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82|回复: 0

[饲料] 玉米承受双重压力 岁末或继续探底走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26 13:35: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月中旬以来,爱尔兰经济危机引发金融市场动荡,美元趁机反弹,全球大宗商品市场承压自高位回落。国内通胀形势严峻,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紧缩性举措,并且出台了控制物价上涨的16条措施,诱发了大宗农产品(000061)价格大幅下跌。这轮下跌过程中,大连玉米期现货一度表现抗跌,但随着防通胀措施的逐步落实,现货价格在高位出现了松动,大连玉米开始走出补跌行情。玉米价格年内高点已经出现,后市将以振荡探底走势为主。
  产量增加,供需关系改善
  从中国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美国农业部以及汇易咨询的玉米供需数据来看,2010/2011年度我国玉米增产已成定局,我国玉米供需失衡的局面正在得到改善,但仍处于紧平衡状态。长期来看,我国玉米价格维持高位运行的基础仍然存在,但短期来看,国内玉米价格已创出历史新高,短时间内上涨幅度相对较大,并缺乏需求链条的连续支撑,已明显表现出透支现象,预计未来两个月上涨动能将不足。
  政府出手调控玉米市场
  由于我国通胀形势严峻,特别是10月份以后,价格涨势明显。在此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已经由适度宽松转为紧缩,以防止恶性通胀的发生。作为主粮作物的玉米,由于涨幅巨大,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被列为重点调控对象,并出台了一系列针对玉米的调控措施。此外,今年玉米收储政策迟迟没有出台,后期出台的可能性也不大,南方饲企到东北采购玉米的补贴也较去年减掉一半。
  中国今年转变为玉米净进口国后,为增加明年市场供应,已签订了部分大额进口合同。阿根廷农业部将发放500万吨的2010/2011年度玉米出口许可,估计第一批出口许可将在3月公布。此前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称,2011年中国将从阿根廷购买550万吨玉米。
  总之,当前玉米市场正在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宏观经济、产业政策调控的双重压力,由于我国玉米价格变动历来受政策影响较大,随着调控措施的逐步深化,国内玉米难以出现大涨的局面。
  政策落实到位,玉米现货价格松动
  今年玉米质量相对较好,上市期早,中粮、益海、华粮、中纺、北大荒(600598)等企业积极入市收购,推动国内玉米价格不断创出新高,现货价格坚挺,新粮涨幅很大。但进入11月下旬后,随着货币紧缩政策不断加码,我国玉米现货部分市场已经出现了高位回落的迹象,南方销区率先降价并向北方产区逐步传导。玉米产区市场出于对紧缩货币政策性的担忧,加之东北运力持续紧张,外运数量减少,部分粮商开始观望,中纺粮油率先在黑龙江停收,益海粮油也已经停止收购,主产区粮价稳中小降。由于北方农民面临11月还贷压力,在价格松动的情况下,“卖跌不卖涨”的心理在增强,惜售心理减弱,后期玉米季节性批量上市压力将逐步显现。由于今年国家在限制投机炒作和囤积上采取的措施有力,玉米收购市场抢粮现象难以出现,预计今年年底前玉米现货价格振荡回落的可能性较大。
  玉米期价将继续探底
  当前玉米市场处于政府宏观调控的风口浪尖之上,如果玉米价格继续上涨,对CPI的影响就会继续加强。在已经确定防通胀为政府工作目标后,宏观调控决不会轻易收手,国内玉米价格的年度高点或已经在11月中旬形成。但另一方面如果价格下跌过度会影响农民收益,这也不符合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到的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政策。综合来看,后期国内玉米仍有向下调整的可能,但下跌空间有限。预计玉米吉林省现货价格下跌底限在1780元左右,大连港平舱价在1950元左右,大连玉米期货1109合约的主要支撑位置或位于2150—2200之间。建议近期操作上以逢高卖出为主,9月合约依托2350点的重要压力位置波段做空。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8-26 15:32,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