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元旦及春节期间,国内猪肉消费量一直保持旺盛状态,所以养殖户们都忙于生猪的出栏和宰杀,并没有及时补栏。春节过后,养殖户补栏积极性高涨,养猪生产或将进入实质性恢复阶段。目前,在全国肉价的“反规律”继续上扬的同时,仔猪、母猪价格也出现了大幅上涨。2月24日,全国仔猪平均价格达到了24.73元/公斤,母猪价格为1529元/头,同比分别涨62.3%、12.9%.在高补栏的刺激下,市场对玉米饲料的需求量将逐渐增多。
此外,从玉米饲料替代品角度看,一般而言,当玉米饲料价格高企的时候,养殖户可以选择干酒糟或澳洲饲料用小麦。那么这两者的替代作用如何呢?据统计,去年前11个月内,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干干酒糟飙升至逾290万吨,取代估计达150万的玉米进口。但是,我们知道,由于酒糟本身数量有限,且其含有的蛋白量也无法与玉米相提并论,所以酒糟的替代量十分有限。澳洲饲料用小麦方面,受澳洲大水影响,2011年澳洲或将有1100万-1300万吨小麦被降至饲料级。但是,同样由于在饲料配比中,小麦与玉米不能完全替代,且目前小麦价格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所以用小麦替代多数玉米的可能性也不大。
综合分析,虽然受外围因素影响,玉米期价应声而下,但是由于有其良好的基本面支撑,笔者认为国内玉米期货继续下探的空间已经十分有限。随着下游饲料需求的增多,后期玉米仍有继续上行的可能。此外,虽然国家相关部门规定国储粮不得提价在北方收储玉米,并叫停了中粮集团等“国字头”旗下东北地区深加工企业的玉米收购,还要求吉林省内主要的深加工企业停收玉米,但从目前收储的情况来看,由于收储价并不存在市场竞争优势,且低于农民售粮的心理价,所以收储工作并不顺利。处于粮食安全考虑,后期国家是否会提价收购?若提价收储,那提价幅度又会是多少?若不提价收购,那又如何能收储到计划的玉米量呢?这些不确定性都为后期国内玉米期货涨幅增添了或多或少的变数。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