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qichongxiao

一点担心:民族饲料工业还能走多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26 09: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把自己也融入到国际环境中去想就会好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6 10: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czy89497 发表于 2010-12-26 09:09
把自己也融入到国际环境中去想就会好些

这话有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6 10:40:57 | 显示全部楼层
也不能一味的谈抵制啊什么的,主要是要站在自己小环境何国家、国际大环境下看真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6 11: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担心是必须的,被国外垄断的行业多去了。比方洗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6 11:57:0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这些比较纠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6 15:0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少吃些动物性食品,饲料原料就不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6 18: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lol:lol:lol:lo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6 18:24:07 | 显示全部楼层
也不能一味的谈抵制啊什么的,主要是要站在自己小环境何国家、国际大环境下看真实
没有人有不同意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6 18:30: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判断是源自于如下五重逻辑。

  ——美国金融危机的逻辑。在2006年美国的GDP是13.2万亿美元,其资产证券化约约是90万亿美元,其金融衍生品约是518万亿美元。资产证券和金融衍生品总计高达GDP的46倍。这意味着美国的金融虚拟资产价格被极大地高估,而真实的物质财富价格被严重低估,当美国虚拟金融泡沫破灭,金融虚拟资产价格将向真实物质财富价格回归——即金融虚拟资产价格下跌,而物质财富价格上涨。当美联储发行纸币的速度低于金融泡沫收缩的速度,则美国会出现通货紧缩。与此同时,金融虚拟泡沫较小,真实物质财富含量较高的发展中国家,比如中国、印度,其资产价格会被向上高估。即美国紧缩,中国通胀。

  ——主权债务危机(纸币危机)的逻辑。金融危机是金融机构出现流动性黑洞,进而破产倒闭的危机,主权债务危机是美联储和美国政府的主权信用危机,两者并不相同但有密切关联。在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拯救中,美联储印刷了大量纸币,美国政府发行了大量国债,去拯救金融机构,本质是将金融机构的债务危机转嫁到了美国政府肩上,目前美国国债占GDP之比已逼近100%,而2011和2012年美国国债到期压力更大。如果美国政府无力偿还,或者市场不愿接手更多的国债,甚至抛出国债,美国国债泡沫将雪崩,美元将急剧贬值,黄金和大宗商品价格将急剧上涨,美国将会由通缩转变为恶性通货膨胀,一旦这一现象发生,中国无法置身事外,人民币将被迫跟随美元贬值,出现恶性通货膨胀。本人在2008年8月出版的《黄金保卫中国》一书主要是警告这种风险。

  ——人民币升值的逻辑。9月以来,随着美国对中国人民币施压加大,人民币快速升值,最近又加息,使得热钱在中国套利空间加大,热钱重新涌入中国,9月份外汇储备新增1005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这加大了中国基础货币的发行,货币增速远超过商品增速,则通货膨胀不可避免。除非热钱大量外逃,人民币贬值,此一因素方可消失或者逆转。

  ——农产品涨价背后的博弈逻辑。在中国CPI结构中,食品权重占到33%。国际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对中国CPI的上涨起到了直接推动作用。国际农产品价格暴涨,其背后有双重博弈:一是中美大国之间的博弈,美国是农业第一强国,农产品涨价对美国有益无害,中国则是农产品涨价的受损者。因而从国家利益角度,美国会乐意看到农产品涨价;二,在农产品金融投机者和消费者之间,投机者更愿意看到农产品价格上涨,而主要的农产品期货市场——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是在美国,主要的市场投机者也以美国金融机构为主,而中国是消费大国,不愿意看到农产品的涨价,但在中国自身粮食供需平衡越来越困难,有些领域(比如大豆、玉米等)已经失去了控制权,这给了投机者炒作的空间。我们8月份就曾警告过“粮食危机挑战中国”。

  ——政府低效投资和既得利益扩张的逻辑。近年,中国政府自身消费约占到财政支出的18%,而政府投资约占到财政支出的25%,这些投资和消费效率低下,对货币流动性出现了不小的损耗。为了弥补这种损耗,会有更多的货币、信贷被发出,这使的人民币通货膨胀又新增了一个源头。而由于地方政府的既得利益扩张需求,房价大涨造成了中国实际通胀更高,但房价并不在中国CPI权重篮子中,中国使用的是房租。

