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菌种,用灭菌接种环致密划线于琼脂平板表面,用无菌镊子将各种抗菌药物圆纸片分别贴于培养基表面,各片距离要相等37℃培养24小时观察结果。 1.2.4
血清学鉴定 挑取麦康凯上的菌,以马丁肉汤扩大培养,121℃灭活30min,用禽源大肠杆菌O型单因子血清进行平板凝集反应。 毒力试验摘要:2008年从四川某鸭厂发生的以心包炎肝周炎为特征的病鸭群中分离获得1株革兰氏阴性杆菌,定名为SC-2008。经分离培养、形态学检查、生理生化试验、血清学鉴定、毒力实验,分离菌株被鉴定为O78型鸭大肠杆菌。用该菌株进行液体培养制备的油乳剂灭活疫苗,可使鸭获得较好的免疫力,能有效的预防本病的发生。 关键词:鸭大肠杆菌;鉴定;免疫 大肠杆菌可引起鸭败血性传染病,病鸭病变特征为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等,近年随着规模化养鸭业的不断发展,鸭大肠杆菌病的发生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成为目前危害养鸭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培养基:麦康凯和改良马丁,自制;病鸭来源:四川;生化反应管:杭州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 1.2方法 1.2.1
细菌学检查 根据临床症状、发病鸭剖检,主要病理变化有心包炎、肝周炎、胆囊充盈、全身败血症。无菌采取该鸭的脑和肝脏,常规处理,在麦康凯和改良马丁上划线,放入37℃培养箱培养24h,镜检后,挑选单个菌落,继续划线培养。挑取麦康凯平板上的单一菌落,按常规方法进行革兰氏染色。 1.2.2
生化试验 取细菌的纯培养物分别接于微量发酵管,37℃培养24小时,观察结果。 1.2.3
药敏试验 1.2.5
1.2.5.1
半数致死量 将菌液稀释至16×104CFU, 8×104CFU, 4×104CFU, 2×104CFU, 1×104CFU, 0.5×104CFU和 0.25×104CFU细菌,将19日龄肉鸭随机分成8组,每组5只,分别于腿部肌肉攻毒1ml/只,生理盐水设为对照组。 1.2.5.2
哺乳动物接种试验 1.2.5.3
SPF鸡接种试验 取15只21日龄SPF鸡,随机分成三组,将菌液稀释成2.5×105CFU,1×106CFU,5×106CFU,肌肉注射,1 ml/只。 1.2.6
疫苗制备 1.2.6.1
菌液制备 将细菌接种到液体改良马丁培养基,于37℃摇床培养7h,活菌计数,将菌液加入4‰的甲醛于37℃灭活24小时,将菌进行无检、安检。 1.2.6.1
灭活疫苗的制备 取灭活后检验合格的菌液加吐温-80制成水相,与混合油相一起乳化制备灭活疫苗。 1.2.6.2
疫苗性状测定 对制备的油乳剂灭活苗进行物理性状检验、剂型试验、稳定性试验、有效期测定等。 1.2.6.3
灭活疫苗效力检验 用试制的疫苗皮下接种于5日龄健康易感肉鸭40只,0.3ml/只(含一个免疫剂量),于免疫后7d、10d、14d、28d,分别随机选取10只攻毒,另选10只未免疫做空白对照,攻50倍半数致死量的量,计算保护率。 2结果 2.1
菌体形态 接种麦康凯培养基平板上,37℃培养24小时,肉眼观察为粉红色,隆起,表面光滑边缘整齐的S型菌落。代次间菌落大小,光滑度,隆起度,色泽度,边缘整齐度肉眼看不出差别。涂片为革兰氏阴性,两端钝圆的杆菌。 2.2
生化试验 鸟氨酸(+)、甘露糖(+)、甘露醇(+)、木糖(+)、阿拉伯糖(+)、果糖(+)、山梨糖(+)、鼠李糖(+)、半乳糖(+)、棉子糖(+)、麦芽糖(+)、葡萄糖(+)、乳糖(+)、山梨醇(+)、水杨素(—)、七叶苷(—)、枸櫞酸(—)、硫化氢(—)、蔗糖(—)、木糖醇(—)、卫茅醇(—)、肌醇(—)、侧金盏(—)、明胶22℃(—)、糊精(—)、尿素(—)。从结果上看100%符合大肠杆菌的生化特性。 2.3
