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46|回复: 0

[饲料] 中国久旱或推高全球小麦价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11 11: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北部地区的久旱正在威胁今年的粮食产量,这可能打击中国政府抗通胀的努力,并且推高全球小麦价格。在国际市场关注下,中国政府昨天表示将投资约90亿元加强旱区的农田水利设施,以稳定各界对中国粮食生产与价格稳定的信心。

  针对中国以及全球小麦价格走势,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本周二发表报告,指中国北方旱灾是一个“潜在的严重问题”。报告认为,旱灾可能导致中国零售麦粉价格较1月上涨8%,较去年同期上涨16%。

  另一方面,中国总理温家宝昨天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

  据新华社报道,温家宝在会上警告,当前的粮食生产“面临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河北、河南、山东等省份冬小麦主产区旱区持续发展,而且据预测旱区降水将继续偏少,主要江河来水总体将继续偏枯。

  种粮成本上升,农民种粮效益下降,以及一些地方出现放松粮食生产倾向,也是中国保持粮食稳定增产的困难。

  10项扶持粮产措施温家宝批评说,中国在粮食连续7年增产后,“盲目乐观情绪有所滋长,麻痹懈怠倾向有所抬头”,对困难和挑战估计不足。

  会议确认了10项对小麦进行补贴等其他扶持粮食生产的措施。

  其中,中央财政预安排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2亿元,主要用于冬小麦农民购置抗旱节水机具补贴。

  北部与中部旱情已持续四五个月政府也会在先期安排的40亿元基础上再安排20亿元,用以改造旱区大型灌区骨干工程与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根据需要也会建设抗旱应急水源和灌区田间工程。实施上述政策,中央安排资金67亿元。

  会议也决定,将政府今年对三类稻谷的收购价提高约10%至20%。

  至今,肆虐于中国北部与中部的旱情已持续四五个月。截至官方本月8日的统计,作物受旱面积1亿1200万亩,比上周增加3400多万亩。

  由于旱区的小麦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国际市场人士近期为中国小麦减产与国际粮食价格可能上涨而担忧。

  穆迪公司旗下子公司穆迪分析(Moody"sAnalytics)经济分析师陈志雄昨天发表报告提出,中国今年可能需要进口相当显着分量的小麦来弥补国内产量的减少。

  在中国因素以外,俄罗斯罕见大旱、加拿大暴雨,阿根廷干旱天气与澳洲水灾也都可能导致国际小麦价格上扬。本周二,美国的小麦期货价格就飙涨到30个月来的新高。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认为,从中国旱灾来引导国际粮价上涨的预期,属于市场炒作行为。中国有储备小麦总量5300万吨,另有3500万吨玉米储备和4700万吨稻谷储备,这确保政府有能力在短、中期内调节粮食供应量,平抑价格上涨压力。

  但国际舆论也认为,如果中国的农业基础设施与生产力不能显着提升,随着中国变得富裕,粮食需求提高,国际粮食价格将始终在各种话题炒作下,面对价格剧烈波动的风险。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3 17:23,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