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九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陈建华0-8719310
邮编:414000 当前,猪场疾病错综复杂,一旦发病,往往出现的是混合感染或是继发感染,防控起来比较困难,经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尽管采取了很多的相应措施,但在一定时间内还难以回到正常的生产状态。
如何维持猪场健康稳定,保持猪场的正常生产,这是各位猪场老板及技术工作人员比较头疼的问题。九鼎集团养猪服务中心根据多年的养猪与市场服务经验,建议客户要扎实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重点要做好如下几种常见病的净化与防控 (一)、做好猪瘟的净化 1、
疫苗防制猪瘟 近年来典型猪瘟已经比较少见,非典型猪瘟呈蔓延和扩散的趋势。长期以来接种疫苗是综合防治猪瘟的有效措施,但是由于各猪场母猪群、仔猪母源抗体水平,免疫程序和免疫剂量等的不同,常导致免疫失败。我国猪瘟疫苗的免疫通常以能防止临床感染为标准,应用这一标准进行免疫,常有部分猪抗体水平达不到防治亚临床感染的水平,这部分猪感染强毒后常引起亚临床感染和持续性感染等,由于病情比较缓和往往容易被忽略,给猪场带来巨大的隐形损失。一旦猪瘟病毒发生毒力返强,不排除有猪瘟爆发的可能。目前针对猪瘟的疫苗有三种:普通细胞苗、高效细胞苗/组织苗,脾淋苗。推荐使用细胞苗临床效果较好。 2、抗体水平检测 全面监测猪瘟抗体水平,阻断率低于30%说明血清中没有特异性猪瘟抗体,属于易感猪群,一旦接触猪瘟病毒极有可能感染发病;阻断率介于30%-40%之间判为可疑病例,需要过段时间采血重新测定;猪瘟抗体阻断率大于40%判为阳性,说明有血清中特异的猪瘟抗体;猪瘟抗体阻断率大于50%判定为免疫合格,说明血清中特异性猪瘟抗体水平可以有效抵抗猪瘟病毒感染。猪场要完全控制猪瘟,就需要不断淘汰猪瘟阳性猪,这样猪场才能逐步净化,得到控制。 3、猪瘟净化具体方案 ①种公猪、后备母猪检测方案 种公猪和后备母猪的猪瘟净化是猪场猪瘟净化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求全群检测猪瘟抗原,抗原全阴性者判定为合格,阳性者表示感染猪瘟建议淘汰。另外全群检测猪瘟抗体,免疫不合格者补免猪瘟疫苗6-8周后采血重新测,仍然为阴性无抗体反应猪,建议淘汰。理想的免疫状态是抗体阳性率100%,合格率90%。 ②怀孕母猪检测方案 怀孕母猪全群检测猪瘟抗原,要求抗原检测全阴性,阳性者坚决淘汰,否则产出持续性感染猪,潜在的损失更大。怀孕早期猪瘟抗体检测不合格者,可以补免疫苗,怀孕后期不建议补免疫苗,可以在小猪出生时施行超前免疫。 ③仔猪检测方案 仔猪随机采样30头,通常30头样本数可以很好代表整个仔猪群的猪瘟抗体水平。根据检测结果决定是否全群补免疫苗,确定最佳免疫时间。 (二)、做好伪狂犬(PR)的净化 1、疫苗防制PR 疫苗接种是防制、控制PR的根本措施。早期疫苗是弱毒苗和灭活苗,曾对PR预防控制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弱毒苗无法避免疫苗毒在猪体内的复制和排出,存在毒力返强和散毒危险。灭活苗安全性较好,但是免疫效率较低,免疫时用量较大、有时还可能导致注射部位肿大,出现过敏反应。随着对PRV的深入研究基因缺失苗的出现,使得最终根除PR成为可能。PRV gB基因编码的结构蛋白非常保守且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检测PRV-gB抗体水平能很好的评估疫苗免疫效果,但前提条件是猪场使用PRV-gE缺失苗,疫苗产生的PRV-gB抗体和野毒感染机体产生的PRV-gB抗体没有差别。