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年来水产养殖业迅猛发展,集约化高密度养殖规模日益扩大,与此同时,未经处理的养殖废水和工业、生活污水的排放使水体受到严重污染,养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导致病原微生物种类增多和传播速度加快,养殖生物病害发生日趋严重,给水产养殖业造成严重损失。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全国发生中等程度以上的养殖病害面积占养殖总面积的15%~20%,产量损失超过100万吨。目前,主要使用药物来控制病害的发生,一些严重威胁养殖动物的病害,由于药物的使用而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但是也应该看到药物防治存在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比如过度使用抗生素药物不仅使细菌耐药性增加,破坏和干扰养殖环境的正常微生物区系,导致微生物的生态失调,产生二重感染,还使抗生素在生物体内残留、富集,最终将会对人体构成危害。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建立清洁养殖模式,是保持水产养殖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其中微生态制剂无毒、无副作用,无残留污染,不产生抗性,能有效的改善养殖生态环境,提高养殖动物的免疫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增进健康、促进生长,维持养殖生态平衡。
1 微生态制剂的概述
1.1 微生态制剂的种类我国农业部已批准使用的有益微生物菌种有芽孢杆菌、乳酸杆菌、粪链球菌、酵母菌、噬菌蛭弧菌和脆弱拟杆菌等6大类微生物。目前用作微生态饲料添加剂的微生物主要有:枯草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
1.2 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
(1)抑制有害微生物,与有害生物竞争养分和附着部位:微生态制剂在动物消化道内产生有益菌群,与致病菌间就生存和繁殖的空间、时间、定居部位以及营养素等展开竞争,抑制致病菌的生存、繁殖、定居。附着于动物的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肤上的有益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挥发性脂肪酸和乳酸,降低肠道内pH值;产生过氧化氢,抑制病原菌。
(2)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增强机体免疫作用:很多微生态制剂中的有益菌是良好的免疫激活剂,能有效提高干扰素和巨噬细胞的活性,通过产生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因子等激发机体免疫,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
(3)改善机体代谢,补充机体营养成分,促进生长:有益细菌和真菌可作饵料添加剂,随着它们在动物消化道内的繁衍,产生动物生长过程中必需的营养物质,如氨基酸、维生素等。许多肠道有益菌具有较强的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纤维素分解酶、果酸酶等,可促进饲料的消化吸收,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动物生长和提高体重。
(4)参与生物降解,消除有机污染物,净化环境:微生态制剂中的有益菌如枯草芽孢杆菌、硝化细菌等,能发挥氧化、氨化、硝化、反硝化、解硫、硫化、固氮等作用,将动物的排泄物、残存饵料、浮游生物残体、化学药物等迅速分解为二氧化碳、硝酸盐、磷酸盐、硫酸盐等,为单胞藻类生长繁殖提供营养,而单胞藻类的光合作用又为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及养殖生物的呼吸提供了溶解氧,构成一个良性的生态循环,维持和营造了良好的水质条件。
2 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应用于水产上的产品可分为两类:一是用于改良水质的,即水质微生态调控剂;另一类是内服以提高鱼类抗病力的,即饲料微生态添加剂。
1.水质微生态调控剂鱼类生活的水体环境本身应该是一个微生物的动态平衡系统,其中有益菌群和有害菌群共同生存。但由于水质遭到污染或不合理的饲养管理使水环境条件恶化,致使有害菌大量繁殖,此时就容易诱发鱼类疾病。如果利用微生态制剂,因其较高的微生物活性,施用后就能迅速繁殖而成为优势种。其不仅竞争性排斥病原菌,维护水中微生物菌群的生态平衡,避免水生生物遭受致病菌的侵袭而发病,而且还可产生抗菌物质和多种免疫促进因子,活化机体的免疫系统,强化机体的应激反应,增强抵抗疾病能力和提高存活率。另外,微生态制剂中的有益菌进入水体后,迅速分解养殖动物的排泄物、残存饲料、动植物残骸等有机物,有效降低了水体氨氮和亚硝酸盐浓度;有机物分解后的盐类为单细胞藻类生长繁殖提供了营养,单细胞藻类的光合作用,又补充提高了水体的溶氧,起到了改良水质的作用。例如,在池塘里特别是沉积物较多的老化塘里泼洒含纳豆芽孢杆菌的微生态制剂,可以迅速、有效地分解池底沉积的淤泥、排泄物、残饵等有机废物,降低水体中的亚硝酸盐、氨氮浓度,降低硫化氢水平,从而改善水质,减少换水频率,而且还可补充有益微藻营养成分,改善水色。
2.饲料微生态添加剂微生态制剂若内服则作为一种饲料的微生态添加剂,如纳豆芽孢杆菌具有很强的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活性,可降解饲料中的某些抗营养因子,饲料转化率提高8%以上,保证乳酸菌等有益菌的优势比例,减少肠道疾病的发生,促进鱼类生长。据研究证实,鱼类摄取微生态制剂不仅可使鱼类肠道内菌群发生变化,即有害菌群受到抑制,有益菌群增多,使肠道内菌群处于平衡状态,还可刺激肠道起局部型免疫反应,提高机体抗体水平或巨噬细胞的活性,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抗病力。
3微生态制剂的使用方法
3.1 注射或浸浴生物体
将微生态制剂直接与动物接触,能在较短时间内刺激动物免疫系统产生反应。这种方法适合于大的动物,而对体型小的动物剂量不好掌握,同时注射造成的损伤会使病原菌有机可乘。此法应注意使用剂量和浓度.剂量适宜才能最大限度的刺激动物的免疫机制。
3.2 作为饲料添加剂
作为饲料添加剂,随同饲料一起进入机体内发生作用。这一方法目前应用较多,其优点是操作简单、劳动强度小、效果显著。但作为添加剂的微生态制剂,其成分必须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耐受性,要求在饲料制粒过程中不使其生理活性丧失。
3.3直接加入水环境
将微生态制剂直接加人养殖地要注意环境是否适合有益菌的生存和繁殖。如水体加人了抗生素等化学物质,就会降低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效果。微生态制剂的加入量要求使有益菌成为优势菌,在养殖水体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因此如果中间换水和使用消毒剂,应在换水后或使用消毒剂几天后补加首次使用的剂量。
原厂供应纳豆芽孢杆菌,请上gzngbio.com或者加qq: 1362672919了解。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