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84|回复: 2

罗非鱼苗种寄生虫防治一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19 17: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池塘条件  李姓养殖户共有3口鱼塘,其中1口塘发病,发病池塘为长方形,东西走向,面积17亩,水深1.6米,泥沙底质,周围无农田、工厂等污染源。主养罗非鱼,混养鳙鱼。
  二、发病情况
  2006年11月中旬放养罗非鱼苗种29000尾,2007年1月12日未发现死鱼,但有大量鱼苗在水面窜跳,成群结队绕池狂游。1月13日早上死亡罗非鱼苗15000尾左右,死亡率达50%,鱼种规格为90尾/千克。混养的鳙鱼未见发病(规格250克/尾)。13日捕捞死鱼后,14日加注新水15厘米,未施任何药物。14日,死亡鱼苗数尾,以后未见死鱼。据养殖户称,由于发病塘为新塘,水色较清,事发前一个月,曾先后投入2500千克鸟粪(共50包,50千克/包)。
  三、检测诊断
  1.水质检测
  水色为青绿色,水色较浓,水体表面漂浮大量浮游藻类。测量水温18℃(下午4时左右),pH值为7.8,氨态氮浓度0.23毫克/升,溶解氧含量3.9毫克/升,透明度23厘米。取池塘表面水(未经过滤),放于显微镜下观察,有大量微囊藻和寄生虫(主要为车轮虫、斜管虫),寄生虫平均15个/视野(16×10倍镜下),密度较大。
  2.病鱼检测
  将病重的鱼捞出现场进行观察和解剖,患病鱼体普遍体色变浅,黏液增多,部分体表有小白色斑块。鱼鳃充血,发炎,分泌黏液增多。鳍条出现充血、糜烂。内脏解剖可见大部分鱼肠中度充血,内有大量肠积液,少数鱼体内有腹水。肝、胆、脾、肾正常。
  3.鱼体显微镜检测
  取鱼鳃病变部分进行镜检,鳃丝肿胀,颜色深浅不一,鳃丝融合或腐烂,鳃上黏液增多,鳃上毛细血管充血、渗出。在鳃丝中镜检有大量寄生虫(主要为车轮虫和斜管虫);皮肤上亦可观察到车轮虫和斜管虫。在鳃丝中镜检到一种单殖吸虫,量较少。
  四、病因分析及诊断结果
  由于养殖户投入肥料(鸟粪)量过大,导致养殖水体水质败坏,产生大量寄生虫寄生于鱼鳃及体表各处。寄生虫(主要为车轮虫和斜管虫)寄生于鱼鳃上,刺激鱼鳃分泌大量黏液,并导致鳃丝充血、发炎,最终导致鱼苗鳃丝受损,呼吸困难,缺氧死亡。
  五、防治过程
  1.13日上午将死鱼捞出,并埋掉。14日将其余仍浸泡在池塘中的鸟粪(10包)拖出水面,加注新水15厘米,改善水质,补充池水溶解氧。
  2.停肥5日后,即19日上午(晴天),全池泼洒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使池水成0.3~0.4克/立方米浓度。先在上风区沿池边间隔泼洒1遍,即泼一勺药液后走几步再泼一勺,然后到池中间进行均匀泼药,在鱼群活动集中区域和深水区适当多泼洒。
  3.用药一周内留意观察药效,未见有异常。
  六、建议
  1.养殖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水的理化性状要适合养殖生长,无污染,不带病原体。
  2.清除池底过多的淤泥,或排干池水后池底进行翻晒、冰冻。淤泥不仅是病原体的滋生贮存场所,而且淤泥在分解时要消耗大量氧气。
  3.定期遍洒生石灰,提高淤泥肥效,改善水质。pH偏低时,遍洒生石灰;pH偏高时,遍洒碳酸氢钠,调节水体pH。
  4.定期加注清水及换水,保持水质肥、活、爽、嫩及高溶氧。
  5.定期泼洒水质改良剂或底质改良剂,改善水质和底质。
  6.在晴天中午开动增氧机,充分利用氧盈,降低氧债,改变溶氧分布的不均匀性,改善池水溶氧情况。
  7.投喂的饲料应清洁、新鲜、营养全面。可同时投喂Vc、VE和鱼肝油等加强营养,使鱼尽快恢复体质。
  8.病死鱼捞出要统一掩埋,有条件的隔离发病鱼。
  9.在养殖过程中,加强日常管理,提高养殖户的防病意识。
  10.在发病初期可采取如下措施:①硫酸铜5~7克/立方米浸泡病鱼。②用鱼虫净全池泼洒。③用苦楝枝叶30千克煮水(1亩水面、1米水深),全池泼洒。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0-11-19 18:03: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的资料,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3 08: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tianruiqi2009 的帖子

很适合我用,拿去了,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15 23:51,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