PRV gE是毒力基因,猪场使用PRV-gE缺失苗做免疫,检测PRV-gE抗体水平就能很好的检测出野毒感染的猪只。所以建议规模猪场最好使用伪狂犬病毒力基因gE缺失苗。 2、抗体水平检测 全面监测PRV-gE抗体水平,检测呈阳性者占全群10%以上,我们称之为PR高阳性率场。出现高阳性率提示猪场之前曾经免疫过PRV弱毒苗或者灭活苗,不排除部分猪有PR野毒感染。PR低阳性率场是指检测PRV-gE抗体呈现阳性者占全群10%以下的猪场。 3、PR净化方案 ①、针对PR高阳性率场:我们需要全群免疫PRV-gE基因缺失苗,引进猪只要求免疫合格即猪只血清40倍稀释后检测PRV-gB抗体仍呈阳性,并且PRV-gE抗体检测呈阴性。此后每三个月监控一次,PRV-gE抗体阳性者继续补免PRV-gE基因缺失苗,这样大概三年以后猪场可转为PR低阳性率场甚至阴性场。 ②、针对PR低阳性率场:我们建议一次性淘汰所有阳性猪。在免疫PRV-gE缺失苗的前提下,这部分阳性猪仍然PRV-gE抗体检测阳性,足以说明曾经感染PRV,如果不淘汰这部分猪,便给猪场PR的发生留下了源头,后患无穷。健康猪免疫PRV-gE基因缺失苗,引进猪只要求免疫合格且PRV-gE抗体检测呈阴性。此后每三个月监控一次,继续淘汰PRV-gE抗体阳性猪,这样一年以后猪场可转为PR阴性场。 目前PRV-gB,PRV-gE抗体检测被誉为PR净化技术最为成熟的黄金组合。我们建议猪场使用PRV-gE基因缺失苗做免疫,同时诊断实验室可以提供PRV-gB,PRV-gE抗体检测服务,区分免疫疫苗和野毒感染猪,为规模化猪场PR的净化提供一系列服务,逐步隔离和淘汰自然感染猪,建立和扩大健康猪群,从而逐步达到根除伪狂犬病的目的。 (三)、做好蓝耳病的防控 1、猪场必须要了解本场蓝耳病的存在状况,蓝耳病与猪瘟伪狂犬不同。同一基因型的PRRSV毒株之间存在着较广泛的变异,有基因突变、缺失和插入现象,不同基因型的病毒有重组现象,PRRSV毒株之间差异很大,只有很少的交叉反应性。就目前条件来说,猪场要做到蓝耳病的净化是比较困难的,但可以做到局部的控制。 目前猪场蓝耳病的状况大致可分为五种情形: PRRS--猪群分类--感染模式/病毒循环 2、要想在猪场中控制PRRS,首先要了解畜群的稳定状态和病毒循环规律,才能在必要时加以干预,猪场可以通过蓝耳病发生的临床表现以及抗体水平的检测来判断猪场的状况,采取相适应的措施。策略性的免疫:最好在病毒感染前4周进行。 3、疫苗 灭活疫苗:安全性高,但免疫效果差,需要多次免疫,适用于母猪和种公猪配种前和每年的常规免疫。 活疫苗:免疫效果好,可适用于仔猪和保育猪免疫接种,但存在散毒和毒力返强的危险。 4、因蓝耳病毒的繁殖与抗体水平呈正相关,所以不能盲目地进行活疫苗的免疫。由于蓝耳病毒与圆环病毒等免疫抑制性疾病的相关联性,所以在商品猪蓝耳病活跃的情况下,要想达到控制蓝耳,除了适时做好蓝耳病疫苗外,还必须严格控制圆环病毒病,也就是一定要做好圆环病毒疫苗。 5、蓝耳病疫苗根据各猪场需要谨慎接种,同时把重点放在防控圆环病毒上。与其把防控重点放在难度大变异快的蓝耳病上,不如先控制圆环病毒。当前行业已经摸索出各种控制圆环病毒病的方法,其中接种圆环病毒疫苗和使用中草药做预防保健是实用有效方法。
6、加强种猪的驯化管理,提高抗体水平的整齐度。
(四)、做好五号病的防控 1、疫苗免疫
疫病流行季节一定要做好五号病的免疫注射,准确掌握疫苗剂量,选购进口佐剂多价疫苗,如兰州所、梅里亚等产品,事实证明经加强免疫后,检测出来的抗体水平非常之高,维持时间长,有足够坚强的保护力。
2、消毒隔离
杜绝疫病流入,对环境、栏舍采用“鼎氟醛”和“裕菌清”消毒,每二天一次,或一天一次。路上采用生石灰铺洒等方法,发现病猪及时隔离处理,对患病猪的蹄部采用碘酊消毒,栏舍内用过氧乙酸熏蒸消毒效果好。
3、控制心肌炎等继发性感染