  在以上的五种逻辑中,中国可控制的要素并不多。对于金融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中国是被动承受者;农产品涨价后的两重博弈主导权也不在中国;中国在拒绝人民币升值上有一定的控制力,但这意味着能够承受美国的各种压力;政府低效投资和既得利益扩张的改变权当然在国内,但这意味着“全能管制投资型政府”向“有限责任服务型政府”的转型,是中国经济转型的核心,也是难中之难。

  未来外部能够导致中国通胀压力下降,甚至紧缩有两种可能:一、美联储突然加息升值,美元快速升值,热钱大规模外流,人民币进入贬值周期,但目前来看,这种可能性相当低。二、中国周边发生战争,房地产泡沫崩溃,国际热钱大规模出逃,通货膨胀也可能逆转。

  中国还有一个迄今未被重视的反通胀方法——鼓励央行、金融机构和民间在国内购买实物黄金,这可以收缩相当程度的流动性。如果中国人购买1000吨实物黄金,相当于收缩11748亿元 [445亿美元(1000吨黄金以每盎司1386美元换算)*6.6(美元兑人民币汇率)*4(货币乘数]人民币的流动性。其效果相当于提高1.8%的存款准备金率。而大力增加实物黄金储备,更可以增加中国对冲美元主权债务危机的筹码。然而,这个副作用最少的方法,一直处于有管部门决策盲点之中。




补充内容:
从国家整体经济形势分析、从国际大环境来分析,能有改善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6 18:32:19 | 显示全部楼层
11月23日,朝鲜和韩国发生炮战,全世界都能闻到朝鲜半岛浓浓的火药味,这个多灾多难半岛再次爆发战争的风险已不再是杞人忧天。

  一个被长期封锁的朝鲜,韩国的空军力量已经是它的10倍,海军力量是它的100倍;从军队装备上,韩国比朝鲜至少先进了一个代级。然而,在美国看来,如此力量遏制朝鲜仍远远不够,它的航空母舰要万里迢迢开赴朝鲜边境来威慑,其大量最先进的第四代战机F22要进驻东亚,半数以上的最先进的核潜艇进驻西太平洋,岂非太夸张!

  美国为首的军事力量如此炫耀“舞剑”早不是第一次了,11年前的“科索沃战争”何其相似也。1999年3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未经联合国授权,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对毫无还手之力的主权国家南斯拉夫进行空袭,造成了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

  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天真”地相信——美军是用炸弹布道去了,尽管理由冠冕堂皇——阿族人被塞族人“种族屠杀”——数万人被杀害,10万人失踪。因此塞族人需要被炸弹教育什么叫“人权”。这个教育如此重要,那些在北约袭击中被炸死和流离失所的当地居民可以忽略不计。然而,塞尔维亚政府公布的最终调查数字令人大跌眼镜:1998年1月1日以来的8年中,科索沃全境共死亡或失踪人员8700名,其中6200名为阿族居民(死亡4700人、失踪1500人),2500名为塞族、黑山族或其他民族的居民。这些人还包括在北约对科索沃空袭中的受害者。

  需要质疑的还有美国这个“人权高于主权”布道者的资格。136年前的那一次纵火屠城并不能证明它真的信仰人权——1864年秋,正在南北内战中的北方战地最高指挥官格兰特给谢尔曼将军下达了命令,明确要求后者对南方重镇亚特兰大进行不惜代价的摧毁,要摧毁南方分裂者的经济基础和支持他们的敌方居民意志!虽然有成千上万的老人和妇女为阻止联邦军火烧亚特兰大,拒绝撤离家园。然而军人们对他们进行集体屠杀!焚城的大火烧了半个月之久……

  这位谢尔曼将军对他的军队是如此动员的:国家不容忍分裂,主权不容忍分割。面对异端分裂分子,当和平手段实施无效时,国家惟一行之有效的手段与方法就是诉诸武力。这要求我们必须动用军团血洗亚特兰大!

