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77|回复: 0

[水产] 世界海鲜进中国,带来了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23 10: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国是世界第一水产养殖大国和水产品出口大国,水产品产量占世界水产品产量的33%,特别是养殖产量占到世界养殖产量的70%,水产品出口额从2002年起连续8年居世界首位,连续9年居我国大宗农产品出口首位。

  就国内而言,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产品作为农产品中相对高档的食品,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和欢迎,市场需求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是,世界各地海鲜争先涌入中国,海鲜进口已成为规模达数十亿美元的巨大贸易产业。

  在丰富国人菜篮子和餐桌的同时,国外海鲜大量进入国门是否会对我国水产品行业形成冲击?如何看待日益增长的海鲜进口现象?该如何引导进口海鲜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这些问题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12月中旬,由中国渔业协会、大连市海洋渔业局主办的首届世界海鲜产业发展论坛在京召开,来自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的多位代表就这些话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需求量大,来料加工企业转向国内市场

  近年来,我国的海鲜进口持续增加。这一点,大连凯洋世界海鲜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魏洋感受颇深。立足于“把世界海鲜产品引进中国,让中国品牌领航世界”的大连凯洋2009年成立,专营各国海鲜,至今不到两年的时间,在全国开设专卖店已逾百家,产品广受欢迎。

  而作为主管水产行业的渔业部门,对此有着深切的体会。农业部渔业局市场与加工处处长刘新中说,我国进口水产品可分三个部分,一是来进料加工原料进口,二是作为畜禽和水产养殖业生产资料的进口,三是供国内食用的水产品进口,即直接拿到市场上供市民消费的水产品。这三个部分大概各占1/3左右。而从近几年的情况看,供国内食用水产品的进口量、进口额逐年增加,且增加的幅度大于同期来进料加工和鱼粉的进口。

  有两组数据可以佐证:2009年食用水产品进口额17.33亿美元,是2000年的4.5倍,年均增长达18.5%,而来进料加工进口22.3亿美元,是2000年的1.46倍,年均增长仅为9.42%;

  部分高档水产品进口快速增长。鲍鱼、龙虾、金枪鱼、三文鱼等高档水产品的进口量大幅增加,2009年鲜冻鲍鱼进口1779万美元,是10年前的15倍;龙虾的进口是1242.8万美元,是10年前的4倍;鲜冻三文鱼的进口5669万美元,则是2002年的36倍。

  此外,中国水产学会渔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陈述平还提到另外一种新现象。随着国内海鲜需求的大幅增加,如今越来越多的水产品来进料加工企业,由单纯的面向国外市场转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并重,两条腿走路,而这也将是未来水产品加工企业的必然选择。

  与国内市场互补,不影响水产出口

  说到水产品进口,就不能不提到我国的水产品现状及出口情况。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渔业协会副会长张显良介绍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渔业率先引入市场机制,提出了以养为主的发展方针,成为大农业中发展速度快、效益高、优势明显的重要产业之一,渔业产值在大农业中的份额逐年提高,水产品总产量连续 20年位居世界第一,并且品种应有尽有,使得人民群众从过去“吃鱼难”到现在“挑花眼”。渔业为保障我国农产品有效供给和食物安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小康社会的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那么大量的世界海鲜涌入中国市场,是否会影响中国水产品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养殖业的发展?陈述平笑着打消了人们的担忧。“首先,从全球范围引进高档的海鲜产品可以满足国内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其次,出口与进口都是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可以相互补充,只出不进就像一条腿走路,其实两条腿走路才更符合规律。再者,进口水产品大部分是海洋捕捞水产品,每年进口只有100万吨,相对于我国近5000万吨的产量来说只是一个零头,不会影响我们产业的发展。当然进口要循序渐进,要根据我们养殖业和捕捞业的实际情况来有效控制。”

  进口需规范,养殖应注重提高单产

  张显良表示,大量海鲜进口的同时给管理也带来了困难,虽然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加强海鲜产品的质量控制和监测,相关企业也制订了符合中国市场要求的产品标准和加工标准,但如何规范和促进世界海鲜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与目前相对混乱的海鲜进口相比,我国水产品的出口倒是非常规范。”陈述平认为,要像过去扶持出口企业一样来扶持我们的进口企业,扶持有规模、有品牌、上档次的企业,这不仅意味着一个产业,更意味着安全、健康。

  大连凯洋的董事长魏洋也持同样看法。他认为,当前,制定进口标准,规范采购市场,增强行业自律,开发出更多适合国人饮食习惯的海鲜产品,创造属于中国人自己的世界海鲜品牌尤为重要。“如果能把世界各地的海鲜资源加以整合,打造出属于我们中国的世界海鲜品牌,这将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论坛上,多位专家还反复提到,海洋渔业资源是有限的,由于环境污染和过度捕捞等原因,世界渔业资源持续衰退,因此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成为各国的战略选择。而我国也概莫能外。

  “由于过度捕捞,我国近海渔业资源在逐渐萎缩。”刘新中介绍说,为此我国渔业主管部门近年来投入很大精力致力于保护我们的海洋渔业资源,比如实施海洋伏季休渔、捕捞许可制度、渔船“双控”(控制功率、控制数量)等制度,加大资源增殖放流力度。“然而,全球水产品消费量在增长,中国对水产品的消费量在增长,满足这些需求靠什么?靠养殖!”

  而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是唯一出路。陈述平同时表示,“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唯一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渔业大国。养殖规模很难再有大的拓展空间,因此,我们必须从提高单产上下功夫。”

  文章来源:互联网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21 01:02,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