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37|回复: 4

关于罗非鱼的资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25 00:37: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四川天添生物科技应用有限公司
补充天添对罗非鱼摄糖能力的影响


摘  要:选用体重约25.0g 罗非鱼(Oreochroµis niloticus)240尾,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60尾,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设计了2组蛋白含量分别为33%和29%左右的等能商业饲料为对照组,并在蛋白31%和29%的分别补充1g/kg的“天添”,研究饲料中添加“天添”对罗非鱼生长性能、体形和糖代谢酶等的影响。养殖试验期30天,结果表明:以生产性能、形体指标、生化指标等为判定依据,饲料中补充“天添”,在低蛋白高糖日粮中有明显的促长效果。以丙酮酸激酶等糖代谢指标为判断依据发现,“天添”的添加增强了罗非鱼对糖类物质的利用效率。
关键词:“天添” 罗非鱼 生长性能 糖代谢

前 言
鱼类对糖利用能力是有限的,其利用能力的高低又随鱼的种类而异,一般草食性鱼类和杂食性鱼类对糖的利用能力较肉食性鱼类高。分析其原因,草食性和杂食性鱼类淀粉酶活性较高,并且分布在整个肠道;而肉食性鱼类淀粉酶活性较低,仅仅在胰脏中可见到淀粉酶。从肝脏糖代谢酶活性看,肉食性鱼糖原合成酶活性高,而糖分解酶活性低,因而对吸收的葡萄糖不能有效地利用,形成类似糖尿病的糖代谢。
对于鱼类来说,糖具有节约蛋白质的作用,当蛋白质与糖一起被摄入鱼体时,在鱼体内储留的氮比单独摄入蛋白质时要多。糖类节约蛋白质的作用可能与葡萄糖是神经组织和血细胞的首选氧化底物有关,而鱼饲料中糖的存在可抑制糖异生作用,由此减少氨基酸的氧化消耗。在实际生产中,对于不同的养殖品种,加入合适的糖,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使糖尽可能的代替蛋质成为能量物质,降低蛋白质转化为能量的比率,从而降低饲料成本,以利于鱼类的健康和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本试验设计了2种等能,不等氮的基础饲料。在此前提下,补充一定量的“天添”,通过比较各处理组罗非鱼生长性能和糖代谢指标等,初步判断“天添”是否可以通过提高罗非鱼对糖类物质的利用从而促进罗非鱼的生长,为“天添”在水产饲料中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鱼及试验设计
试验用罗非鱼(O. niloticus)为当年人工繁殖的同一批苗种,购自重庆市铜梁县温泉渔场,试验在西南大学水产系室内循环养殖系统中进行。试验前暂养1周,每天早、中、晚饲喂对照组饲料3次至饱食。试验采用的养殖设施为椭圆形玻璃缸(总体积0.4m3,水体体积0.25 m3)。循环流水系统,曝气自来水,进水速率大约为0.8 L/min。
试验开始前停饲24 h。选择体重相近(25 g左右)、体格健壮的幼鱼240尾,随机分配于12个养殖缸(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每重复20尾),其中处理组1对照组,处理组2、3、4为试验组,“天添”添加量均为1 g/kg(见表1),其中组1和组2的基础日粮一致,组3和组4的基础日粮一致。本试验所使用的“天添”由四川天添生物科技应用有限公司提供;使用时根据添加量用逐组稀释的方法均匀混合于基础饲料中。每天早、中、晚投喂3次,至饱食,投喂结束后30 min,吸出池内残饵及粪便。试验共进行30d,试验期间水温25.0±1.0℃,pH7.5±0.5,溶氧≥5mg/L,氨氮<0.2mg/L,余氯<0.1mg/L。
表1  试验设计
组    别        1        2        3        4
饲料蛋白含量        33        33        29        29
“天添”
(g/kg饲料)        0        1        0        1

