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06|回复: 1

[奇闻佚事] 鞭春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13 14: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鞭春牛,又名鞭土牛,唱春牛,跳春牛,春牛会。此俗起源甚古。高承《事物纪原》:“周公始制立春土牛,盖出土牛以示农耕早晚。”周族是农业民族,统治者又重视农业,周公制鞭牛之礼是完全可能的。《周礼·月令》:“出土牛以送寒气。”汉代鞭春牛已相当流行。《后汉书·礼仪志》:“立春日,……京师百官皆衣青衣,郡国县道官下至斗食令吏皆服青帻,立青幡,施土牛,耕人于门外以示兆民。”以后一直沿用下来,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鞭春牛之风日益活跃,遍及乡里。康熙《济南府志·岁时》:“立春日,官吏各具彩仗,击土牛者三,谓之‘鞭春’,以示劝农之意焉。为小春牛,遍送缙绅家,及门鸣鼓乐以献,谓之‘送春’。”鞭春牛是立春节的活动,是春耕伊始的标志,最初的鞭春牛可能用的是真牛,后改为土牛,清末时期又改用纸牛,即以竹为骨架,外糊以纸。
  春牛的形象有一定规定,也是根据干支来制作的。清人阮葵生《茶余客话》卷十三“立春鞭土牛,必备五方之色。宋景佑元年颁《土牛经》,丁度作序。其法以岁之干色为首,支色为身,纳音为腹。以立春日干色为耳、角、尾。支色为胫、纳音色为蹄。至今遵之。”在《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一百四十七有“造春牛法,日短至,辰日,取土水木于岁德之方。木以桑柘,身尾高下之度,以岁八节四季,日十有二时,踏用府门之扇,左右以岁阴阳,牛口张合,尾左右缴。芒立左右,亦以岁阴阳,以岁干支纳音之五行。三者色,为头身腹色,日三者色,为角身尾,为膝胫,为蹄色。以日支盂春季为笼之素,柳鞭之结,于之麻苎丝。牛鼻中木,曰拘脊子,桑柘为子,以正月中官色为其色也。”也就是说,牛头以立春年的干支确定,身躯以年的地支来确定颜色,腹色以年纳音决定,耳、角、尾配立春日干支,胫色配立春日地支,蹄色配立春日纳音,牛嘴阳年张开,阴年合拢,牛尾阳年左摆,阴年右摆。干支由五种物质组成,各有其色,即金为白色,木为青色,水为黑色,火为红色,土为黄色。根据其相对应或相克关系,决定春牛的形象。以戊申的春牛而言,其中就有许多讲究:
  戊属土,土呈黄色,牛头为黄色;
  申属金,金呈白色,牛身为白色;
  立春年纳音属土,牛腹为黄色;
  立春日干属金,金为白色,牛角、耳、尾俱白;
  立春日支属木,木为青色,牛胫为青色;
  立春日纳音属木,木为青色,牛蹄为青色;
  戊申系阳年,故牛开口,牛尾左缴,阴年则牛口合,牛尾右缴。
  立春日干属金,克金者火,火呈红色,牛笼头,拘绳皆为红色;
  戊申系阳年,牛踏板用县衙门左扇门。
  从上述事实看出,清朝每年六月都责成钦天监按年建干支,推算次年春牛之颜色、形象、绘色、 制成春牛,芒神图,然后发往各地府县,各地官员再依图绘制春牛,芒神像,由主管祭春,众人持鞭打春牛,举行隆重的祭春仪式。春鞭又名春杖,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八引《岁时杂记》:“春杖事用五彩丝缠之,官吏人各二条,以鞭春牛。”其实,春鞭用料也很讲究,以立春日时间确定,即地支:寅、巳、申、亥用麻,子、卯、午、酉用苧,丑、辰、未、戌用丝。后来也有用彩纸装饰春鞭的。
  除大春牛外,还用纸做成一种小春牛,可以互相赠送,作为祈求丰收、驱走寒意的象征。康熙《大兴县志》卷六:近春时,“乃分献别朔小芒神、土牛于各绅士家,谓之送春。”
