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58|回复: 1

2010年国内玉米热点新闻回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20 11:45: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市场:
  ►中国玉米进口大门打开 低价洋玉米入侵:
  7月21日,中国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粮集团)从美国进口6万多吨转基因玉米。
  7月30日,发改委网站刊登了文章称,按照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的有关规定,目前中国每年发放玉米进口关税配额720万吨。
  农业部数据显示,1-7月玉米进口28.2万吨,同比扩大56倍。
  海关总署9月21日公布数据显示,中国2010年8月进口玉米43.2万吨,较7月份的19.38万吨大幅攀升122.3%。
  海关公布9月进出口数据显示,中国9月进口玉米512,778吨,同比增长7,042.48%。
  据海关总署10月25日消息,中国海关公布9月进出口数据显示,中国9月进口玉米512,778吨,同比增长7,042.48%;1至9月累计进口1,226,819吨,同比增长8,643.71%。
  年初以来,中国已经采购进口玉米130万吨,为15年来最高水平,且多数进口玉米来自美国,这显示中国对美国转基因玉米的态度有所改变。
  推荐理由:中国10年来首次大量进口玉米 六成转基因产品。作为一个粮食大国,玉米在我国一直都是自给自足,但今年这一状况似乎在悄悄地逆转。中国十年来首次从美国大量进口玉米,从美国采购的玉米数量比过去15年还要多,这使得很多人惊呼进口玉米将迎来“中国时刻”。玉米进口量所发生的巨变让很多人想到了大豆的命运,这种情况会不会对我国的玉米生产加工产生冲击?玉米会不会重蹈大豆的覆辙?进口的玉米大部分都是转基因玉米,所以说转基因玉米进来以后,对中国以后玉米原料生产结构有没有影响,现在看还是未知数。这些都是我们所担心的。
  ►叫停”玉米制汽油之争:
  中国商业联合会石油流通委员会(简称石油委)会长赵友山8月9日向记者透露,石油委已上书国家发改委,呼吁立即叫停国内的玉米制乙醇汽油项目。“不能再把玉米拿来炼汽油了!”一语既出,立即引起舆论的高度关注,并由此生发了一场关于玉米该不该用来制乙醇的讨论。
  石油委之所以提交上述建言,是因为“汽车与百姓争玉米”,导致国内今年上半年首次出现玉米净进口状况,并推动了玉米价格的上涨,而玉米制乙醇汽油的产量相对于国内的汽油需求来说微不足道。石油委方面称,该机构今年在市场调研中发现,国内部分乙醇加工厂为了享受每吨1880元的国家补贴及免税政策,使用玉米加工车用乙醇汽油,将新上市的玉米抢购一空,使得养殖业所需要的饲料玉米严重短缺,且价格大幅度上涨。根据石油委的调研,我国目前仍有 1000万吨乙醇汽油制造产能,按每3吨玉米制1吨乙醇汽油的行业生产水平计算,每年需要3000万吨的玉米原料。
  在粮食与石油孰轻孰重的问题上,政府曾经作出了阶段性的抉择。但如今,问题又一次摆上了台面。
  推荐理由:是是非非,各执一词,不管石油委呼吁“叫停”玉米制汽油项目的动机如何,目前是到了该认真讨论“玉米制汽油项目“的时候了。为了推进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的发展,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有关部委曾在2004年联合出台政策,在黑龙江省等省区推广玉米加工车用乙醇汽油的试点项目,每生产1吨车用乙醇可得到1880元的国家补贴,并减免一切税收。考虑到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此项目不可大范围继续推广,至于在黑龙江省的试点是否“叫停”应完全交由市场来决定,切不可由一纸行政命令而匆忙“封杀”。
  Ø玉米疯
  据5月12对全国470个集贸市场畜禽产品和饲料价格定点监测,5月份第2周全国玉米价格继续走高。全国玉米平均价格2.02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0.5%,同比上涨26.3%,目前中国玉米收购均价达到1999元 /吨左右,比2009年同期上涨逾400元/吨,涨幅达到26%,而且价格短期内仍有继续走高之势,分析人士指出玉米价格目前已处于非理性增长阶段。
  推荐理由:作为大宗农产品,玉米因其市场规模较大不易被操纵,其波动区间向来比较狭窄。但是近期国内玉米价格却出现了比较大的上涨。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国内玉米已经呈现出产销区价格联动的态势,价格上涨趋势依然明显。玉米价格大涨已引起国家重视,日前发改委提出要出重拳严厉打击农产品炒作行为。同时国家粮食局等部门将通过释放玉米储备,增加进口配额等一系列举措,增加玉米供应,以期降低价格维持粮食稳定。此外为平抑价格波动,中国开始进口玉米,中国四年来首次敞开玉米进口的大门。
  ——企业:
  Ø中粮2.3亿扩扩张非粮乙醇项目与粮争地惹争议
  继2006年在广西投资7.5亿元建成年产20万吨非粮燃料乙醇项目后,近日9月25日左右中粮集团2.3亿元追加投资该项目并有望年底投产。生产燃料乙醇的原料是被定义为“非粮”的木薯。
