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诱食剂又称饲料风味剂或饲料香味剂,饲料诱食剂属非营养性添加剂,是根据不同动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生理特征和采食习惯,为改善饲料适口性、诱食性及饲料转化率,提高饲料品质而添加到饲料中的一种添加剂。我国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GB1064-89标准中,将用于改善饲料适口性、增进饲养动物食欲的添加剂称之为饲料调味剂。饲料调味剂主要由具有一定挥发性的天然物质(如从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等提取的浓缩物)和人工合成的香味原料如(醛、酮、醇、酸、酯、醚等化合物)配制而成的。饲料诱食剂不仅仅是一种香料,而且是一种色、香、味统一的结合体。饲料诱食剂具有鲜艳的色彩,散发着浓郁的香气,感染周围的环境,通过呼吸刺激嗅觉,诱导动物采食量的增加。具有良好的适口性,能刺激味觉,促进动物继续采食。色、香、味相互促进,发挥协同作用,构成饲料诱食剂的基本特征。通过以上几种感觉的共同作用,使动物获得一种愉快的食欲心理,经过条件反射传导到消化系统,促进唾液、胃液、胰液及胆汁的大量分泌;使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的分泌增加,加快胃肠的蠕动,提高动物的采食量的消化吸收能力,从而促进畜禽的生长发育,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和饲料的利用效率。
在实际的 养猪生产中,为了增加每头母猪年产仔猪数,提高产仔舍的利用率,减少种猪群生产断奶仔猪的饲料用量,促进仔猪断奶后生长,缩短出栏时间,有效减少和阻断一些疾病由母猪向仔猪的传播,早期1周龄断奶技术应运而生,广泛应用于商品化养猪生产。但是早期断奶仔猪由于本身的消化酶分泌不足、消化道及机体免疫机能不健全,并表现出对一定饲粮的过敏反应,再加上断奶所产生的环境、营养和心理应激使仔猪在断奶后一段时间内采食较少,营养物质的摄入量不能满足小肠绒毛的生长发育,从而导致小肠绒毛萎缩、隐窝增生、吸收功能减弱,使仔猪发生断奶后腹泻和生长滞缓等断奶综合征。因此,提高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的采食量对提高养猪经济效益极其重要。香味剂和甜味剂是主要的2种饲料诱食剂,并被广泛添加于家畜特别是乳仔猪的饲料中。诱食剂能提高饲料的适口性,迎合仔猪的口味,使仔猪产生嗅觉,味觉刺激,引诱其采食,提高仔猪的采食量,从而提高仔猪的生长速度。诱食剂可以刺激动物嗅觉、味觉,然后经条件反射传导到消化系统,引起唾液、胃液、肠液及胆汁等大量分泌,提高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的含量,加快胃肠蠕动,增强消化运动,提高仔猪对饲粮中养分的消化吸收,减少营养物质在肠后段的堆积,从而减少仔猪断奶后腹泻。 1仔猪饲料诱食剂的应用效果
乳仔猪与成年猪由于生理阶段不同,在采食嗜好上有明显不同。对于乳仔猪来说天性偏爱母乳的气味,喜食具有奶香和甜味的饲料。猪喜爱含有牛奶香味、香兰素、食糖、乳酸脂类等的诱食料。据报道,用添加甜奶味风味剂的仔猪料代替母乳喂养1-2周龄的仔猪,不仅能诱导仔猪早日采食,而且能使消化酶的分泌更加活跃。因此在乳仔猪饲料中应首选具有香和甜味的饲料调味剂。此类调味剂能较快地引诱仔猪开食,早期断奶和增加采食量并能有效地缓减断奶应激。Makinde(1997)等证明,在刚断奶的仔猪中,采用诱食剂补料的仔猪比没有采食诱食剂补料的仔猪肠道发育形态和生长速度更为良好。乳、仔猪饲喂调味剂作为一种有促使断奶仔猪尽早采食和提高采食量的有效手段,对促进消化道的发育,促使仔猪早期断奶,采食营养水平全面而平衡的饲料,促进生长发育,减少消化疾病(仔猪下痢等),提高饲料利用率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据冯定远等(1996)研究表明,在仔猪饲料中添加乳猪香可提高饲料采食量5%,在应激情况下,可使采食量提高9%-12%。樊哲炎(2001)在断奶仔猪料中添糖精和乳猪香,结果表明糖精和乳猪香能有效的促进仔猪的采食量,提高仔猪增重。云耀(2001)用2种商品诱食剂做仔猪饲喂试验,结果添加2种商品诱食剂的处理较对照组采食量分别提高6.41%和3.46%,增重分别提高29.39%和8.57%。张加(2003)研究表明,在断奶仔猪饲料中添加香味剂与对照组相比可提高仔猪采食量9%提高日增重21.4%,饲料利用率提高11.6%,经济效益提高30.7%,并且对饲料利用率几乎没影响。王艳青等(2002)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0.5%的食必旺,处理组采食量和增重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在综合有关试验报导,在仔猪饲料添加诱食剂可提高采食量的4%-11%,日增重提高8%-19%,降低料肉比5%-6%,饲料转化率显著改善。