药敏试验 共做了38种药敏片,主要是氨基糖苷类敏感,其余都有或多或少的耐药性 有效果的主要为: 2.4血清学鉴定 O78血清凝集为阳性 2.5动物攻毒 2.5.1半数致死量 经计算:LD50=0.37万/只,MLD=4万/只 2.5.2哺乳动物接种试验 攻毒16h小白鼠和豚鼠死亡,40h兔子死亡,兔子在攻毒16h体温平均升高2℃,对照健存。均出现皮下出血,肝脏出血,肠道出血,水肿,胶冻样,心脏冠状出血,肺脏出血,胰脏出血,胃出血。取肝脏和心脏细菌分离,均分出大肠杆菌。 2.5.3 SPF鸡接种试验 48小时均出现症状,注射1×106CFU,5×106CFU,鸡在96小时发生死亡,对照正常,剖检均有腿部肌肉出血,心包炎,肝周炎,肠道出血,肺脏出血,气囊混浊胆囊充盈,取肝脏和心脏细菌分离,均分出大肠杆菌。 2.6疫苗制备 2.6.1疫苗性状测定 该油苗为乳白色乳剂,剂型为油包水型。以3 000 r/min离心15 min,疫苗不出现分层现象;在 37℃左右条件下放置21 d,不破乳;2~8℃及室温存放6个月,基本不出现分层现象。保存期测定,2~8℃冷藏保存,有效期为1年;粘度测定时间为3.6 s,适于注射。 2.6.2免疫产生期和免疫持续期试验 免疫7d保护率即达到100%保护,对照鸭全部死亡。到28d保护率未发生变化。 3讨论 3.1对分离的细菌进行形态观察、生化试验及血清学鉴定为O78型大肠杆菌,据报道,与禽病有关的大肠杆菌最常见的是O1、O2、O35、O78等[1]。此株菌可用于制备流行株的疫苗。 3.2分离出大肠杆菌O78对鸭、鸡、小白鼠、豚鼠和兔子具有较高的毒力,在生物学上应引起重视。 3.3由于大肠杆菌带有可传导的抗药性质粒和菌株[2],加上大肠杆菌病防治中,抗生素的普遍使用,使得大肠杆菌的耐药谱越来越宽,,防治效果越来越差;此外,药物防治的成本不断提高,并造成鸭胴体内药物残留而影响公共卫生[3]。因此应用药物治疗大肠杆菌病有一定的局限性。从结果可看出分离株的免疫原性很好,本试验制备的油乳剂灭活疫苗是针对某些地区的疫情而研制生产的,因而在使用过程中能在早期很快地形成群体免疫,具有针对性强、免疫期长的特点,且在使用时不存在散毒问题,安全、可靠。 3.4大肠杆菌是条件性致病菌,普遍存在于鸭群中,当环境改变和抵抗力下降时容易发生此病。因此建议根据当地流行株进行针对性免疫,平时还需要加强环境管理,此为长期预防大肠杆菌病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宋立,宁易宝,张秀英,等.中国不同地区禽大肠杆菌血清型分布和耐药性比较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5,38(7):1466-1473. [2]
Van Den Bogaard , A E , N London , et al . Antibiotic resistance of faecal Escherichia coli in poultry , farmers and poultry slaughterers[J] . J Antimicrob Chermother , 2001 , 47 : 763-771. [3]
Caya F , J M Fairbrother , L Lessard , et al .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risk to human health of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 isolates from chicken carcasses [J] . J Food Prot , 1999 ,62 : 741-746. [4] 李玲,汪铭书,程安春,等.雏鸭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药敏试验及耐药分析[J].中国兽医杂志,2007,43(12):34-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