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gbmmr

[卢亮发言] 乳猪料配方三原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7 15: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卢老师把我们胃口吊起来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0 00:5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bmmr 于 2011-1-20 01:23 编辑

2、熟化:乳仔猪的消化能力受胃酸分泌能力和胃蛋白酶释放和激活的影响;熟化的直接方式是热加工,其本质在于使物料分子健断裂、理化活性增加。对淀粉质及糖(大豆糖原)的消化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并使蛋白质抗营养因子、植物油变性降低抗原,得以提高消化率,从而使乳仔猪有能力利用这些物料。

熟化的另一个直接的描述是糊化,无论对于猪禽,都有类似的效果,尤其幼龄动物。

熟化在乳猪料配方中的应用:
熟化有两种基本的方式,一种是直接的热加工,本身不添加或少添加额外的水分,例如膨化过程本身是一种热加工,常被用于大豆或者玉米的膨化处理;对于热加工使物料分子键断裂的作用而言,膨化麦麸的增值效用将大于玉米膨化的效用,或者膨化小麦粉的增值效果也会大于玉米,其区别在于,膨化对小麦粉淀粉链的长短的影响比玉米粉要大的多。而相对于玉米微粉提高比表面积和玉米膨化的比较效果差异并不大。

另一种热加工是由水分参与的方式进行,蒸煮本身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水分参与的结果是水解,将直接导致物料本身理化性质的改变,在淀粉获得更多易消化的糖原,并破坏物料本身致密的结构;实际应用中,高温少量参与的水分仍然有效,例如采用高温调质工艺用于制造乳猪料,或者湿法膨化本身都具有这种效果。

现实中更多使用的方法是直接采购这些本身经过高温熟化处理的物料,例如,豆粕、鱼粉、血浆蛋白、乳猪料所用的大豆油脂等都是经过热加工的;这些物料不经热加工难以用于幼龄动物;其中历史上热炒的大豆减少乳猪的腹泻都是典范。

水化热加工对于乳猪日粮的典型例子是:煮熟的豆子随便吃,尽管有高达34%的大豆蛋白,直接饲喂乳猪都不会有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水化热加工的物料,在冷却过程中由于淀粉链的重排,容易形成更致密的结构,导致难以消化,也是弊病之一,这个过程俗称“回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 12: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鼓掌,欢迎卢老师的精辟论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30 23: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卢老师的分享!要好好学习才能融会贯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6 02:41:5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上的,您的回复让我又看到这个帖子,原来还没写完,呵呵。。

乳猪料配方的第三个原则是抗原:

抗原的意思是饲料原料中导致肠道或肌体产生过敏反应的一类物质,这里主要是指一类蛋白质,比如大豆抗原,也有其他的物质;生大豆会有很高的抗原,会导致严重的过敏反应,并可看到严重的体况下降和腹泻。

配方设计时尽可能减少抗原的影响是有效的,比如大豆通过膨化处理或者其他热加工方式,都有利于减少抗原,发酵豆粕也会大幅度减少抗原,都有利于大豆蛋白质的有效利用。

事实上,不仅对于大豆,生鱼粉、牛乳来源的奶粉、未经熟化的新鲜小麦、未经充分熟化的大豆油等都有抗原的影响,普遍的热加工对减少抗原都是有效的,其他的要通过水解、酶解或发酵等多种方式来减少。

采用生理调节剂来缓解抗原的影响,也是乳仔猪料产品设计的技术手段之一。另一种方式是通过营养肠道来增强这种抗应激能力,我们分析认为,乳仔猪料中添加血浆蛋白的效果不仅来源于本身的营养,另一方面的重要作用是对抗原有较好的缓解或者消除的作用,这种作用一般的表现为抗应激能力提高。这里没有谈到血液制品由于质量问题导致的安全性。

抗原导致的乳仔猪问题主要表现在断奶仔猪和保育段的配方设计,其中抗原导致的腹泻约占腹泻总比例的30~100%;这种情况下,即使通过药物或氧化锌的添加减少了腹泻,生长性能也会有严重的影响,尽管使用了高消化率的原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6 17:31:22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讲完了,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7 05:5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gbmmr 的帖子

你好,卢老师。乳猪肠道食糜变为“豆腐脑”状,应该是与肠道中存在抗体丰度相关,而非是“缓释”的结果,即肠道需要延长消化吸收时间。哺乳仔猪免疫机能以被动免疫为主。作为抗原密集的肠道,母乳中有大量的抗体不被吸收,而是留在肠道中。如果食入饲料为机体识别为抗原,则“豆腐脑”实际上是抗原与抗体反应的结果,而非与吸收相关,至少非主要相关因素。
至于下文提及的大豆蛋白粉,因其中有大量的抗原,故而形成“豆腐脑”。玉米蛋白粉抗原相对少,因此,玉米蛋白粉很少需要预加工。
“豆腐脑”机制是否与延长吸收有关,可否敬请给予说服力的论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7 06:2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做好的豆浆里加点盐酸,或者醋酸吧,就是家里的醋就行了,看看是否会结成豆腐脑?!

这个过程在胃中就可以,不需要到肠道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8 03: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就说中大猪,假设给它们饲喂大豆粉,是否出现豆腐脑的现象?加醋酸或者只是一种蛋白质变性。

点评

蛋白质变性是存在的。  发表于 2011-3-8 18:40
会的,只是中大猪的消化能力好很多了,食糜在胃中很容易分散。  发表于 2011-3-8 18: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6 17:4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leijian 的帖子

我认为是奶中酪蛋白凝集的结果

点评

人家是说断奶仔猪。  发表于 2011-3-30 07:28
猪乳中主要是乳清蛋白,不是酪蛋白。  发表于 2011-3-27 09: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4-23 21:43,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