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于海威大学毕业后创业遇难题
天气一天比一天凉了,于海威放鸡的时间,也从原来早上6点推迟到上午10点。看着上千只鸡在他眼前飞着跑着跳跃着满地撒欢儿,他怎么也高兴不起来。鸡已经长到该卖的时候,可开拓销售网点进行得一直不理想。
于海威今年25岁,家在尖草坪区朝阳小区,住一套80平方米的楼房。那个房子,他和父母已经半年多没有回去过。自今年6月份,到12月5日记者采访,在南固碾村这个六亩地的鸡场,一家三口人的生活都在一间漏风的简易房里,生炉子,睡木板。
养鸡不易
于海威养鸡不是为了鸡生蛋,蛋生鸡,他养的是精品———“贵妃鸡”,资料说肉质鲜美营养高,在大酒店里销得非常好,全国好多地方都在养,他的创业目标是“规模稳定到3000只左右,鸡有进有出,就能比上班的人挣得多。”
于海威大学读的专业是计算机,全家没有任何人养过鸡,毕业两年后自己也找过工作,都不稳定。看中“贵妃鸡”是因为央视的介绍,去了安徽实地考察,又在太原走了几个鸡场,没看到有人在养,他想着“找市场空档,打人无我有这张牌”。说服父母和亲友一大家人,今年6月份在南固碾的葡萄园租下六亩地,签了3年合同。
养鸡的辛苦和忙碌是他没有想到的,他开面包车从安徽拉回来2500只鸡苗,到家因为挤压、踩踏,死了不少。后来,鸡出鸡痘,又死了一批。余下的1500只鸡,于海威一家小心呵护。贵妃鸡珍贵,不喂饲料,喂的是精心调制着混有胡萝卜、南瓜、玉米面蔬菜粮食的营养餐,自养上鸡后,一家人每晚都半夜起床轮流到鸡舍察看,眼巴巴地指望着卖出鸡去先把借的本钱还上。
卖鸡更难
卖鸡的不易和困难,更是超出于海威的设想:在网上发了售鸡帖,不是被删就是招来卖禽药的;联系多个星级酒店也没有明确答复;一家人发动所有的关系帮助推销,代理销售的餐馆寥寥无几,尽管都表示鸡的味道不错,但几个月只卖了四五十只。
创业至今,这个普通的工薪家庭投入近20万元,父母都知道于海威压力很大,轻易不问他卖鸡的事。父亲是个老焊工,一辈子节俭下的钱都给了儿子创业,他也担心过,但“孩子自立要做事,我们肯定得支持。”
就于海威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山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李学强部长认为,主要原因就是选择项目太过盲目,创业前没有很好地考虑到“贵妃鸡”在本地的需求情况和居民认可程度,使得销售环节出现了问题。
李部长称,创业的成功率本来就很低,只有创业人数的5%。由于生活的环境和习惯不同,一些在外地经营很好的项目,在本地来说不一定能成功。所以选择创业项目之前,一定要先仔细、慎重、系统地进行市场调查,包括产业链中任何一个环节都要考虑周全,以免出现遗憾。
一位创业小有成绩的“过来人”表示,进鸡苗前应对销售网点做好布局与联络,现在建议他就涉及餐饮的企业一家家跑销路,包括周边县市。或者办理好相关手续,直接进市场零售。只要在一至两个区域形成固定消费群,就会有转机,希望他在元旦、春节有所收获。
来源:山西晚报网
本报记者 赵晋燕 范宇
更多家禽资讯、行情、精华资料请登录中国畜牧人网站家禽频道:
http://www.xumuren.com/poultry/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