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32|回复: 0

[反刍] 什么是短角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1 16:37: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产地与分布
  短角牛原产于英格兰的诺桑伯、德拉姆、约克和林肯等郡;因该品种牛是由当地土种长角牛经改良而来,角较短小,故取其相对的名称而称为短角牛。短角牛的培育始于16世纪末17世纪初,最初只强调育肥,到本世纪初,经培育的短角牛已是世界闻名的肉牛良种了。1950年,随着世界奶牛业的发展,短角牛中一部分又向乳用方向选育,于是逐渐形成了近代短角牛的两种类型:即肉用短角牛和乳肉兼用型短角牛。
  二、肉用短角牛
  1、外貌特征
  肉用短角牛被毛以红色为主,有白色和红白交杂的沙毛个体,部分个体腹下或乳房部有白斑;鼻镜粉红色,眼圈色淡;皮肢细致柔软。该牛体型为典型肉用牛体型,侧望体躯为矩形,背部宽平,背腰平直,尻部宽广、丰满,股部宽而多肉。体躯各部位结合良好,头短,额宽平;角短细、向下稍弯,角呈蜡黄色或白色,角尖部力黑色,颈部被毛较长且多卷曲,额顶部有丛生的被毛。该牛活重:成年公牛平均900—1200千克,母牛600--700千克左右;公、母牛体高分别为136厘米和128厘米左右。
  2、品种性能
  早熟性好,肉用性能突出,利用粗饲料能力强,增重快,产肉多,肉质细嫩。17月龄活重可达500千克,屠宰率为65%以上。大理石纹好,但脂肪沉积不够理想。
  三、兼用型短角牛
  1、外貌特征
  基本上与肉用短角牛一致,不同的是其乳用特征较为明显,乳房发达,后躯较好,整个体格较大。
  2、生产性能
  泌乳量平均为3000—4000千克;乳脂率3.5%—3.7%。在我国吉林省通榆县繁育了约40年的短角牛,第一泌乳期泌乳平均2537.1千克;以后各泌乳期泌乳量平均为2826—3819千克。其肉用性能与肉用短角牛相似。
  四、试验示范情况
  短角牛是世界上分布很广泛的品种。我国自1920年前后到新中国成立后,曾多次引入,在东北、内蒙古等地改良当地黄牛,普遍反映杂种牛毛色紫红、体型改善、体格加大、产乳量提高,杂种优势明显。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育成的乳肉兼用型新品种——草原红牛,就是用乳用短角牛同吉林、河北和内蒙古等地的七种黄牛杂交而选育成的。其乳肉性能都取得全面提高,表现出了很好的杂交改良效果。
  本文来源:北京农业数字信息资源中心
duanjiao.jpg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1 18:37,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