  在鞭春牛时,各地还唱民歌,故有唱春牛之谓。民国《义县志·岁时》:“比时,装春官者每以丐者充之,翌晨,众官齐集署前鞭牛,曰‘打春’。邑令在后,约正在前,各执纸鞭鞭牛,唱:‘一鞭曰风调雨顺,二鞭曰国泰平安,三鞭曰天子万岁春’。”这些民谚正是人们鞭春牛的心态。
  在立春活动中,起初是由人扮演春神,其首以木雕成,套在人头上,穿上红或白色长袍,胸前开 口,可往外看,他牵牛而行,象征木神促进春耕。这里提出一个问题,即在迎春时必须进行驱傩活动。宋代的《大傩图》就是一幅“活动于立春节令中的迎春歌舞,因此或可称为迎春舞队(或社火)。”①其实,自古以来鬼神就是混杂的,又是对立的,请神必须驱鬼,这是一个问题的两方面。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一方面祈求正面的神灵保佑,另一方面又要驱赶走反面的疫鬼。这方面的资料是相当多的。康熙《济南府志·岁时》:“(立春日)里人、行户扮为渔樵耕诸戏剧,结彩为春楼.而市衢小儿,着彩戴鬼面,往来跳舞,亦古人 乡傩之遗也。”其中的鬼脸,既是娱乐之举,也是一种傩仪反映。乾隆《雒南县志·民俗》:“立春之日,人饮春酒,食白萝卜,谓之咬春,儿童买鬼脸及小春牛以为戏。”这里的面具已具有儿童面具的性质了。在南方民间还有一种苧春,即在立春日,家家户户取樟叶,加少许柴火,然后引火点燃,在阶沿、中堂、房内焚烧,从内而外.作驱赶状,唱歌呼号,最后放爆竹,俗称以火助阳,驱走阴气,这样就会没有害虫,农业丰收,也可使人体安康。可知春是一种古老的打鬼或古傩仪式。
  山东潍坊年画中有一幅《春牛图》,上部绘有 芒神和春牛,下为二人吃春饼,其上有一段文字:“我是上方一春牛,千差万派我下遍地游,不食人间草和料,专吃散灾小鬼头。”从中看出春牛本身就是一种吉祥物,是神灵所使,“专吃散灾小鬼头”。人们不仅送小春牛,还把抢来的春牛土和水,涂在灶上,认为可除邪气,全家平安。在这里春牛又成为一种避邪巫术了。
  在其他地区也有自己的春牛形象,如苏州桃花坞的春牛图,在该图其前有一牛郎牵牛,牛驮着财宝,后一官人持扇鞭牛,贵州台江苗族的春牛图,不仅绘有春牛,还绘有农具、耕地等动作。
  牛: 唐代诗人元稹《生春》诗:“鞭牛县门外,争土盖春蚕。”先“鞭”而后“争”,是古代送冬寒迎新春风俗语的两部曲。 鞭春牛又称鞭土牛,起源较早。《周礼·月令》:“出土牛以送寒气。”后来一直保留下来,但改在春天,盛于唐、宋两代,尤其是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使鞭土牛风俗传播更广,以至成为民俗语文化的重要内容。 康熙《济南府志·岁时》:“凡立春前一日,官府率士民,具春牛、芒神,迎春于东郊。作五辛盘,俗名春盘,饮春酒,簪春花。里人、行户扮为渔樵耕诸戏剧,结彩为春楼,而市衢小儿,着彩衣,戴鬼面, 往来跳舞,亦古人乡傩之遗也。立春日,官吏各具彩仗,击土牛者三,谓之鞭春,以示劝农之意焉。为小春牛,遍送缙绅家,及门鸣鼓乐以献,谓之送春。”鞭春牛的意义,不限于送寒气,促春耕,也有一定的巫术意义。山东民间要把土牛打碎,人人争抢春牛土,谓之抢春,以抢得牛头为吉利。浙江境内迎春牛的特点是,迎春牛时,依次向春牛即叩头,拜完,百姓一摇篮而上,将春牛弄碎,然后将抢得的春牛泥带回家撒在牛栏内。由此看出,鞭春牛还是种繁殖巫术,即经过迎春的春牛土,撒在牛栏内可以促进牛的繁殖。 我国少数民族也有慰问耕牛的习俗,称为“献牛王”。贵州的荔枝、罗甸、安龙等地的布依族,以农历四月初八为牛贺岁。是日,让牛休息一天,让牛吃糯米饭。仡佬族的牛王节也称“牛神节”、“敬牛王菩萨节”、“祭牛王节”,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举行。那一天,人们不再让牛劳动,并用上好的糯米做两个糍粑,分挂在牛角上,然后将牛牵到水边照看影子,以此种方式为牛祝寿。