曾凡坤等(2004)研究表明,甜味剂与奶酪风味的香味剂配合使用对断奶仔猪具有较好的诱食效果和促生长效果。Van Heugten等(2002)在断奶仔猪饲料中添加香味剂[乐达香(LUCTAROM)],目的是为了帮助仔猪由母奶过渡到固体饲料(试验第一阶段)和由第一阶段料过渡到消化率和适口性较差的第二阶段料。尽管未能发现乳猪对第二阶段的料比母乳更偏好,但他发现添加香味剂在阻止乳仔猪从母乳过渡到干饲料和由第一阶段料过渡到第二阶段料时采食量下降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母猪的试验中研究表明,母猪产前3周和泌乳期日粮中添加的香味剂能部分进入乳汁中,并影响仔猪对加有同样香味剂饲料的偏好,在仔猪教槽料和断奶料中添加相同的香味剂,对仔猪具有较好的诱食效果,能减轻断奶和换料应激(King,1979;Campbell,1976)。鉴于香味剂的这种特殊功能,Campbell(1976)提出了“印迹技术”这一概念:在产前及整个泌乳期母猪饲粮中加入一种特殊的香味剂,母猪采食这种香味剂后,其分泌的乳将这种香味剂与母乳联系在一起,当同样的香味剂被添加到哺乳和断奶仔猪的日粮中时,由于仔猪对这种香味剂与母乳建立了嗅觉和味觉上的联系,故能促进它们提早采食和提高它们的生产性能。在国外,考察猪对甜味剂的偏好试验往往是给断奶仔猪饲喂加甜味物质的饮水(Maenz等,1993)。研究表明,仔猪对蔗糖的喜好程度较高,加10.3g/L的蔗糖时,仔猪的饮水量比对照组高6倍,葡萄糖的浓度大于1.8g/L时,仔猪也较喜欢葡萄糖水,但当葡萄水的浓度为21.6g/L时,仔猪的饮水量降低。因此,在早期断奶仔猪中,蔗糖或具有蔗糖口感的甜味剂是仔猪较好的诱食剂(Kennedy等,1972)。 2诱食剂对仔猪的影响 2.1诱食剂对仔猪采食量及生长性能的影响研究 仔猪料中同时添加香味剂和甜味剂能提高采食量、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Torrallardona等(2000)选用120头断奶的丹麦长白猪(平均体重5.1kg)分5组,分别为T-1(对照组)和T-2、T-3、T-4、T-54个试验组(分别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相同浓度但不同风味的水果香型香味剂)。试验开始的前3周饲喂乳猪料,3-5周用仔猪料。结果显示4个试验组之间生产性能没有显著差异,而试验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显著,这说明添加香味剂有明显的诱食效果。在试验的第一阶段(0-21d),香味剂可以提高采食量(P>0.05)和日增重,对饲料转化率没有影响。提高日增重可能是香味剂改善了饲料适口性。在饲喂仔猪料阶段(21-35d)和试验全期(断奶后0-35d),香味剂不仅提高采食量(分别为P>0.05和P>0.05)和显著提高体增重(P<0.05和P<0.01),而且改善饲料报酬(分别为P<0.05和P>0.05)。香味剂在从乳猪料转换到仔猪料的过程中,能非常有效地阻止采食量的下降,能有效地阻止采食量的下降,使饲料具有很好的适口性和较高的消化率。另外,饲料利用率提高,表明仔猪的胃肠道粘膜发育得较好。这项研究与Pluske等(1996)的研究结果一致。 2.2诱食剂对仔猪断奶期间饮水量的影响 导致仔猪产生断奶应激的原因之一是仔猪获取水的方式,断奶前水主要来自母奶,而断奶后转变到从栏舍中的乳头式饮水器。研究发现,可以通过加快饮水的转变过程减轻断奶引起的应激(Bertram等,2002)。为了增加断奶饮水量,减轻断奶应激,Bertram等(2002)进行了在饮水中添加草莓型香味剂的试验研究。1292头断奶仔猪按体重平分为4组。在饮水中分别添加0、1.929、2.051、3.270g/L草莓风味的香味剂,随机分配给各组。结果发现仔猪的饮水量随香味剂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与不加香味剂的对照组相比,最高香味剂组24h的饮水量提高了34%,前5d的采食量提高10%,前14d饮水量共增加4%。前5d的采食量和体增重呈线性增加(P<0.05)。在每个阶段的日增重、体重均呈线性上升(P<0.05),且差距逐渐增大。断奶后61d,添加2.051、3.270g/L香味剂的组饮水量比对照组增加了1.36kg。 饲料适口性对仔猪的采食量有很大的影响,饲料中的矿物质、无机酸等都会影响饲料适口性。为了保证断奶仔猪顺利由哺乳向采食饲料过度,有必要模仿母乳香甜的特点。尽管有很多试验内证明调味剂对仔猪生产性能的改进,但很难说清究竟是哪些味道对仔猪最有吸引力。mclaughlin等(1983)比较了129种不同的饲料味道,发现只有5种味道猪最喜爱。对仔猪调味剂的研究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
更多饲料方面的资讯,请关注:http://www.xumuren.com/fe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