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28|回复: 1

[水产] 专家称十五年内洞庭湖江豚将灭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13 11: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久前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启动的一项最新调查表明,洞庭湖江豚数量总体仍呈下降趋势。专家预测,如果现状依旧,在未来15年内江豚即将灭绝。

  长江干流曾是豚类最理想的栖息环境,但随着人类活动的扩展,长江豚类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白鳍豚和长江江豚都是生活在长江里的珍稀动物。江豚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近20年来,长江江豚种群量快速衰减,它们仅分布于部分长江江段,以及与长江相连的洞庭湖和鄱阳湖这两个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中。

  2月12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正式公布今年年初洞庭湖江豚考察结果。他们首度与科学家和来自林业、渔业、环保等相关行业专家,首次在洞庭湖区域使用水下声呐系统开展监测,借此更科学地了解洞庭湖江豚的数量和分布状况。

  记者了解到,这次历时25小时,行程约170公里的考察,共记录到江豚48次,106头。

  “这次考察结果表明,洞庭湖江豚数量上虽然没有大的变化,但总的趋势仍在下降。”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克雄说。

  近几年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对洞庭湖江豚进行了连续的调查研究后发现,全球气候变暖和航运、渔业、污水排放以及水利工程建设等各种人类活动对洞庭湖环境的影响巨大。

  “我们对江豚虽然开展了多年的研究和救护,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的行动也在长江流域6个保护区大力开展。”世界自然基金会长沙项目办公室官员韦宝玉说,“要改变江豚目前恶劣的生存环境,需要我们摒弃部门、地域的界限,站在流域的高度,部门与社会携手,真正保护好江豚与其赖以生存的栖息地。”

  岳阳市――鲶鱼口的水域是江豚重要的栖息地,种群数量比较大而且稳定,但是目前水域没有受到任何形式的法律保护,存在过度渔业、航运以及商业采沙等活动,对豚类栖息地的影响严重。项目组通过多年考察认为,提升自然保护区级别,加强保护区渔业管理迫在眉睫。他们建议当地政府尽快将这片水域列为省级江豚自然保护区。

  而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赵启鸿则认为,除了提升保护区级别外,更重要的是加强对非法渔业活动的控制和打击力度。他建议在洞庭湖中目前的江豚保护区范围执行严格的非法渔业活动控制政策,严格禁止在部分水域从事电捕鱼和使用定置网。

  记者在岳阳市采访时,当地一些环保人士建议,加强对商业采沙的管理,利用沙坑作为江豚避难水域。他们介绍,洞庭湖部分水域商业采沙存在着无序、无限制的状态,严重影响江豚的生存。合理的管理和有控制的商业采沙,既有利于湖区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也有利于湖区航道的稳定。

  来源:新民网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1-2-13 11: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专家的话  没几个是真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20 03:52,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