  2006中粮集团在广西北海建起全国第一条以木薯为原料的乙醇汽油项目,并于当年投产。木薯遇上燃料乙醇项目,似乎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当玉米乙醇陷入 “与民争粮”的争议中时,以木薯为代表的非粮乙醇项目渐渐被视为生物燃料的发展方向。不过,木薯乙醇项目在创造骄人业绩的同时,担忧似乎从未散去。
  推荐理由:据科学估算,广西木薯资源如果能够充分利用,每年可生产3500万吨燃料乙醇,而大庆油田目前年产量为4800万吨原油。这就意味着,广西木薯一年半生产的燃料乙醇几乎和大庆油田的产量相当,非粮乙醇项目让似乎使人们看到了希望。不过,即使经过充分调研与论证,木薯燃料乙醇项目仍然绕不过“与粮争地”的担忧——土地是有限的,大规模种植了木薯,便不能再种植其他作物。事实上,木薯虽然定位为非粮作物,但是它和玉米差不多,也是淀粉资源,存在“与粮争地”的问题。
Ø中粮转基因玉米进口遭拒的是与非:
  7月21日,中国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从美国进口6万多吨转基因玉米。 7月28日有消息称,此次交付的转基因玉米不符合质量标准。对此,中粮方面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回应称,产品还在检验,目前未有结果。
  11月29日,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透露,已对从美国进口的一批5.4万吨的转基因玉米作出退货决定,原因是这批产品被检出我国不允许的转基因成分MON89034。该批货物的进口方中粮集团昨日也证实,该船玉米确为中粮执行国营进口配额中的一船。目前正与外方商讨有关退运事宜,相关损失将由供货商承担。
  推荐理由:未来,中国或将出现越来越多的转基因玉米。据悉,目前中国仅能从美国、秘鲁和泰国进口玉米。针对转基因作物给人体和环境带来危害的质疑声一直不绝于耳。绿色和平组织食品与农业项目组主任罗媛楠表示:“目前没有证据证明动物食用转化后,是否对人类有害。不过,转基因玉米对种植地区的环境可能存在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有人担心打开玉米进口之门后,中国玉米会重蹈大豆覆辙。
  ——政策:
  Ø《国家临时存储粮食(东北玉米)竞价销售交易细则》的修改
  5月10日左右,接国家有关部门通知,对东北临储玉米竞价交易细则就行修改。自5月18日执行。
  6月4日,接国家有关部门通知,对现行《国家临时存储粮食(东北玉米)竞价销售交易细则》进行修改,履约保证金由50元/吨调整为100元/吨,本细则自2010年6月11日执行。
  9月3日,接国家有关部门通知,对现行《国家临时存储粮食(东北玉米)竞价销售交易细则》进行修改,修改细则自2010年9月21日起开始执行。
  11月4日国家粮食局发布的《开展2010年秋粮收购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中表示,所有从事粮食收购活动的各类粮食收购主体都将成为检查对象,加大了对市场囤积居奇的打击力度。
  推荐理由:今年国家有关部门对玉米市场的调控力度可谓史无前例,尤其是9月3日,有关部门再度修改东北国储玉米交易细则,要求对参与企业的资格进行层层审核,这就使得近来东北地区的国储玉米拍卖成交结果持续惨淡,进而压制现货玉米价格的上行空间。政府调整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拍卖粮尽快流入终端市场,避免中间环节囤积粮源,以期满足市场需求,平抑当前价格过快上涨的势头。
  ——产量:
  Ø玉米产量创新高
  据伦敦10月28日消息,国际谷物理事会(IGC)周四将其对全球2010/11年度玉米产量预估下调1000万吨,其中对美国玉米产量预估的下调幅度最大。在月度报告中,IGC预估全球2010/11年度玉米产量为8.14亿吨,美国玉米产量预估下调1100万吨,至3.23亿吨,因单产预估下降。中国2010/11安度玉米产量预估亦下调300万吨,至1.62亿吨,但这将被阿根廷玉米产量前景改善抵消。
  美国农业部十一月份曾预计2010/11年度美国玉米期末库存为8.27亿蒲式耳,这将是1995/96年度4.26亿蒲式耳以来的最低水平。
  国内玉米生产方面,农业部网站12月8日消息,据农业部农情调度2010年,国内玉米播种总面积提高4.29%,预计今年玉米增加170亿斤以上,粳稻增产80亿斤。
  推荐理由: 据分析师称,今年美国夏季天气恶劣,导致美国玉米产量下滑,而出口、饲料以及乙醇生产业的需求强劲,可能导致2010/11年度(9月到次年8月)美国玉米期末库存降至8.06亿蒲式耳,为十五年来的最低水平。分析师认为2010/11年度中国的玉米的供求状况得到改善,安全系数得到提高。同时依据全球各主要玉米生产国农业部门的报告和全球天气状况对全玉米产量做估计,2010年全球产量玉米产量创下历史新高。
(信息来源: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饲料周报》2010年第50周)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5 收起 理由
崔若伟 + 5 已阅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0-12-22 14:06:42 | 显示全部楼层
!3::qinang: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10-25 13:59,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