1.2 试验饲料
配制饲料前,饲料原料均经粉碎机粉碎并全部过60目筛,制成直径为1.5mm左右的颗粒饲料,在35℃鼓风干燥箱内干燥24 h,置冰箱0℃保存。具体配方组成和营养成分分析见表2。
1.3 检测指标及分析方法
1.3.1 生长速度
以鲜重的罗非鱼体重变化、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等表示生长速度。增重率(%)=( Wt-W0) / W0×100%;特定生长率(%/d)=[(LnW t-LnWo) / d]×100%,W0和Wt分别表示养殖开始和结束时的罗非鱼体重(g)。
1.3.2 饲料利用效率
以饵料系数和蛋白效率表示,饵料系数=投喂饲料量/鱼体增重量;蛋白效率=( Wt-W0) / F×P%,F指饲料消耗量,P%指饲料蛋白质含量。
1.3.3 形体指标
以肥满度、内脏指数(内脏重与体重比)、肝胰脏指数(肝胰脏重与体重比)等指标对鱼体形态进行评价。其中肥满度=Wt / L3,L指对应体重的鱼体长(cm)。
1.3.4糖代谢酶活性等指标测定
1.3.4.1糖代谢酶活性测定
所有肝胰脏样品解冻后加10倍的4℃缓冲液,冰浴匀浆,制成10%匀浆液。缓冲液参照蔡春芳[3]的方法配制。4℃、4000 r&#8226;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一部分立即用于测定己糖激酶(HK)活性;另一部分上清液继续在4℃、12000r&#8226;min-1离心20min,取上清液用于测定丙酮酸激酶(PK)活性,室温下24h测定完毕。标准蛋白为牛血清白蛋白(购于南京建成生物有限公司)。

表2  罗非鱼饲料配方及营养成分表(%)
        配方1        配方2
原料名称        原料用量        原料用量
鱼粉(CP62.5%)        8.00        8.00
大豆粕        22.00        3.80
菜籽粕        17.00        20.00
棉籽粕        17.50        20.00
米  糠        10.00        10.00
小麦麸        14.00        14.00
次  粉        3.00        10.50
面  粉        3.70        9.70
大豆油        1.00        1.00
磷酸二氢钙        1.50        1.50
淡水鱼维生素        0.10        0.10
淡水鱼微量        0.50        0.50
氯化胆碱        0.15        0.15
Vc 酯        0.05        0.05
膨润土        1.50        0.70
营养指标               
粗蛋白        33        28.9
粗脂肪        4.37        4.33
无氮浸出物        34.16        40.2
粗纤维        6.87        7.74
粗灰分        7.8        7.8
钙        0.8        0.79
总  磷        1.36        1.35
1、预混料中维生素部分(每kg配合饲料提供(&micro;g)):VA:6000 IU/kg;VD: 2000 IU/kg;VE:50.0;VK:5.0;VB1:15.0;VB2:15.0;VB3:25.0;VB5:30.0;VB6:10.0;VB7:0.2;VB11:3.0;VB12:0.03。
2、预混料中矿物质部分(每kg配合饲料提供(&micro;g)):NaCl:1.0;MgSO4&#8226;7H2O:15;NaH2P04&#8226;2H20:25;KH2PO4:32;FeSO4:2.5;乳酸钙:3.5;ZnSO4&#8226;7H20:0.353;MnS04&#8226;4H20:0.162;CuSO4&#8226;5H2O:0.031;CoCl2&#8226;6H2O:0.01;KIO3:0.003。
3、Vc磷酸酯中Vc含量为25%。

