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13|回复: 2

[猪场管理] 发酵床养猪技术资料(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25 09:4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生态养猪就是给在养猪过程中给猪一个自然生态的原始生存环境,在现代养猪过程中包括的有发酵床、发酵饲料以及饮水三个方面,在猪的居住及喂养过程中      都是给予一个自然生态的环境。
一、猪舍的建造原则
      发酵床设计的一般性原则,供各猪场在建设或改造中采用
      1、每栏面积以40m2左右为宜,便于垫料的日常养护;
      2、发酵床面积为栏舍面积的70%左右,余下面积应作硬化处理,成为硬地平台,供生猪取食或盛夏高温的休息场所;
      3、垫料高度以保育猪40-50cm、育成猪60-80cm为宜,一般南方地区可适当垫低,北方地区适当垫高,夏季适当垫低,冬季适当垫高;
      4、育成猪养殖密度较常规养殖方式降低10%左右,便于发酵床能及时充分的分解粪尿排泄物,能保持健康养殖环境;
      5、垫料进出口的设计要满足进料和清槽(即垫料使用到一定期限时需要从垫料槽中清出)时操作便利;
      6、加湿装置应保证后期垫料养护加菌时能共用;
      7、通风设施完整,南方夏季加温时要考虑加湿帘。冬季应定时开启排风扇,避免猪舍湿度过大。
二、发酵床猪舍的建造模式
       地上槽模式
       就是将垫料槽建在地面上,垫料槽底部与猪舍外地面持平或略高,硬地平台及操作通道须垫高50-100cm(见图2-2),保育猪50cm左右、育成猪100cm左右       ,利用硬地平台的一侧及猪舍外墙构成一个与猪舍等长的长槽,并视养殖需要中间由铁栅栏分隔成若干圈栏,以防止串栏(见图2-3)。
       图2-3 地上通槽示意图
       优点:保持猪舍干燥,特别是能防止高地下水位地区雨季返潮。
       缺点:造价稍高。
       适应地区:南方大部分地区;江、河、湖、海等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有漏粪设施的猪场改造。
       地下槽模式
       就是将垫料槽构建在地表面以下,槽深40-80cm,保育猪40cm左右、育成猪80cm左右,新猪场建设时可仿地上槽模式,一次性开挖一地下长槽,再由铁栅       栏分隔成若干单元,原猪舍改造时,适宜在原圈栏开挖坑槽(见图2-4)。
       A
       B
        图2-4 地下槽模式
        A 单列式  B 双列式
        优点:冬季发酵床保温性能好,造价较地上槽低。
        缺点:透气性稍差,无法留通气孔,发酵床日常养护用工多。
        适应地区:北方干燥或地下水位较低的地区。
        半地下槽模式
        也称半地上槽模式,就是将垫料槽一半建在地下,一半建在地上,硬地平台及操作通道取用开挖的地下部分的土回填,槽深50-90cm,保育猪40-50cm、育        成猪80-90cm,长槽的建设与分隔模式同地上槽。
        优点:造价较上两种模式都低,发酵床养护便利(见图2-5)。
        缺点:透气性较地上槽差,不适应高地下水位的地区。
        适应地区:北方大部分地区、南方坡地或高台地区。
                          A
                        B
                        图2-5 半地下槽模式
                        A 单列式  B 双列式
                        三、垫料
                        什么是垫料
                        发酵床主要由有机垫料组成,垫料主要成分是稻壳,锯末,树皮木屑碎片,豆腐渣,酒糟,粉碎桔杆,干生牛粪等,占
                        90%,锯末占大部分,其他的占少部分。其他 10%
                        是土,0.3%少量的粗盐。猪舍填垫总厚度约40-90厘米左右。土的用量为总材料重量的 10%
                        左右,要求是没有用过化肥农药的干净泥土;盐用量为总材料的 0.3%
                        ;1立方米的垫料用菌液2公斤.垫40-60厘米,基本上能垫2平米的用量。
                        垫料的基本类型
                        理论上所有的有机物料都能用来制作垫料,但从使用效率及实际应用效果来看,通常应选择碳供应强度大、供碳能力均衡持久以及通透性、吸附性好的材料作主要原料,如木屑、米糠、草炭、秸秆粉等;同时为确保垫料制作过程生物发酵的进程及效果,常选择其它一些原料作为辅助原料。
                        垫料原料按照不同分类方式,可以划分成不同的类型。