添加柠檬酸、倍加康、鼎诸康等,控制继发感染,提供机体免疫力,在防治五号病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小猪和种猪我们常采用发病后康复猪血制作的“高免血清”注射,也具有较好的效果,一般小猪每头注射3—5ml,种猪注射15—20ml。
二、猪场主要疾病防控措施要点 (一)、加强饲养管理
1、环境控制:冬季的防寒保温,猪群的最适宜温度为20-27度左右,必须及时启用保温设施,重点要加强保育舍和产房的恒温控制,避免贼风。夏季的防暑降温,可采取屋顶喷水或湿帘空调等方式降低舍内温度。同时加强卫生条件的管理。
2、营养加强:原料、预混料或全价饲料质量必须要有保障,季节性的调整饲料配方,冬季适度增加能量水平,使用九鼎五全十枚三段宝产品会更具优势,有条件的猪场还可以为种猪增加青绿饲料的供给。
3、生物安全措施:确定引种的适宜时期,要严格引种的隔离检疫,严格商品猪仔或大猪进出时的生物安全。猪场要尽量采取全进全出的周制管理模式。
(二)、做好常见病疫苗免疫
1、常见的细菌性疾病:链球菌、副猪嗜血、胸膜肺炎、附红细胞体、大肠杆菌、巴氏杆菌、丹毒、支原体等。
2、常见的病毒性疾病:猪瘟、蓝耳、圆环、伪狂犬、口碲疫、细小、乙脑、传染性胃肠炎与流行性腹泻等。 猪场不是每种疫苗都必须做,可根据猪场及疾病流行情况选择性的进行疫苗注射。 (三)、做好药物保健 1、按照九鼎猪场的药物保健模式进行:根据猪场状况分群,分阶段适时保健。平时多用中成药,如九鼎的清瘟败毒散、扶正解毒散等。 2、定期到九鼎集团诊断实验室做致病细菌的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既经济合理,又最能达到效果的药品,便于掌握用药时间与用药浓度。 3、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及抗应激能力:饲料中定期添加九鼎佳免1-3公斤每吨,或饮水中添加倍加康、维多康等各1公斤每吨。 4、减少致病微生物的危害:加强消毒,每周1~2次,发病时期适度增加消毒频率,可选用九鼎高效消毒剂产品裕菌清或鼎氟醛。 5、减少霉菌毒素的危害:要尽量选购优质原材料,可根据原料状况在饲料配制过程中添加九鼎的高效脱霉剂霉毒清或百安灵,1-3公斤每吨。 三、定期做好免疫监测 (一)、常规抗体水平检测 定期检查猪瘟、伪狂犬、蓝耳等抗体水平,通过血清学免疫监测,正确评价猪群健康状态,及早发现健康问题,提供针对性解决措施与方案,同时根据疫苗的抗体监测来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 (二)、特定疾病的净化 随着一些可用于野毒感染和疫苗毒免疫的抗体鉴别诊断方法的建立,血清学检测还可用于进行疫病的清除计划,如猪瘟、伪狂犬、口蹄疫等。根据各猪场不同的特点与条件,制定与猪场相适应的净化方案。
(三)、了解猪场疾病活动规律 通过定期的免疫监测,了解病毒的循环规律,特别是蓝耳病发病规律,为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四、采样送检要求 不论猪群大小,每次必须采集30个血液样品才算合理,送样时填好送样登记表,根据猪场检测的目的确定检测项目。 通过以上多种综合性的防控措施后,猪场的特定疾病得以清除,特定疾病的抗体水平及免疫能力得以提升,猪场健康状况就会得以好转,大的疫情将不会发生,加上再适度调整生产状况,采取合适的饲养密度,猪场就能步入正轨,就能健康稳步发展,生产效益就会稳步提升。当然,猪场的每一项工作都必须做到位,每一项措施都应扎扎实实的落实下去,不管市场行情如何,安全意识不能少,都要保持猪场的生产与健康状态,使各项生产指标都达较高水准,这样有了好的健康状况,就会有好的生产水平,也就会有好的生产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