己糖激酶(HK)活性测定采用G6PDH偶联法,参照Tranulis等[4]和Panserat等的方法,但将葡萄糖浓度改为0.5mmol&#8226;L时测定,反应时间为5min。酶活性单位定义:在30℃pH8.2下,每克组织蛋白在本反应体系中每分钟生成1mmol&#8226;L 的NADPH (辅酶Ⅱ,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为一个活性单位。丙酮酸激酶(PK)活性测定参照Kirchner等和蔡春芳的方法。酶活性单位定义:在30℃pH7.4下,每克组织蛋白在本反应体系中每分钟将1&micro;mol的PE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钾盐)转变成丙酮酸为一个酶活性单位。
1.3.4.2肝糖原测定
糖原测定采用蒽酮显色法。A)可溶性糖的提取:在样品中取0.4g肝,加入8ml三氯乙酸后放入离心机中离心15分钟(3000转/分),取上清液2ml加入6ml三氯乙酸,再在3000转/分 条件下离心15分钟,取上清液4ml并加入4ml的乙醇,静置15分钟后放入离心机中继续离心15分钟后将离心管小心翼翼的取出不要震荡,将上清液去掉后的沉淀便为可溶性糖固体。B)显色测定:将沉淀中加入8ml蒸馏水使之充分溶解后取1ml溶液于管中,并在试管中加入4ml的蒸馏水,将试管中5ml的溶液中取1ml于另外一只试管中,并加入4ml蒸馏水,在2支试管中加入蒽酮试剂(加入量为试管中溶液体积的2倍)。最后放入沸水中煮15分钟,并流水冷却,冷却以后在62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C)计算可溶性糖的含量:将测定的吸光度带入标准曲线的公式中乘以800则为最后的糖含量(乘以800是因为所测的吸光度是溶液稀释800倍以后的吸光度)。
肝糖原含量(mg.g-1)=(A+0.0021)/ 0.004×800 / 1000 / 0.4 (A为吸光度值)
1.3.5 数据分析
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先对数据作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处理间若有显著差异,再作Duncan’s多重比较,P<0.05表示差异显著。
2 试验结果
2.1 对生长性能的影响
由表3可见,组1和3随着饲料中蛋白含量的下降,罗非鱼的增重率显著下降,组3的增重率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低蛋白饲料中补充“天添”后,组4的增重率显著高于组3(P<0.05),且与组1和2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特定生长率指标中,随着饲料中蛋白含量的下降,罗非鱼的特定生长率逐渐下降(组1和3),在低蛋白饲料(组3)中补充“天添”后,组4的特定生长率显著提高(P<0.05),但与组1、2和4无显著差异(P>0.05)。
饲料转化效率方面各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
饲料蛋白降低导致蛋白效率下降,补充一定剂量的“天添”后,蛋白效率有较为明显的改善,组4的蛋白效率显著高于组3(P<0.05)。
试验各组的罗非鱼成活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3 “天添”对罗非鱼生产性能的影响         n=3
         增重率(%)        特定生长率        饵料系数        蛋白效率(%)        成活率(%)
                (%/d)                       
组1        190.59±5.04a        1.91±0.05a        1.31±0.07a        2.34±0.17ab        100
组2        203.99±4.57a        2.02±0.07a        1.25±0.05a        2.48±0.14a        100
组3        162.57±7.58b        1.74±0.08b        1.38±0.08a        2.15±0.15b        100
组4        187.21±15.14a        1.84±0.11a        1.33±0.11a        2.43±0.14a        100
注:同列数据肩标字母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P<0.05)。除特殊情况外,以下各表同。

2.2对形体指标的影响
水产养殖对饲料质量的要求除了对水产动物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的影响,还对养殖鱼体的形态特征也提出了要求,鱼体体形不能太“臃肿”,也不能太瘦长。体形指标可以从鱼的肥满度、内脏指数(内脏重与鱼体重比)等来进行初步判定。随着饲料中蛋白含量的下降(组3),罗非鱼的肥满度相对组1显著下降(P<0.05)。饲料中补充“天添”后,组4罗非鱼的肥满度得到有效改善,与组1和2无显著差异(P>0.05)。
内脏指数和肝胰脏指数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
表4  “天添”对罗非鱼的体型的影响  n=3
         肥满度        肝胰脏指数        内脏指数
组1        3.00±0.12a        2.04±0.33a        9.65±0.59a
组2        3.14±0.12a        1.63±0.16a        9.20±0.43a
组3        2.77±0.14b        1.84±0.19a        9.57±1.26a
组4        2.92±0.11ab        2.16±0.42a        9.76±0.77a
2.3 对糖代谢的影响
表5中可以看出,饲料蛋白含量的降低,及“天添”的补充(组4),对肝糖原的含量和肝己糖激酶(HK)的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肝丙酮酸激酶(PK)活性随饲料中蛋白含量的降低而逐步下降,其中组3的PK活性显著低于组1和2(P<0.05),补充“天添”(组4)后,PK活性比组1,2,3显著提高(P<0.05)。
表5  “天添”对罗非鱼糖代谢的影响  n=3
组别        肝糖原
mg.g-1        肝己糖激酶(HK)
U.g-1.min-1        肝丙酮酸激酶(PK)
U.g-1.min-1
                       
