抗菌素:链霉素30--50万IU(单位)、庆大霉素4--8万IU(单位),混合溶解后灌服,每天2次,连服2--3天。

2.氟哌酸散:按仔猪每千克体重用药0.3--0.5g,温水溶解后灌服,每日2次,连服2--3天(病重猪第1、第2方可并用)。

3.痢菌净注射液:每头仔猪肌肉注射2ml,并内服黄连素片,每次1--2片(每片0.5g),每日2次,连服2--3天,疗效较好,

4.对症治疗;对呕吐的仔猪每头肌肉注射维生素B1注射液2--5ml,每日2次,连注2天;对耳、鼻、四肢下部青紫者,肌肉注射10%磺胺密啶钠注射液2--5ml,每日2次,连注2天;对不吃不喝而脱水的仔猪,及时灌服葡萄糖,氯化钠水溶液,补充体液,每次20ml,每日5次,痊愈为止。

5.中药辅助治疗:药方:黄连、大黄、乌梅各10g、白芍、地榆炭、甘草、柯子各15g、苦参、篇蓄、白头翁、湘曲、藿香、车前子各20g。煎水服(25kg猪的剂量)。

采用以上方法治疗此病,治愈率可达90%以上。

四、预防

应坚持自繁自养,非购入不可时,则应严格检疫,隔离观察1个月以上,确实无病时方可合群。平时加强饲养管理,特别是寒冷季节,注意防寒保暖,保持猪舍干燥、清洁卫生。一旦发现本病,立即严格隔离消毒。常用以下药物中任一种进行消毒,1%--2%烧碱溶液、10%漂白粉溶液、10%--20%新鲜石灰乳、10--20%热草木灰水及0.5%--2%甲醛溶液,效果均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6 16: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猪肠道传染病。近几年来,在我地仔猪及成年猪中都有流行,特别是早春产仔季节流行本病的初发期,会造成大批仔猪死亡,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发展。现将其流行病学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一、流行特点

1.流行季节: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发生在12月到次年3月份,多发于春节前后。仔猪多发于早春季节。

2.流行规律:在3--4天内暴发流行,迅速传播至邻近各栏舍,约经10天左右达到高潮,随后呈零星发病。发病率与年龄的关系不大,但死亡率与年龄的关系甚为密切。2周龄内仔猪死亡率很高,日龄越小,死亡越快。5日龄内死亡率100%,10日龄为50%以上,5周龄以上的猪死亡率较低,较大的或成年猪发病几乎没有死亡。

二、临床症状

1.哺乳仔猪:潜伏期短,特别是2周龄内的仔猪潜伏期一般为1--2天,半数左右有短暂的体温升高(40.2--40.6℃);呈急性水样腹泻(有的先呕吐),粪便呈淡黄、黄白色等,内含未消化的凝乳块和泡沫,腥臭,但不见有血液;迅速出现脱水、消瘦等症状;严重口渴,常爬到母猪食槽内急切饮水;随着病情恶化,病猪极度衰弱,行走不稳,常被母猪压死;侥幸存活的猪生长发育会严重受阻,成为僵猪。

2.成年猪:潜伏期多为2--7天。随着猪日龄的增长,猪对该病的抵抗力不断增强。猪个体的表现也有很大差异:有的食后不久就发生呕吐,多数开始即出现水样腹泻,一般持续4--5天,短者2--3天;粪便呈灰褐色,混有泡沫状粘液和大量未消化的食物;食欲减退或废绝;体温正常或偏低;口渴、脱水、显著消瘦;腹泻一旦停止,不再复发,很少死亡;有的症状比较轻微,仅减食而无腹泻现象或仅拉软粪而已;哺乳母猪患病后泌乳减少或完全无乳;孕猪很少流产。

三、治疗

在治疗方面,由于此病发病急,病程短,要早发现早治疗,治疗越早,疗效越高,可减少死亡。本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可选用以下药物治疗。

1.抗菌素:链霉素30--50万IU(单位)、庆大霉素4--8万IU(单位),混合溶解后灌服,每天2次,连服2--3天。

2.氟哌酸散:按仔猪每千克体重用药0.3--0.5g,温水溶解后灌服,每日2次,连服2--3天(病重猪第1、第2方可并用)。

3.痢菌净注射液:每头仔猪肌肉注射2ml,并内服黄连素片,每次1--2片(每片0.5g),每日2次,连服2--3天,疗效较好,

4.对症治疗;对呕吐的仔猪每头肌肉注射维生素B1注射液2--5ml,每日2次,连注2天;对耳、鼻、四肢下部青紫者,肌肉注射10%磺胺密啶钠注射液2--5ml,每日2次,连注2天;对不吃不喝而脱水的仔猪,及时灌服葡萄糖,氯化钠水溶液,补充体液,每次20ml,每日5次,痊愈为止。

5.中药辅助治疗:药方:黄连、大黄、乌梅各10g、白芍、地榆炭、甘草、柯子各15g、苦参、篇蓄、白头翁、湘曲、藿香、车前子各20g。煎水服(25kg猪的剂量)。

采用以上方法治疗此病,治愈率可达90%以上。

四、预防

应坚持自繁自养,非购入不可时,则应严格检疫,隔离观察1个月以上,确实无病时方可合群。平时加强饲养管理,特别是寒冷季节,注意防寒保暖,保持猪舍干燥、清洁卫生。一旦发现本病,立即严格隔离消毒。常用以下药物中任一种进行消毒,1%--2%烧碱溶液、10%漂白粉溶液、10%--20%新鲜石灰乳、10--20%热草木灰水及0.5%--2%甲醛溶液,效果均很好。

点评

请问母猪怎么治啊?奶量少或者无乳主要是这点可怕  发表于 2011-3-10 09:26
下次再得就按第三种方法治疗。看看效果怎么样,做个实验  发表于 2011-3-7 09:5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6 22:4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江苏没有,仔猪价格都八快了。

点评

谢谢参与  发表于 2011-3-10 17:22
8块,我们这都20了  发表于 2011-3-7 09: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9 08:3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呼吸道多

点评

谢谢参与  发表于 2011-3-10 17: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0 08: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没事啊!如果你们家有泡菜!就用泡菜水加点开水和葡萄糖给猪多饮用!切记不要再喂猪食!


补充内容:
我们这边小猪10 一斤!

点评

谢谢参与  发表于 2011-3-10 17: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1 20:3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xieshili 的帖子

晕.这么夸张.这谁还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3 11:5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东没发生大量的,但少量的每年都会发生的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14 05:58,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