                        如按使用量划分,可以分为主料和辅料:
                        1、主料。顾名思义就是制作垫料的主要原料,通常这类原料占到物料比例的60%以上,由一种或几种原料构成,常用的主料有木屑、草炭、秸秆粉、花生壳、蘑菇渣。
                        2、辅料。主要是用来调节物料水分、pH、通透性的一些原料,由一种或几种原料组成,通常这类原料占整个物料的比例不超过40%。常用的辅料有稻壳粉、麦麸、饼粕、玉米面。
                        如按原料性质划分,可以分为碳素原料、氮素原料和调理剂类原料:
                        1、碳素原料。是指那些有机碳含量高的原料,这类原料多用作垫料的主料,如木屑、谷壳、秸秆粉、草炭、蘑菇渣、糠醛渣等。
                        2、氮素原料。通常是指那些有机物含量高以下的原料,并多作为垫料的辅料,如养猪场的新鲜猪粪、南方糖厂的甘蔗滤泥、啤酒厂的滤泥等,这类原料通常用来调节C/N。
                        3、调理剂类原料。主要指用来调节pH值的原料,如生石灰、石膏以及稀酸等;有时也将调节C/P的原料如过磷酸钙、磷矿粉等归为调理剂;此外还包括一些能量调理剂,如红糖或糖蜜等,这类有机物加入后可提高垫料混合物的能量,使有益微生物在较短的时间内激增到一个庞大的种群数量,所以又俗称“起爆剂”。
                        垫料选用的一般原则
                        垫料制作应该根据当地的资源状况首先确定主料,然后根据主料的性质选取辅料。无论何种原料,其选用的一般原则为:
                        1、原料来源广泛、供应稳定;
                        2、主料必须为高碳原料;
                        3、主料水分不宜过高、应便于临时储存;
                        4、不得选用已经腐烂霉变的原料;
                        5、成本或价格低。
                        20平米的猪舍配料以及费用
                        
                        
                              垫料的厚度锯木屑稻壳深层土食盐菌液水麸皮花生壳
                              60厘米9m³6m³1000公斤5公斤24公斤2000公斤  
                              价格100-300元100元 10元480元   
                              60厘米15m³ 1000公斤5公斤24公斤2000公斤100公斤
                              价格200-400元  10元480元 200元
                              60厘米9m³  5公斤24公斤2000公斤50公斤6m³
                              价格100-300元  10元480元 100元100元
                        
                        备注:配方设计的原则是,以惰性原料为主,有适量的营养如能量在内,各种原料的惰性大小排序为:锯木屑>花生壳>稻糠>稻草粉>其他秸秆粗粉,惰性越大的原料,越是要加点营养饲料如米糠或麦麸,不然,全部用惰性原料如锯木屑,则发酵不起来,没有营养在内,无法发酵起来,无法发酵产热,从稻糠开始的其他原料,也至少要加米糠或麦麸等至少50公斤。
                        说明:1、水分的控制要根据垫料的干湿决定加水的多少,要先把菌液加到水中稀释,然后在往垫料里混合,这样能够使菌液垫料要混合均匀,垫料混合之后水分达不到50%左右,还可以再加清水。
                        2、垫料混合之后要堆积3-5天发酵,之后可以铺开,没有场地的朋友可以直接垫进去,表面要用塑料布盖着,3-5天后就可以上猪。
                        3、由于本垫料操作简单,材料容易选购,但是垫料里面的有机物存在过少,刚开始猪床内部温度不高,这样随着猪粪便的增多,有机物的增多,猪床里面的温度就会上升。
                        4、本猪床是根据60厘米的厚度配比,如果你增加厚度,其他的量要随之更加。
                        5、菌液的价格可以根据使用量的大小恒定。猪舍大的朋友可以采用我们的菌种,1瓶菌种35元,可以制作10公斤的菌液,能够做5-10平米的垫床。
                        四、铺垫过程
                        不论采用何种方法,只要能达到充分搅拌,让它充分发酵就可。
                        1、 确定垫料厚度
                          A、育肥猪舍垫料层高度夏天为40-60cm,冬季为60-80cm.