在贵州榕江、东江一带的侗族中,每年夏天六月初六举行“洗牛节”,届时春耕已结束,人们把牛牵到河边洗澡,并在牛栏旁插几根鸡毛和鸭毛,表示为牛洗耳恭听尘,祈祷耕牛平安健壮。 丧葬在布依族的人生礼俗中,是一个比较隆重的项目,其仪式是转戛,而转戛仪式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砍牛。近人董振藻在 《黔中苗乘》中有这样的记载:“亲死,选牛一头或数头,亲戚朋友携鸡来祭,即绕牛而奠之(相传前亲死,分食其肉,今以牛代之)。奠毕,屠牛分食而散。”流行于云南中部、丽江山区的纳西族在丧葬时有跳耗牛的风俗。老人死后,火化取骨,主人在院内燃起火堆,来客围在四周,跳丧葬舞,领舞者唱着挽歌。歌舞毕,众人依次向骨灰跪拜。随后牵来一头牛,提起牛耳,将一碗牛奶灌进去。若耗牛扬蹄蹦跳,即为好兆;若不跳,再灌一碗,则认为亡灵不要此牛,就要另换一头再灌,然后捆住牛的四蹄,请父母双全的健壮男子宰牛。通常先取牛 心,再剥皮分肉,将牛心、牛肉献于骨灰袋前,称“生祭”。肉煮熟后再祭一次,称为“熟祭”,祭毕埋骨入土。 在汉族交际风俗中,有“结牛财亲”一说,流行于湖南一带。在当地,一头 牛几户其用的称为结牛财亲,并视作亲戚,牛的所有权一旦换成别人,其“亲戚”关系也到此结束流行于陕西留坝县等地的“牛王会”,是为老人做寿的称谓,因为牛耕田犁地,有功于人,并且排在生肖的前列,以牛为名给老人祝寿,以表示尊敬。 苗族有抢牛牛尾的婚姻风俗,流行贵州西北一带。男女订婚后,女方要喂养一头黄牛,待婚礼那天将牛牵到现场,度用两根z绳索绊信牛腿。然后由新娘一刀砍下牛尾,新郎会立刻上去抢夺牛尾,若能在女方父母到来之前夺得牛尾,便可立即成婚,否则婚姻告吹。                            最有巫术意义的还是人体节日装饰——春燕。《荆楚岁时记》:“立春之日,悉剪彩为燕戴之,帖宜春二字。”春燕又名幡胜、彩胜、春书。康段成式《酉阳杂俎》:“北朝妇人,……立春进书,以青缯为帜,刻龙象御之,或为哈蟆。”《武林旧事》卷二:“前一日,临安府进大春牛,设之福宁殿庭。……预造小春牛数十,饰彩幡雪柳,分送殿阁,巨各随以金银线彩段为酬.是日赐百宫春幡胜,宰执亲王以金,余以金裹银及罗帛为之。系文思院造进,各垂于幞头之左人谢。”后来又称幡胜为“闹娥儿”、“斗蝶”、“闹嚷嚷”、“长春花”、“象生花”等。明代《酌中志》:“立春之时,无贵贱嚼罗卜,曰‘咬春’。……自岁颜色装就者,亦有用草虫蝴蝶者,或簪于首,以应节景。”明沈榜《宛署杂记》卷十七立春:“戴闹嚷嚷”,以乌金纸为飞娥、蝴蝶、蚂蚱之形,大如掌,小如钱,呼曰:‘闹嚷嚷’。大小男女,各戴一枝于首中,贵人有戴满头者。”王夫之《姜斋文集》:“以乌金纸剪为蝴蝶,朱粉点染,以小铜丝缠缀针上,旁施柏叶,迎春元旦,冶游者插之巾帽。”《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一百四十七:“今京师凡盂春之月,儿女多剪彩为花,或草虫之类插首,曰闹嚷嚷,即古所谓闹装也。”近代又称为春鸡。例如在民国《翼城县志 岁时》:“士女剪彩为燕,名春鸡,贴羽为蝶,名‘闹蛾’;缠绒为杖,名春杆,各簪头上,以斗胜焉。”的记载。
  这种春鸡,最早的形态应该是天然花朵,后来才以布帛为之,甚至以彩纸充任,但是它决不是一般性的人体装饰,而是立春节时人们佩戴的避邪物,具有去邪求吉的寓意。
  ①孙景琛:《大傩图名实辨》,载《文物》,1983年,第3期。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1-2-13 15:41:44 | 显示全部楼层
乾隆帝也耕地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5-18 23:44,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