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了解到,内蒙古大力推进乳产业整合,形成呼和浩特、包头和呼伦贝尔三大优势生产基地。
据介绍,为改变乳品企业布局不合理和奶源市场混乱的局面,2009年下半年,内蒙古发布《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规划纲要》,计划2012年100头以上优质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存栏比重达到60%以上。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和呼伦贝尔市发挥本地优势,积极探索规模化养殖的道路。2010年内蒙古牛奶产量预计900万吨左右,其中呼和浩特、包头和呼伦贝尔约占60%。奶牛平均单产由2009年的4吨/头(只)上涨到2010年的5吨/头(只)。
据了解,2010年内蒙古50头以上优质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达到4000多家,规模养殖存栏74万头(只),存栏比重达到31%,同比增长8.5%。为加强乳业整合,内蒙古自治区财政2009年~2013年每年预算安排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政府专项补助资金,每个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政府引导性补助占总投资的10%左右。
除享受政府基建资金补助外,建设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的项目,还可优先申报国家支持的大中型沼气、联户沼气建设项目和外国政府贷款项目,并可享受国家农机补贴政策。在政府政策措施的激励下,除了三大优势生产基地正在形成外,乌兰察布、锡林郭勒、赤峰和通辽等盟市也在迅速发展奶牛规模化养殖。
规模化养殖将为养殖者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大大提高生鲜乳的质量。截至2010年底,内蒙古奶站已由2009年的4110家减少到2675家,每家奶站都必须持证经营。内蒙古2010年生鲜乳抽检合格率达到100%。
本文来源:中央政府门户网
更多反刍资讯、乳品健康、技术资料请关注中国畜牧人网站反刍频道:
http://www.xumuren.com/ruminate/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