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54|回复: 1

[《北方牧业》] 目前猪场疫情及防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16 16:46: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目前猪场疫情及防控
自2010年11月中旬至今,在主要发生在广东、江苏、山东、河南、河北及辽宁大部、内蒙等地发生由支原体病继发流感,支原体病继发蓝耳病、高热病的疾病,但发病率比较往年要轻。较为严重的是山东、河北、安徽及广东等省份。
1 流行情况
      笔者认为,之所以出现这些疫情,主要是由于散养户的养殖规模较小,投入力度欠缺,再加上防疫保健措施不到位。从总体情况来看,出现发病死亡的大都是那些经济条件差、技术滞后,加之管理不善的散养户养的猪。对于规模化猪场而言,由于管理人员的技术问题,加之投资者又不是业内人士,所以新建的一些规模化猪场也有不同程度的发病及全群覆没现象。
笔者通过调查走访和对部分猪场的病死猪进行解剖诊断,发现猪场发生的猪病多为支原体病继发流感,部分为流感继发支原体病,普通蓝耳病继发支原体病,而高致病性蓝耳病发病率极低。
2 剖检变化
      解剖可见:肺尖叶的胰样变,肉样变,严重的出现虾肉样变。肺大叶气肿,呈鲜红色,间质有少量泡沫,鼻腔有白色透明分泌物,勺状软骨及气管内有白色泡沫状物。蓝耳病猪除有支原体病的症状外,两肺大叶内侧有蓝色肺炎灶,严重的在肺间质可触摸到结节,间质增宽,脾脏边缘有长条梗死灶,肾外形不整,肝肾严重药残,共染明显,病猪嗜睡,扎堆,大便正常。
高致病性蓝耳病主要表现为肺纤维化,橡皮肺,质地硬,失去弹性,充满胸腔,没有肺活量,呼吸道症状相对消失,便血,血尿,神经症状,但发病的较少。
3 治疗方案
3.1 对流感合并支原体病的猪场,应急治表,缓治本。首先清除原发病——流感。
肌肉注射:沙加邦注射液,每4千克体重肌肉注射1毫升,1日1次,连用2天。通过治疗,因流感引起的发烧、打喷嚏、结膜潮红及肺部气肿的症状可完全消失。
拌料:妙立素(80%支原净),每100克拌料1000千克;瑞特奇散(荆防败毒散)200克,每1000千克饲料中添加1.5千克;葡萄糖粉,每1000千克饲料中加10千克。连用5~7天,症状可完全消除。
3.2 对普通蓝耳病并发支原体病的,发烧至41℃以上的猪场,先治疗原发病——蓝耳病。
肌肉注射:合成基因干扰素(猪活因子+合成活因子+退热因子),每5千克体重肌注1毫升,1日1次,连用2天;混感全治(林可霉素+状观霉素),每4千克体重肌注1毫升,1日1次,连用3~4天。或用头孢速治4克,每30千克体重用1支;炎毒克喘舒针(泰乐菌素),每4千克体重1毫升,两种药物混合后肌注,1日1次,连用2~3天。
拌料:抗菌肽,每1000千克饲料中添加2千克;妙立素(80%支原净),每1000千克饲料中加100克;20%替米考星粉,每1000千克饲料中加500克。连用4~5天。
对于食欲废绝的猪只,饮水中加入离子螯合多维素3倍量,葡萄糖粉连饮2~3天,即可恢复食欲。
通过以上方案,普通蓝耳病的治愈率95%以上,而对于高致病性蓝耳病,目前还没有有效药物可以治疗,其死亡率高达95%以上。作为猪场的技术人员在临床上要注意甄别。
    4防控措施
4.1认真做好猪场人员的管理工作,减少本场人员进出猪场次数,杜绝外来买猪人员和车辆进场。
4.2 疫病高发期间,尽量停止从其它猪场进猪,猪场应做到只出不进,不管是什么传染病,最重要的传播途径是病猪或病原体携带猪与健康猪的直接接触,猪场引进疾病的途径就是引种或购买育肥猪。
4.3 认真做好冬春季节的防寒保暖工作,为猪只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这对提高猪群健康和免疫力非常重要。
4.4改善饲养管理,尽量降低应激反应对猪造成的不利影响。频繁注射疫苗也是应激反应,不仅不能达到理想的免疫效果,还可能降低采食量,降低免疫力。
4.5缺水、饥饿、高密度饲养,寒冷潮湿,恶劣的空气质量等都会降低猪的抵抗力,促进疫病的发生。
4.6 搞好环境卫生,保证猪舍的空气质量。冬天在做好防寒保暖工作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做好通风换气工作,避免舍内湿度过大产生过多的有害气体,特别是H2S和氨气,浓度过高会诱发呼吸道疾病。
4.7 在应激反应严重时期,猪对维生素的要求增加,可适量额外添加3~4倍的维生素。
4.8 猪舍及周边环境均需定期消毒,以减少病原微生物的含量。
4.9 严格按照清污、冲洗、消毒、晾干、转入消毒程序,做好腾空猪舍、走廊及场区空地的定期消毒和灭鼠杀虫工作,控制猫狗等在猪舍窜动。
  5 建议与体会
笔者建议,在做好疫苗的同时,一定要做好保健。疫苗不是万能的,不做疫苗是万万不能的。切实做好对猪群危害最大的病毒性疫病的防疫工作,如:猪瘟、伪狂犬、细小病毒病、口啼疫、乙脑等病毒感染后很难控制的疫病。
     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通过抗体的检测和ELISA检测,发现肽制剂对猪群的保健可起到任何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都无法比拟的作用,请规模化猪场大胆尝试。做了疫苗不等于猪场不发病,对疫苗的保护,尤其对免疫抑制病的保健,一定要在饲料中添加能提高机体免疫力的肽制剂,尤其在10月下旬至来年的3月中旬,是呼吸道疾病、病毒病、免疫抑制病的高发季节,更要添加肽制剂,其它季节可实行脉冲式给药。
    有人认为,保健就是添加抗生素,其实是错上加错。如氟苯尼考、阿奇霉素、头孢类等都是严重破坏机体免疫的,可引起高度的免疫抑制和消化功能紊乱、维生素缺乏和二重感染以及肝肾的药残、代谢通道的堵塞等。
在这里,笔者特别提醒广大养殖户,目前市场上20%的替米考星,其实里面的主要成分是氟苯尼考和泰妙菌素,有的动保厂家内部称超级泰妙菌素,所以在药物的选择上一定要选正规厂家的,不要贪图便宜廉价购买小厂家的药品。台湾地区在对蓝耳病和支原体病等进行治疗时用的就是替米考星,效果非常好。而为什么国内有的养殖场户用了替米考星却没有效果,原因就在于此。
    另外,提醒广大养殖户和技术人员,在使用替米考星进行肌肉注射时,会有20%~30%的猪发生猝死,请谨慎。
               石家庄市聚力生物畜牧业有限公司   莫清江(高级兽医师)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发表于 2011-2-16 17: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6-2 12:54,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