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76|回复: 1

[饲料] 整合强化产业链 赢得粮价话语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20 10:5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2008年中国关于限制外资企业进入粮食流通领域的世贸组织过渡期的结束,已牢牢掌控了中国的大豆定价权的外资粮商,又把目光投向了中国的其他粮食产业。一旦跨国粮商进一步取得粮食生产加工流通的控制权,将使中国粮食宏观调控和粮食安全造成极大的被动。
  和发达国家农业生产相比,中国农业基础薄弱,粮食生产效率较为低下,市场集中度低。自2008年中国关于外资企业进入粮食流通领域的WTO过渡期结束后,跨国公司便正式进军中国粮食流通领域。从单纯贸易到控制整个粮油产业链,“外来者”的野心也越来越大。人们一定还对2004年中国大豆企业赴美采购大豆的惨痛教训记忆犹新。如今“大豆之殇”余痛未消,其他粮食作物市场似乎又将重演“悲剧”。跨国企业正在紧锣密鼓地布局,将手伸向了我国玉米、小麦、水稻、棉花等领域。其主要手段,就是通过控制价格的方式来清理门户。如果国际粮油巨头对粮食加工的渗透像“大豆危机”一样,控制加工和流通领域,那么中国粮食安全将会遭受严重威胁。
  当下,仅“ABCD”这四大跨国粮商就已垄断了世界粮食交易量的80%,随着他们在中国的粮食战略布局逐步实施,国内企业将逐渐失去话语权。笔者认为,今年粮价上涨存在必然性,并不能片面将其归咎于国内粮企。温家宝总理反复提及的“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表态,意味着稳定国内粮食供应是一项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试想,如果没有自家的企业支撑,危难之时心将如何不慌?
  自2008年外资粮食企业大举进军中国粮食市场以来,中国的粮食市场变得更加复杂。有专家认为,外资企业等多主体进入粮食购销领域后,有可能使政府部门不能及时掌握粮食库存和购销状况,导致难以做出正确的决策。在当前的通胀预期下,部分企业和商人会囤积粮食,然后释放出各种信号,像炒作绿豆一样趁机炒高粮价,这会对粮食市场的稳定和社会稳定产生巨大影响。
  作为初级粮食产品的丰收者并不值得炫耀,唯有把这些丰收粮食的收购、贮藏、加工、定价和销售权等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里,才能够真正保粮食安全,但我们目前似乎还相差很远。话语权的争夺,反映了当今世界粮食市场的竞争,而这已不仅是产品与产品、企业对企业的争斗,而是国家之间产业链与产业链的抗衡。在粮食安全问题上中国政府的责任不只在于“催种催收”,更重要的是要按照国际化趋势整合、强化中国的粮食产业链,强强联合,以打造中国自己的“ABCD”。

更多饲料方面的资讯,请关注:http://www.xumuren.com/feed/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0 11:03:33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粮价上涨存在必然性,并不能片面将其归咎于国内粮企。但是,如果没有自家的企业支撑,危难之时让我们如何能心中不慌?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也是这个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2 20:40,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