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养鸡产业一体化经营的比较
作者:胡定寰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经所 来源:《世界农业》 1998年03期
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的比较研究--以美国、日本、韩国和泰国的养鸡为例。
一、出发点
自从八十年代中期我国山东等一些地区率先采用了以或集团为主导,以农产品加工、运销企业为龙头,重点围绕一种或几种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与农户实行有机联合,形成“风险共当,利益共享”的经营方式以来,农业产业一体化逐渐在全国各地被采用、推广和普及。同时农业产业一体化和研究也引起了众多的理论工作者和各方面人士的热心关注。出现在报刊、杂志上成果尤如雨后春笋。这些研究成果一般来说可以分为农业产业一体化的理论研究和案例研究两类,后者主要关心农业产业一体化的实例,而对于前者则众说纷纭,即使农业产业一体化内涵至今尚未达成共识。
(1) 我国农业产业一体化的研究,基本上可以分为宏观、微观和介于这二者之间的三种方向。宏观研究是以国家改造农业生产的现状,提高农业部门的专业化、商品化和化程度为出发点。微观研究是以农业部门(包括食品加工、流通、机械等相关部门)内企业的经营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为主要目标。
(2)第三种方向是把农业产业一体化的宏观同微观研究结合起来。
(3)我国农业产业一体化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上述的第一和第三种方向。其实,在市场中,龙头企业采用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方式与否,是企业自身选择经营方式和经营组织形式的问题,优先考虑企业本身能否从中获得利益,即经营理论中的企业利润最大化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完善的过程中,企业,集团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在不断提高,因此把农产业一体化的研究同企业的行为结合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去研究农业产业一体化的理论和实践是非常必要的。
(4) 然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很少,至今还未出表性学派和理论学说。本文拟从经营理论出发研究农业产业一体化的内涵,应用前提,作用和局限性,并通过比较美国、日本、韩国和泰国的养鸡业产业一体化经营实例来进一步深化和丰富农业产业一体化理论。
全文:
各国产业一体化养鸡对比研究.doc
(45 KB, 下载次数: 102)
|