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45|回复: 1

春天来了,猪副伤寒也随之而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22 10:5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猪副伤寒又称猪沙门氏菌病,主要是由猪霍乱和猪伤寒沙门氏菌引起,2月龄~4月龄仔猪最易感染。初春时节气候多变,温度变化明显,养殖环境稍有不宜,容易引发本病,所以必须认真加以防治。       临床特征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型。①急性型呈败血症症状。突然发病,体温升至41℃以上,食欲不振或废绝,精神萎靡,喜藏于垫草内,寒战。鼻、眼有粘性分泌物,初便秘,后腹泻,排出淡黄色恶臭的稀粪。病后2天~3天,在鼻端、耳、颈、腹及四肢内侧皮肤出现紫色斑,病猪迅速消瘦,低头呆立,步态摇晃,体温下降,不久衰竭而亡。②慢性型最常见。一般来说慢性病猪体温稍高或正常,精神不振,常堆卧在一起,有食欲,后期废绝;有的病猪死前喜喝脏水;有的病猪皮肤上出现湿疹样变化;由于持续下痢,病猪日渐消瘦、衰弱,背毛粗乱无光,行走摇晃,最后极度衰竭而亡。慢性型病程多在半个月以上,有的甚至长达2个月,不死的病猪生长发育停滞,成为僵猪。
      预防措施:①初春温度变化不定,要注意仔猪圈舍的保暖,中午仔猪可适当晒太阳;圈舍保持清洁干燥,食槽要经常洗刷,粪便发酵处理。②加强饲养管理,初生仔猪应争取早吃初乳,并提前补料,以防乱吃脏物,断奶分群时,不要突然改变环境,猪群尽量分小一些。③仔猪断奶前后(1月龄以上),口服仔猪副伤寒弱毒冻干苗进行预防。④较大规模养猪场发病后,应将病猪隔离治疗,猪舍彻底消毒。未发病的猪可用药物预防,在每吨饲料中加入金霉素100克,可起一定的预防作用。
      治疗方法:①复方新诺明,每天70毫克/千克体重,首次加倍,分2次口服,连用3天~7天。②将大蒜5克~25克捣成蒜泥内服,每天3次,连服4天~6天。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1-2-22 12:5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资料。谢楼主提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15 01:32,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