组1        29.75±1.66a        1.84±0.05a         6.24±0.12a
组2        29.58±0.44a        2.27±0.20a         5.87±0.14a
组3        30.89±1.28a        1.84±0.21a         4.82±0.13b
组4        31.85±0.84a        2.08±0.26a         10.41±0.27b
3 讨论
3.1 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以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饵料系数和蛋白效率为判定依据,饲料蛋白下降后,罗非鱼的生产性能比较明显的下降。补充“天添”(1g/kg)后,其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与降低蛋白组有明显的优势。
3.2 对形体指标的影响
    饲料蛋白的降低导致鱼体肥满度的显著下降,补充 “天添”后,可以显著改善鱼体的肥满度。补充“天添”可降低罗非鱼内脏指数,但对肝胰脏指数无影响。
3.3 对糖代谢的影响
补充“天添”后,各试验组间肝糖原和己糖激酶(HK)活性没有显著差异;肝丙酮酸激酶活性因饲料蛋白的降低而快速下降,但补充“天添”后,又显著上升。HK有包括GK在内的四种同工酶,在饲料碳水化合物含量对HK的调控方面,Furuichi和 Yone 认为鱼类在服用葡萄糖后HK活性升高,但后来一些研究者指出不管是改变喂食节律或者饲料组成,HK的活性都不发生变化。林小植等用不同水平碳水化合物饲料喂食南方鲇 (Silurus meridionalis Chen) 幼鱼后发现,其HK的活性随时间变化不明显;以及在对翘嘴红鲌的研究中,戈贤平等发现在日粮等能量的条件下,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水平对HK没有显著影响,这些与Tranulis等、Panserat等在对虹鳟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总体来说,与本试验的结果一致,也表明,“天添”没有通过提高或降低己糖激酶活性来发挥其功能。
有关丙酮酸激酶(PK)的研究表明,饲料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对鱼类PK的活性具有一定的影响,如:Cowey发现虹鳟肝脏中PK活性随着饲料中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增加有增加趋势;蔡春芳报道,随着饲料中碳化合物的增加,青鱼肌肉和肝胰脏中PK活性显著提高,与对照组相比,高碳水化合物组分别提高了28%和6%;Enes等在增加欧洲舌齿鲈日粮中淀粉含量时发现,其肝脏中PK活性也有增加趋势,其中对照组和高淀粉组的活性为62.8和84.3 mU/mg 蛋白;在对翘嘴红鲌的研究中,戈贤平等指出随着饲料中碳水化合物添加量的增加,其PK活性也有增加趋势,与无碳水化合物组比较,高碳水化合物组PK活性增加了307.14%。这与本试验降低蛋白,增加糖类物质后,PK活性降低的结果不一致,但补充 “天添”后,PK活性又得到显著的增强,似乎又证明的前述观点,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4 小结
    以生产性能、形体指标等为判定依据,饲料中补充“天添”有显著的促长效果;以糖代谢酶活性指标判定,“天添”的添加增强了罗非鱼对糖类物质的利用效率。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0-11-25 07:5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这样的试验没有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5 13: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一个非常新鲜的东东:D:::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5 14: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也在做罗非鱼实验,不过是免疫实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5 19:35: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也是一种探索,因为鱼饲料的的饵料系数虽然坐下来了,但是蛋白质的转化率依然很低,约在26-34%之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16 00:39,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