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74|回复: 1

如何针对猪口蹄疫病特点制定防控措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3 10: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 猪口蹄疫病特点
1、口蹄疫病毒有七种血清型,而且每种血清型还有若干亚型,我国目前主要以0型为主。病毒复杂的血清型以及病毒毒株的不断变异,给该病的防疫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尤在疫苗型号的选择上必需引起高度重视。
2、病毒特点:(1)不耐热。病毒在80℃以上加热即可杀灭。连续阳光爆晒也可杀灭病毒。(2)不耐酸。这给发病时选择消毒剂提供了依据。(3)康复家畜可带毒五月以上,这是从疫区调运猪只到非疫区引发该病爆发的主要原因。(4)病毒可在被污染的饲料、用具、皮毛、土壤中保持数月的传染性。在污染的冷冻肉中存活很长时间,容易造成冻肉的长途运输或贩卖而传播该病。(5)病猪的一切排泄物如流涎、乳汁、粪尿、水泡液、水泡屑、呼出的气体等在猪发病初期均含有大量的病原。
3、传播特点:(1)该病发病急、传播极其迅速,常呈跳跃式传播方式。(2)该病只感染偶蹄兽如猪牛羊,马对此病有抵抗力,鸡鸭不感染此病。(3)成年猪7~10天可自行康复,死亡率不超过3%(无继发感染情况下),哺乳仔猪因急性胃肠炎和心肌炎常无症状突然死亡,发病死亡率高达80%以上。(4)传播途径广泛,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损伤的皮肤以及配种交配等途径传播。(5)传染源极为普遍。病猪、带毒猪、被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车辆、人员、野生动物、鼠、狗、鸟以及屠宰后未消毒的肉品、内脏、血液、皮毛等都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该病。(6)最容易通过污染的空气经呼吸道传播(北方沙尘天气尤为严重)。(7)规模化猪场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小散户以秋末冬春为高发病季节。爆发和流行具有1~2年或3~5年的周期性。
二、防控措施
1、 该病常爆发在秋末冬春季节,是因为气候寒冷及温差大而不稳定。所以要给猪提供温暖舒适的环境和营养全面丰富的饲料。还要重视给猪提供适温充足的干净饮水。
2、 严禁在疫区引种引苗,彻底避免“引狼入室。”
3、 加强消毒防范。(1)猪舍门口设置消毒盆,进出时严格消毒。(2)进猪舍时更换专用的衣服和鞋子。(3)猪舍的各种用具禁止窜舍使用。
4、 北方地区每年入春后尤要注意防止风沙传播疾病。
5、 发病后的防制措施:(1)要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2)正确选用消毒剂,首选过氧乙酸类消毒制品。(3)根据猪群情况,做好保温、防潮和通风工作,尽量减少猪群密度。(4)尽量保持猪群安静,最好少打针。(5)给猪提供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饲料,为保证食欲和提高适口性,可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红糖、微生态制品,还可添加少量靑绿饲料如萝卜、白菜等。(6)饮水中可添加适量黄芪多糖和多维,提高猪群抵抗力。(7)未发病的猪群可在饲料中添加2%左右的中草药,如金银花、鱼腥草、板蓝根(母猪慎用)等。(8)对患部先用0.1%高锰酸钾液冲洗,然后涂抹碘甘油或紫药水。(9)在整个发病期要彻底对猪舍死角以及用具清洁消毒。尤其是粪便要勤清除并堆积发酵。(10)禁止闲杂人员进出猪场,对一切外来的人和所有物品严格消毒。
6、 每年十月底或十一月初彻底搞一次口蹄疫免疫,并高度关注病原血淸型的变化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0-12-3 11:24: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认为现在口蹄疫的传播和疫苗也有一定的关系,去年全国大面积发生A型口蹄疫,而国内疫苗都是O型的,型与型之间没有交叉保护,所以导致大流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8-28 04:27,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