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945|回复: 6

[家禽] 武汉:一年吃掉一亿只鸭 鸭源缺口近三千万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5 10: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6262028.jpg

  楚天都市报讯 本报记者龙滢

  一年吃掉一亿只鸭

  江城百姓多爱吃鸭,喝鸭汤、吃鸭脖已成武汉三镇的一道饮食文化风景线。据统计,武汉人一年能消费1亿只鸭。

  武汉精武鸭脖协会秘书长刘世平介绍,在刚刚结束的2010年,协会下各鸭脖企业的年产值,在2009年50亿元的基础上增长了20%。

  省畜牧兽医局副局长陈红颂讲了一个故事:一次,他参加一个全国水禽产品大会,一位北方畜牧局负责人对他开玩笑说:你们湖北人太喜欢吃鸭了,我们养殖的鸭子全被你们的企业买走了。

  陈红颂说,不是我们湖北人太爱吃鸭,而是我省肉鸭加工企业生产加工能力很强。目前,汉口精武食品工业园有限公司年可深加工鸭肉产品4万吨;武汉飘飘、武汉德丰、湖北鸿翔、湖北保康绿源等肉鸭养殖与初加工企业年出栏加工肉鸭4000多万只;荆州小胡鸭是一家专门加工淘汰蛋鸭的深加工企业,年可加工淘汰蛋鸭500-600万只。

  加工企业“等鸭上架”

  室外寒气逼人,室内暖意洋洋。在武汉市黄陂区武湖生态农业园,武汉市春江禽业有限责任公司的现代化鸭苗孵化车间,一批批鸭苗接连不断从电脑控制孵化机中孵出。

  在这个我省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鸭苗生产企业,每天有3-4万只世界王牌肉鸭——英国樱桃谷鸭鸭苗降生。这些鸭苗有3-4成卖到省内肉鸭养殖企业,余下的卖到山东、江苏等外地。“虽说鸭苗紧俏,可武汉精武鸭脖的鸭源,近八成来自山东”,昨日,武汉精武鸭脖协会秘书长刘世平感叹:武汉的鸭产品加工闻名全国,养殖业却跟不上加工业的步伐。

  发出同样感叹的,还有湖北周黑鸭。在周黑鸭,每天的卤鸭、鸭脖、鸭掌、鸭肠等源源不断发往省内百余家专卖店。在全年卖出的2000万只鸭子中,云梦、安陆、仙桃等本省的肉鸭仅占四成。

  湖北周黑鸭公司副总经理郝立晓无奈地说,在庞大的需求中,他们只有向福建、江西、山东等外省采购肉鸭,填补近六成的需求空缺。下一步,他们将在湖北更多地区建立上规模的养殖小区。

  汉口精武、荆州小胡鸭等肉鸭加工企业,同样面临相同的问题。

  武汉精武鸭脖协会秘书长刘世平介绍,武汉鸭产品品牌在全国影响渐大,还是近五年来的事情。由于武汉鸭产品品牌发展迅猛,上游养殖链还来不及跟上。而山东等地的农产品加工产业本身就很发达,故其鸭产品的产业链相对完善。

  按2009年全省鸭出栏7427万只来算,即便武汉消化掉全省产量,仍有约三成需从外省采购。由此,市场也就出现“北方养鸭、南方吃鸭”的说法。

  千湖之省养不好鸭?

  1月7日,全省水禽产业化龙头企业座谈会在省畜牧局进行。和以往的其它农产品加工企业座谈会不同的是,此次参会的省内十余家肉鸭加工企业负责人,没有向主管部门要政策、要资金,而是异口同声直喊:本省肉鸭供应跟不上,鸭源告急!

  武汉德丰公司从2008年起进入肉鸭加工行业,企业一年能屠宰肉鸭约1000万只左右,而去年仅加工肉鸭200万只。该公司总裁陆顺生说,“加工生产线吃不饱”。他表示,政府部门能否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农户养鸭,保证加工企业的肉鸭供应。

  有人说,既然肉鸭不够,那就加快养殖呗。

  此说不错。其实湖北作为千湖之省,具有饲养水禽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条件,全省有水面积700多万亩,100公里以上、径流每秒5立方米以上的河流26条,水资源丰富。此外,农副产品资源丰富,能为发展水禽业提供富足的饲料资源。

  守着这么好的资源,肉鸭养殖却并未跟上,这又是为什么呢。汉口精武副总余琳介绍,养鸭涉及到环境问题,鸭子离不开水,农户养多了,如果管理没有跟上,可能会影响当地水源;其次,鸭产品市场价格时有波动,而农户对养鸭利润期望值太高。

