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0-12-30 11:5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ushuqiang 于 2010-12-30 13:03 编辑
这个问题本人也曾在论坛里发帖探讨,许多人包括楼上的同行都找到了问题的关键——关键点肯定是温度低、饲料能量(有效能量)不够。不过站在营销层面如何向养殖户讲解清楚?我是这样回答的:
1、进入冬季,所有有毛的动物——包括人都会表现出长毛速度加快,这是动物适应环境、长期进化的表现,为了抵御寒冷,长毛的速度会明显加快,在狗、狐狸等动物表现最为明显,人也是有感觉的,男人在冬天2个月不剪头发会长的很离谱,我个人经历是冬天1个月理发一次、夏天2个月理发一次就行。
2、猪是恒温动物,进入冬天,猪为了维持恒定的体温,将消耗比夏天更多的能量。如果能量不够——即使配方完全一样,猪也会表现出“感觉更冷”,于是为了适应环境,猪体内的调节机制将会刺激猪加快长毛来保持体温——猪要是能说话的话估计会找主人要一件羽绒服穿的!可惜猪不会说话,于是只有靠自己,给自己整一件“毛毯”盖住了。给养殖户举个简单的例子:夏天猪喝的水和吃的饲料大约28°C左右(环境温度),拉出来的粪便和尿液38°C(猪体温)左右,温差10°C;而冬天猪喝的水和吃的饲料大约18°C左右(环境温度),拉出来的粪便和尿液还是38°C(猪体温)左右,温差20°C,冬天比夏天高出的10°C就是靠消耗能量来“加热”的。
3、如何解决?两个方向:一是把猪圈温度升起来;二是把饲料能量或采食量加上去。具体如下:
保温措施:
1)堵住通风口,北方气温太低则需要生火加温。在南方地区一定要把猪圈漏风的地方封住(注意定期适量保持通风,防止氨气过重,总之在通风和保温中找到最佳平衡点);在北方地区除了封堵通风口外还加通暖气或加煤炉(煤炉出口连接到户外)。经验表明,猪圈保温的成本是最低的。
2)猪圈水泥地板要隔开。在云南等地日夜温差很大,人在白天穿衬衣、晚上盖棉被。猪圈水泥地板很凉,建议猪场养殖量在50头一下的可以在猪圈内垫上稻草(定期清晒,云南养殖户不愿意放稻草或麦秆是认为猪会“长癞子”,关键原因是稻草长期不清晒导致猪感染寄生虫所致),条件好的猪场可以在乳仔猪阶段的栏舍假装垫板,北方则加加热板。肥猪舍成本太高不好弄。
3)适当增加养殖密度。04年冬天我在北京顺义拜访养殖户时发现,养殖户一个小栏舍里面关了10来头大肥猪,简直到了猪们相互掉头都要先商量一下的地步,另一个栏舍则是小栏舍的2-3倍面积、同样关了10头猪,但是养殖户恰恰反映小栏舍的猪长得最快(品种一样),原来抱团取暖本来讲的就是猪啊!
增加饲料能量
1)对于浓缩料用户很好操作,将配方中的麦麸、统糠、草粉等低能量原料全部或大部分用玉米替代即可。特别是在麦麸和玉米价差不大的情况下一定要这样做。08年初冬,我在石家庄某公司工作时要求营销员全部通知客户按照上述方法操作,后来按照要求做了的猪场(同时栏舍保温)基本没有这个反映,没有这样做的普遍长毛,投诉时业务员振振有词:叫你这样做你不听,你看看你们村谁谁谁就没有问题!把来投诉的客户屌得不行,最后客户看了别人的猪后连连后悔,马上改进。
2)全价料的麻烦大一点,变成投诉之后估计只能按前面几条去解释了。其实全价料增加能量的措施很多,楼上不少人都谈了包括加油、加玉米、调氨基酸(蛋氨酸),不过我们有更为廉价的方式解决,本处不说。
回答应该很全面、很原创、很负责任了,斑竹加分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