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95|回复: 1

养猪生产中品种的选择与利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23 17: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养猪生产的具体指标主要包括
  
  生产效率指标:
  
  生长肥育猪——日增重,饲料效率;
  
  母猪——母猪产仔数,仔猪成活率。
  
  产品品质指标:
  
  胴体品质:瘦肉率——后腿比例;
  
  肉质——颜色、嫩度、系水力、肌内脂肪;
  
  卫生安全指标——微生物污染、药物残留。
  
  选育目标
  
  1930-1990年间,选育方向仍集中于常规生产性能指标,其成果是使猪的日增重提高一倍,背膘厚降低50%,饲料效率提高60~80%。目前主要的选育方向也是这样。猪的瘦肉率和胴体品质已经基本满足消费的需要,进一步选育的效益潜力(非遗传潜力)变得越来越小,而繁殖力等性状可能带来更大的群体效益。同时,人们更加重视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和产品品质(包括环境品质)以及选育的整体平衡,肉脂品质、抗病力。上述指标之所以成为主要选育指标,并不是其他指标不重要,而是受选育手段的局限。事实上国内市场需求的多样性更强,只不过很多时候被国外育种公司的宣传误导了。
  
  目前的生产目标及其品种利用
  
  我国目前的生产目标仍然是在追求生长速度、饲料报酬和瘦肉率。达到这样的生产目标应该利用什么品种?如何评价品种或品系?怎样利用这些品种?(杂交、繁殖性能)。
  
  典型的猪的繁育体系
  
  育种场(核心群):主要任务是从事纯种(系)的选育提高,并按照不断变化着的市场来培育新的品系或改变育种方向。随着人工授精技术的普及和BLUP育种值估计方法的广泛应用,核心群分散到多个独立的猪场进行饲养,同时使选育变得更为方便和有效。
  
  繁殖场(扩繁场):是按照统一的育种规则进行杂交以生产商品场需要的杂种母猪。
  
  商品场:组织父母代杂交以生产有计划杂交的商品肉猪。
  
  产品方向与品种选择
  
  在常规猪肉产品的生产、具备较好生产条件时可以考虑杜洛克、长白、大白等品种。
  
  在考虑优质肉的生产、生产条件较差时是否应当考虑民猪、哈白猪等地方品种和培育品种?
  
  从养猪生产的整体安全考虑,即使产品方向一致,也应尽可能使品种多样化,尽管有可能增加繁育体系建设成本和育种成本。作物生产上出现的教训值得借鉴(小麦、水稻)

转自:《赛尔养猪市场》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0-11-23 20:0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正希望能看到这方面的知识。谢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0 20:24,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