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80|回复: 1

[饲料] 中国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通过国家验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7 15:3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华网北京12月6日电(记者 董峻)我国农业及生物领域唯一的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中国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6日通过了发展改革委组织的国家验收。这项重大工程的建成运行,将极大促进我国生物育种产业的发展。
  据工程依托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刘旭介绍,工程投入使用以来查明了我国作物种质资源分布规律和富集程度,创建了世界上唯一的长期库、复份库、中期库、种质圃相配套的种质资源保存技术体系,长期安全保存种质资源40万份,建立了农作物种质资源技术规范体系,鉴定评选优异种质3000份,育成新品种658个,累计推广42.7亿亩,使我国种质资源研究跻身世界前列。
  这项工程还在国际上首创矮败小麦及其高效育种方法,实现了育种家多出、快出和出好品种的愿望,推动了小麦育种的革命。目前已育成新品种42个,推广1.85亿亩。矮败小麦及其高效育种方法是小麦育种方法的重大创新,是继杂交水稻之后我国农业领域又一原创性重大科技成果。
  在大豆方面,培育出高产高蛋白广适应大豆品种“中黄13”,推广面积连续3年突破1000万亩,居全国第一位,是近15年来全国唯一年推广面积超千万亩的大豆品种;培育出高产高油广适应大豆品种“中黄35”,2009年新疆大面积亩产364.68公斤,小面积亩产达402.5公斤,创全国大豆单产最高纪录。
  在棉花方面,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棉花抗虫基因,培育了220个转基因抗虫棉品种,累计推广3.3亿亩,使国产转基因抗虫棉占全国抗虫棉市场的93%以上,累计减少农药使用1.65亿公斤,实现社会经济效益462亿元。
  在玉米方面,转植酸酶基因玉米研究导入了我国自行克隆的植酸酶基因,2009年获得生产应用的安全证书,这是世界第一例获得生产应用许可的转植酸酶基因玉米,对提高我国玉米种业国际竞争力、促进饲料及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

更多饲料方面的资讯,请关注:http://www.xumuren.com/feed/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0-12-7 21:55: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地大物博,种业市场还是群雄混战,没有形成像美国一样的相对垄断,空间相当大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18 11:40,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