  历史和现实都难以证明美军的布道身份,那么科索沃战争的真实目的何在呢?欧元走势图或许能提供更好的解释。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诞生,它开始挑战美元唯一交易和储备货币的地位,而美元是美国核心经济金融利益所在。在巴尔干半岛这个火药桶上,战争将欧洲种族冲突的老伤疤重新撕开,效果极佳地打击了世人对于哇哇啼哭欧元的信心。欧元兑美元一路由战争开始时的1.09下跌倒2000年11月的0.82,最大跌去了24.5%,几乎山穷水尽。直到2001年美国先后遭遇纳斯达克泡沫破灭和911恐怖袭击,欧元才得以绝处逢生。

  11年过去了,美国国运不济,错误决策连连,树敌越来越多,美国人自己也叹息是“失去了10年”。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进入了一个虚拟金融泡沫的塌缩周期。两年来,美国政府为了拯救金融机构,不得不将大量原本华尔街的债务转移到自己肩上,主权债务压力越来越难以承受。为了拖缓新一轮金融危机的爆发,今年11月4日,美联储宣布实施第二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直接印刷6000亿美元用于购买美国国债。

  值此时刻,向外转嫁危机是容易做出的决定。那么,如果有另一场科索沃战争爆发——在一个金融资本、国际热钱集中的地区,会将国际热钱赶回美国,从而将美国国债销售出去。如果这一战争又能同时造成一个成长中竞争大国的经济政治危机,那就最理想不过了。

  在全球范围内,这个地区首选是东亚。东亚拥有着巨量的剩余金融资本和国际热钱,一旦本地区爆发战争,那么将可能有数万亿美元的巨额资金流出避险,而美国因远离东亚战场而成为避风港。如果这场战争是“科索沃”式的——美国及其盟国不断对朝鲜进行空袭,不需要付出什么代价,那美国何乐而不为呢?

  现在的问题是,中国会不会答应。只要对朝鲜大规模空袭爆发,中国难免已成为经济和金融上的输家;朝鲜遇袭政权瓦解,中国将失去东北亚最重要的前沿屏障,这会让中国人无法回避祖先2000多年前的经验之语——“唇亡齿寒”。

  现在美韩已经把球踢到了中国一边,中国的态度对于未来朝鲜半岛的战争与和平的抉择至关重要,对此,笔者的看法是,单纯美好愿望或单边回避矛盾带不来和平。历史已经屡屡证明,越是破坏力巨大的战争,比如两次世界大战,其事前单边忍让时间越长,绥靖主义越严重。能够提前遏制战争赢得和平的,是要使战争的双方,特别是采取战略进攻的一方明白——一旦爆发战争,代价将惨重到谁都付不起。即和平从来都只能在对等威慑中获得。这也是为什么前苏联和美国对抗30多年,双方都极力避免发生正面战争的原因。

  人算不如天算,就像当年美国算不到911一样。即使朝鲜战争真的爆发,中国经济遭遇重大冲击,并不能代表着美国一劳永逸地二次复兴。上周还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俄罗斯与中国签署协议,两国贸易抛弃了美元,而改用人民币和卢布结算;二,俄罗斯总理普京在德国力挺欧元,并称:“不排除俄罗斯加入欧元区的可能性”。

  俄罗斯货币战略向东西方同时延伸,这已经使得国际货币博弈中一种最具有想象力的可能呼之欲出——欧盟、俄罗斯和中国结成统一的欧亚元区——即欧亚大陆的主导国货币一体化。这会是美元的最大噩梦吗?那些追随美国炮舰的国家也将被边缘化吗?

  这一方案并非不存在实现的可能,而推动力正是来源于霸权者的咄咄逼人。欧盟、俄罗斯和中国都吃过同一类型的哑巴亏,这个亏对于欧盟来说是科索沃战争;对于俄罗斯来说是车臣、格鲁吉亚;对于中国则是西藏、新疆、台湾和最新的朝鲜。霸权者施加的外部压力越大,中、俄、欧团结凝聚的意志越坚定。

  和平,从来不是乞求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6-10 09:42,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