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15|回复: 1

怎样预防猪群中咬斗现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13 09: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猪咬斗现象发生的原因

  饲养密度过大。猪互相接触和冲突的几率也大,活动受到限制,是发生咬斗现象的诱因。另外,猪有群序行为,对猪进行分群后,起初会相互撕咬,然后按体质的强弱建立明显的位次关系。若猪群过大,就难以建立位次,造成相互咬斗频繁。

  饲料营养不平衡。使用非全价的饲料或饲料中的营养比例不当,特别是饲料中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食盐的含量不足或比例不当。

  应激因素。如天气异常变化,温度过高,湿度过大,舍内有害气体浓度过大,光照过强,受到各种惊吓等。

  非自繁自养的猪群居。有异味也发生咬斗。同群的猪是靠嗅觉辨别气味,相互熟悉的。如果育肥猪不是自繁自养,而是具有不同的来源,在对猪进行分群时,容易发生咬斗。

  其它因素。如料槽少或饮水位置不足,为争食争水,易发生相互咬斗。体内外有寄生虫如虱疥螨、蛔虫等,猪皮肤刺痒烦躁,也会咬斗。

预防猪相互咬斗的措施

  饲养密度要适宜。规模化养猪要求每头猪需占有1平方米的使用面积,饲养密度不宜过大。

  饲养群体要合理。同一栏内饲养的猪体重相差悬殊,体重较小和体弱的猪往往成为被咬的对象。一旦有一头被咬,会群起而攻之,发展到相互咬耳咬尾。应把来源、体重、体质、性情和采食习惯等方面近似的猪组群饲养,每组以10头左右为宜。

  饲料营养要全面。如果营养缺乏,不仅影响猪的生长发育,而且会导致猪互咬。因此应根据猪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饲喂营养全面的配合饲料,特别是不能缺乏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饲养方法要得当。必须采用充足的饲喂方法,避免猪出现强烈的饥饿感。有条件的猪场可以每天定时定量向圈舍内投喂野草、青菜等青绿多汁饲料供猪叼食。

  定期驱虫,及时断尾。每年春秋季分别定期对猪进行预防性驱虫。对体内寄生虫一般驱虫3次,20—30日龄进行第一次驱虫,60—70日龄进行第二次驱虫,100—110日龄进行第三次驱虫。种猪每年应驱虫2次。驱虫药物可选用左旋咪唑、丙硫苯咪唑和伊维菌素等。在仔猪刚生下的1—2天内应对其断尾。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0-12-13 10:32:4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很好的资料。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0 23:37,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