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季来临,猪群腹泻成为当前养猪生产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冬季猪场保温措施不当,大风降温天气出现,转圈等各种原因导致的应激增加,导致目前仔猪和育肥猪群发病率死亡率明显增高。导致猪群生长缓慢,饲料利用率下降,人工、药物费用增加,生产效益下降。在这种情形下,努力查找病因,对症治疗,做好综合防控已成为防控猪群腹泻的重要措施。
临床导致猪群腹泻的原因较多,各种原因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可简要分为传染性和非传染性两大类。
传染性腹泻
主要有病毒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其次还有轮状病毒感染。以上病毒感染造成危害最大的是3周龄以内仔猪。表现腹泻,呕吐,脱水。粪便呈黄色和灰白色。发生腹泻仔猪日龄越小,往往死亡率会高。据目前报道的文献资料表明,我国主要流行以上三种病毒性腹泻。此外,猪瘟病毒、猪伪狂犬病毒、圆环病毒2型、肠病毒、细小病毒等也可引起猪群腹泻。
细菌性腹泻
猪大肠杆菌病、7日龄仔猪发生的多为黄痢,粪便黄色或黄白色。呈糊状,含有凝乳小块,发病率可达70% ,病死率有的可高达100%。15日龄仔猪多为白痢,粪便灰白或黄白色,有腥臭味,呈浆糊状,肛门尾部及其周围常附有粘粪,发病率达60%,但病死率相对较低,病程一周左右。
猪副伤寒
本病为猪沙门氏菌引起,无明显的季节性。寒冷、气温多变、阴雨连绵时候,本病容易呈急性呈败血症发生。亚急性或慢性表现为肠炎、消瘦和顽固性下痢,粪便恶臭,有时带血。临床本病与非典型猪瘟不易区分。
猪血痢、营养性、寄生虫性、应激性腹泻。
猪血痢是由蛇形螺旋体引起的无季节性的流行较缓慢的传染病。家猪和野猪均能感染,多见于2-3月龄的猪发生最多。病初期间,排出黄色或灰色软粪不粪便中即出现粘液和血丝。后期,粪便呈水样,因混有大量血液粘液粘膜而呈油脂样或胶胨样。颜色为棕红色或黑红色,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死亡。弓形虫、球虫等感染、换料等均可导致腹泻发生。
猪群腹泻的综合防治要点
大致分为新生仔猪、哺乳期仔猪、断奶后仔猪三饲养管理阶段。临床实践证明,合理的保健,规范疫苗的免疫。新必妥、康肽、肽菲乐、普力健、珠康等生化产品的使用能明显提高仔猪成活率,减少腹泻和其他感染造成的损失。
从怀孕母猪着手。使用母猪料,补充多种微量元素,推荐使用纳维,机体吸收率在99%以上。坚持自繁自养、做好外购猪的隔离消毒工作。常规消毒使用菌毒杀、真金碘、加热后的澄清生石灰水稀释火碱(3%-5%)用于外周环境消毒,效果非常理想。再是临床实践证明,在母猪怀孕85天后适当增加营养,对提高母猪泌乳量、仔猪出生重非常关键。定期用信得虫清驱虫能减少仔猪寄生虫性腹泻的发生率。
做好母猪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新必妥配合猪瘟、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疫苗、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苗免疫接种。疫情严重的猪场建议选用辉瑞利特价,效果较好。或慎重使用以下方案。同场一月龄发生腹泻仔猪粪便投喂本场健康母猪群。目的是使产前母猪抗体滴度达到最高,产后仔猪通过乳汁获得很好的母源抗体的保护,达到降低仔猪腹泻率之目的。做好生产过程的消毒工作。控制仔猪舍温在32度左右。仔猪出生后灌服双安口服液或肽菲乐。能增强体质有很好的预防作用。5日龄和35日龄使用信得右旋糖酐铁注射,达到Fe、Se双补,预防缺铁和腹泻病的发生,有效促进猪的生长发育。
腹泻的治疗
猪群一旦发病。补充口服补液盐和葡萄糖。仔猪使用康肽+福莱欣注射,保育猪使用福莱欣、乐福星分点注射,中大猪使用超力或福欣+新必妥。脱水严重的猪可静脉或腹腔注射5%—10%的葡萄糖、3%—5%小苏打,喘痢清+吉乐福拌容易消化低蛋白的饲料,供给清洁饮水,一般都会取得较好疗效。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