                          B、保育猪舍垫料层高度为60cm,夏天为40cm。
                        2、 计算材料用量
                          根据不同夏冬季节、猪舍面积大小,以及与所需的垫料厚度计算出所需要的谷壳、锯末、米糠以及益生菌液的使用数量。
                        3、 物料堆积发酵
                        将未发酵的谷壳、锯未各取10%备用,
                        第一步,首先按每平方2公斤米糠或麸皮加入1-2公斤益生菌(液体)均匀搅拌,水分掌握在30左右(手握成团、一触既散为宜)。
                        第二步,将搅拌好的原料打堆,四周用塑料布盖严厌氧发酵。室温尽量保持20-25度左右,夏天2-3天,冬季5-7天,发酵好的原料发出酸甜的酒曲香味发酵成功。
                        第三步,将发酵好的米糠或麸皮和其余的谷壳和锯末充分混合搅拌均匀,在搅拌过程中,使垫料水份保持在50-60%,(其中水分多少是关键,一般50-60%比较合适,现场实践是用手抓垫料来判断,即物料用手捏紧后松开,感觉蓬松且迎风有水气说明水分掌握较为适宜),再均匀铺在圈舍内,用塑料薄膜盖严,3天即可使用。
                        第四步,发酵好的垫料摊开铺平,再用预留的谷壳、锯未各10%混合后,覆盖上面整平,厚度约10cm左右,然后等待24小时后方可进猪。如猪在圈中跑动时,表层垫料太干,灰尘出现。说明垫料干燥,水分不够,应根据情况喷洒些水分,便于猪正常生长。因为整个发酵床中的垫料中存在大量的微生物菌群,通过微生物菌群的分解发酵,发酵床面一年四季始终保持在20度左右的温度,为猪的健康生长提供了一个优良环境。
                        五、发酵床日常维护
                        发酵床养护的目的主要是两方面,一是保持发酵床正常微生态平衡,使有益微生物菌群始终处于优势地位,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和病害的发生,为猪的生长发育提供健康的生态环境;二是确保发酵床对猪粪尿的消化分解能力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同时为生猪的生长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发酵床养护主要涉及到垫料的通透性管理、水分调节、垫料补充、疏粪管理、补菌、垫料更新等多个环节。
                        1、垫料通透性管理
                        长期保持垫料适当的通透性,即垫料中的含氧量始终维持在正常水平,是发酵床保持较高粪尿分解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同时也是抑制病源微生物繁殖,减少疾病发生的重要手段。通常比较简便的方式就是将垫料经常翻动,翻动深度保育猪为15-20cm、育成猪25-35cm,通常可以结合疏粪或补水将垫料翻匀,另外每隔一段时间(50-60天)要彻底的将垫料翻动一次,并且要将垫料层上下混合均匀。
                        2、水分调节
                        由于发酵床中垫料水分的自然挥发,垫料水分含量会逐渐降低,但垫料水分降到一定水平后,微生物的繁殖就会受阻或者停止,定期或视垫料水分状况适时的补充水分,是保持垫料微生物正常繁殖,维持垫料粪尿分解能力的另一关键因素,垫料合适的水分含量通常为38~45%,因季节或空气湿度的不同而略有差异,常规补水方式可以采用加湿喷雾补水,也可结合补菌时补水。
                        3、疏粪管理
                        由于生猪具有集中定点排泄粪尿的特性,所以发酵床上会出现粪尿分布不匀,粪尿集中的地方湿度大,消化分解速度慢,只有将粪尿分散布撒在垫料上(即疏粪管理),并与垫料混合均匀,才能保持发酵床水分的均匀一致,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将粪尿消化分解干净。通常保育猪可2-3天进行一次疏粪管理,中大猪应每1-2天进行一次疏粪管理。夏季每天都要进行粪便的掩埋,把新鲜的粪便掩埋到20厘米以下,避免生蝇蛆。
                        4、补菌
                        定期补充EM益生菌液是维护发酵床正常微生态平衡,保持其粪尿持续分解能力的重要手段。补充EM益生菌最好做到每周一次,按1:50-100倍稀释喷洒,一边翻猪床20厘米一边喷洒。补菌可结合水分调节和疏粪管理进行。
                        5、垫料补充与更新
                        发酵床在消化分解粪尿的同时,垫料也会逐步损耗,及时补充垫料是保持发酵床性能稳定的重要措施。通常垫料减少量达到10%后就要及时补充,补充的新料要与发酵床上的垫料混合均匀,并调节好水分。
                        发酵床垫料的使用寿命是有一定期限的,日常养护措施到位,使用寿命相对较长,反之则会缩短。当垫料达到使用期限后,必须将其从垫料槽中彻底清出,并重新放入新的垫料,清出的垫料送堆肥场,按照生物有机肥的要求,做好陈化处理,并进行养分、有机质调节后,作为生物有机肥出售。垫料是否需要更新,可按以下方法进行判断:
                        1、高温段上移。通常发酵床垫料的最高温度段应该位于床体的中部偏下段,保育猪发酵床为向下20-30cm处、育成猪发酵床为向下40-60cm处,如果日常按操作规程养护,高温段还是向发酵床表面位移,就说明需更新发酵床垫料了。可以在加大有机物含量小的垫料加以混合,比如锯末。
                        2、发酵床持水能力减弱,垫料从上往下水分含量逐步增加。当垫料达到使用寿命,供碳能力减弱,粪尿分解速度减慢,水分不能通过发酵产生的高热挥发,会向下渗透,并且速度逐渐加快,该批猪出栏后应及时更新垫料。
                           3、猪舍出现臭味,并逐渐加重。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1-2-25 09:43:56 | 显示全部楼层
QQ:89914771  可以在QQ上交流一下发酵床技术。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4 08:01: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适合现代猪场操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1 12:29,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