  荆州小胡鸭总经理胡秀容认为,我省肉鸭养殖大多以农户散养模式,但农户对鸭子的疾病防控能力较弱,也使农户养殖肉鸭的积极性不高。

  这些人士进一步分析,目前我省水禽饲养方式落后,多以农户分散养殖为主。我省种鸭场规模小、设施落后,水禽品种混杂,品种质量参差不齐,供种不稳定;而肉鸭主要采用大棚养殖方式进行饲养,养殖设备设施落后,饲养环境脏乱差,饲养密度大,饲料转化效率低。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全省水禽业的产业化发展。

  鸭产业链

  种鸭、鸭苗孵化——春江禽业、湖北鸿翔等——肉鸭养殖湖北保康绿源等——屠宰加工湖北奥信畜禽实业公司等——深加工、销售周黑鸭、汉口精武等

  目前我省鸭产业在深加工、销售环节发展强大,但上游的肉鸭养殖环节相对薄弱。

  政府企业共养“亿只鸭”

  十二五将实现产销自给自足

  “我省肉鸭加工、销售都不存在问题,所以,发展我省肉鸭养殖产业,前景广阔”,这一观点得到我省各大肉鸭养殖企业负责人的赞同。

  省政府、武汉市政府也十分重视鸭产业,2008年具体制定了肉鸭产业发展规划:要在三至五年的时间内,使我省肉鸭产销量达到2亿只(简称亿只鸭工程),使肉鸭产业成为我省畜牧业的又一支柱产业。

  春江水暖鸭先知,我省肉鸭养殖企业“跟上”加工企业的步伐,就在眼前。

  鸭产业链日渐完整

  去年底,武汉农业集团携手四川新希望集团、山东六和集团共同投资6000万元,组建武汉六和食品有限公司,与集团所属的春江禽业公司、华中春牧禽苗孵化公司、新农泰饲料公司、艾立美科技公司等形成完整产业链。武汉六和达到满负荷生产后,可年屠宰肉鸭2000万只,提供近千个就业岗位,为1400个养殖户增收4000万元以上,带动整个水禽产业链发展。

  据介绍,武汉农业集团正在武汉市郊推广“六提供一回收”模式:由集团提供鸭苗、饲料和技术服务等,农户按照合同要求进行饲养,成鸭达标后回收,保证农户每只肉鸭的毛利润在2元左右。鸭苗一般养殖40余天即可上市,按照每年5000至10000只的养殖规模,养殖户可实现毛利润6万至12万元。

  湖北孝昌鸿翔负责人介绍,该公司采取“公司+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为农户提供“五统一”服务:统一提供鸭苗给农户,统一供给饲料,统一提供技术服务和兽药,统一防疫,统一回收毛鸭。同时公司与农户签订养殖合同,统一按保护价回收。

  “十二五”将自给自足

  眼下,我省畜牧部门已制订出“十二五”水禽发展目标:到2015年,肉鸭出栏量1亿只;肉鸭粗加工20万吨,精细加工15万吨,加工产值80亿元。

  省畜牧兽医局建议,政府部门要加大资金扶持,建议增加扶持资金1000万元,在水禽主产区的40个县市,每县市发展5到10万只以上的蛋鸭小区。围绕1-2个大型水禽加工企业,在武汉市周边县市,建立50个年出笼肉鸭50万只以上的肉鸭养殖场,其中武汉市建设40个。

  值得注意的是,要以武汉市“1+8”城市圈为主的汉口精武、武汉飘飘、武汉周黑鸭、仙桃德昌、孝昌鸿翔、大冶永远等肉鸭加工龙头企业为依托,建设以武汉市“1+8”城市圈为主的亿只肉鸭产业基地。提高优质、适合深加工的小体型肉鸭生产比例,提高新建大体型肉种鸭场的门槛,以达到调整肉鸭产业结构的目的。

  春江禽业公司总经理王先猛认为,如果我省水禽产业链崛起,本地鸭成本将持续降低,在与山东鸭的竞争中不占劣势。尤其是采购本地肉鸭,也可以节省不少物流采购成本。他预计,未来1至2年,精武鸭脖等本地加工企业有望全部用上本地鸭。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1-1-25 13: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精武鸭脖做的不错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5 14:3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回去养鸭应该不错哈
精武的鸭子没周黑鸭的好吃哦,而且不同买点的味道都不同,让人无从分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5 14:5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鸭产业链日渐完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6 09: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鸭子有啥好吃的,多吃点素好了,对身体更有好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6 09:5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周黑鸭是后起之秀,精武鸭在武汉卖的才好吃,久久丫还是不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6 10:28:08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武汉一年吃掉一亿鸭脖我信,鸭肉应该是卖到其他地方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22 09:35,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