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02|回复: 1

春季养鱼高产七个要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19 10:55: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春季来临,正式放养鱼种季节,池塘养鱼抓好鱼种放养管理十分重要。这个阶段的管理工作抓得好,能增强鱼类抗病力,提高成活率,健康快长,迅速增重,并相对延长生长期,实现养鱼高产高效。春季鱼池鱼种投放的关键技术如下:

  一、清塘消毒关

  鱼种放养前必须对池塘进行彻底的整治。抽水干塘,清除过多淤泥,修整塘基、进出水闸、禽畜栏舍,使养殖鱼类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之后亩用生石灰100公斤和茶麸60公斤,打碎浸水48小时后,全池泼洒。生石灰的作用除杀灭野杂鱼和病原体外,还可改良土壤,中和酸性,提高pH值,释放营养素,保持有机物质的良性循环,增加水的肥度。而茶麸则可培育池塘丰富的浮游生物,药性消失后也是鱼种苗喜食的营养饲料

  二、鱼种质量关

  俗话说,种好半塘鱼,这说明鱼种质量的重要性。同龄的鱼种规格应力求整齐、发育良好、色泽光亮、体质健壮、游动活泼、溯水力强且体表鳞片完整无损,没有鱼病寄生虫。

  三、鱼种消毒关

  鱼种消毒是切断病原体传染,预防鱼病切实有效的方法。鱼种下塘前,应先用10ppm漂白粉或8ppm硫酸铜浸洗20分钟左右,或两种药物同时并用。如在边远山区缺乏上述药物,可用4%的食盐水溶液浸洗鱼体20分钟~30分钟,消毒效果也很好。

  四、鱼种放养关

  鱼种落塘放养,应选择晴天气温高时进行,切忌雨雪刮风天气放养。放养地点应选择在避风向阳处,将盛鱼种容器(盆、桶等)放入水中,使其慢慢倾斜,让鱼苗自行游入池塘中去。

  五、鱼种搭配关

  多品种多规格合理搭配,可立体利用水体空间,发挥鱼类间的食物链互利作用,合理利用水体中的天然饵料和人工饲料,提高养殖效益。各种放养鱼种的搭配比例要由池塘条件、养鱼方式确定。例如,配套塘头猪场的池塘,放养可以奥尼鱼为主,适当合理搭配滤食性鲢、鳙鱼类,以滤食过量的浮游生物,控制调节水质;又如山塘水库大水面,周边坡地可大量种植青饲料的地区,可以放养草食性的鱼类为主,适当搭配鲢、鳙鱼和少数鲤鱼等。应注意不放养凶猛性鱼类,因水面大又深,难捕捞捉不净,怕留后患。

  六、鱼种开食关

  鱼种开食时应主要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1.是鱼种苗下塘前7天(清塘消毒3天后),亩施250公斤~350公斤发过酵腐熟了的人粪尿;或亩放尿素2.5公斤、过鳞酸钙5公斤,培育浮游生物,使鱼种落塘后有充足的天然饵料摄食。2.及时投喂营养全面的人工配合饲料,以增强鱼种体质,加速其生长。

  七、过好日常管理关

  三分种,七分管,说明日常管理工作是夺取高产,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头等大事。1.坚持四定投饵。即:定时、定位、定质、定量,防止时饥时饱,投喂不足。应注意不投喂变质饲料,因霉变饲料已发生物理变化,黄曲霉素含量高,鱼食后易造成毒素积累,使鱼体内脏器官发生病变,抗病力下降。2.搞好水质管理。初春气温回升,水位也应由浅到深逐渐加高,要求每半个月加水一次;5月份以后每星期加水一次,水质要求新鲜、无污染、溶氧量足,养殖过程中水体要保持肥、活、嫩、爽,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给鱼类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3.防治鱼病。要实行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春季每半个月亩用生石灰20公斤化水泼洒,以调节水质,增强水体的缓冲能力;或用1ppm漂白粉消毒杀菌。如果出现寄生虫,可用0.7ppm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含剂(5∶2)化水泼洒,给鱼类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文章来源:互联网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0-11-21 15:4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但是不考虑水深吗?
建议将水深补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15 23:35,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